資陽養蠶業

資陽養蠶業

資陽養蠶業起於隋唐的樂至縣蠶桑史,隨歲月幾番更迭,從未散失“桑城”的光輝,在21世紀的創新浪潮中,保持別樣魅力,與時俱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陽養蠶業
  • 外文名:Yangchan
  • 類型:養蠶
  • 性質:紡織
資陽養蠶業的起源,資陽養蠶業的興衰,“四方合作”催化產業鏈融合發展,延伸上下產業鏈全力挖掘蠶桑價值,樂至縣蠶桑發展大事記,

資陽養蠶業的起源

資陽養蠶業起於隋唐的樂至縣蠶桑史,隨歲月幾番更迭,從未散失“桑城”的光輝,在21世紀的創新浪潮中,保持別樣魅力,與時俱進。 蠶桑傳習所,清光緒30年(1904年)成立的樂至縣首個蠶桑業官方機構,如今聽上去頗為時尚。桑地554畝,官桑1.3萬餘株、私桑12.9萬株,以所長楊三輔為核心的3人所,開啟了樂至縣蠶桑規模經營的百年史。
資陽養蠶業

資陽養蠶業的興衰

民國時期,樂至蠶桑業經歷了由民國初年的興盛到衰落的過程。那時,縣境內桑為實生桑,蠶為農民自繁自育,1949年時,全縣僅殘存衰老桑樹3000餘株,已無農戶養蠶。
1950年,樂至縣人民政府成立。1955年,在陳毅元帥的關心下,樂至重新掀起了栽桑養蠶的熱潮。1959年,陳毅元帥回家鄉視察,曾題詩“公社遍故鄉,到處是桑園,蠶娘兩萬人,一年八季蠶”,盛讚樂至蠶桑的興盛。1965年9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荒樂至”十年變成“桑樂至”》的報導,自此樂至享有了“桑城”的美譽。同時,湧現了以江德秀、劉興秀、劉君秀“樂至三秀”為代表的典型蠶桑產業人物。1966年2月,全國農業展覽會上,朱德副主席在“桑樂至”展位前駐足良久,稱讚:“樂至是陳老總的故鄉,搞得很好,蠶桑生產要大發展。”1990年,全縣農民從事蠶桑副業的民眾達14萬
餘人,居各副業從業人員之首。2003年,樂至被列為國家級蠶桑標準化示範縣。2006年,儘管遭遇大旱,全縣實有桑園仍達10萬餘畝,桑樹1.5億株,養蠶農戶6.5萬戶,養蠶16.8萬張,產繭4557噸,蠶繭產值9255萬元,比上年增收2755萬元,戶均收入1424元,比上年增收508元。樂至縣已成為四川蠶桑大縣,養蠶發種、蠶繭生產規模均名列全省第二位。
百年蠶桑業興衰,歷經螺旋式發展的樂至,正迎來歷史最好發展時期。
“樂至蠶桑發展基礎雄厚、經驗豐富,完全具備實施‘東桑西移’工程的各項條件。”樂至縣委書記封安如是說。

“四方合作”催化產業鏈融合發展

1960年,樂至縣建起種蠶場,引進優良桑種,大栽“四邊桑”、“大行桑”、“小桑園”,在陳毅元帥關心下創建的紅旗絲綢公司也開業。“樂至號”蠶桑業形成種、養、加產業鏈。
幾十年實踐,樂至縣積累了很強的技術力量和豐富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找到更好融合各方主體、激發積極性,為農民更多增收、產業良性發展的“四方合作”模式。這一模式從2005年試行以來,已取得極大成效,堪稱新時期蠶桑業的“革命”。
所謂“四方合作”,是指在蠶桑產業化建設過程中,在政府扶持引導下,縣蠶桑局、四川紅旗絲綢有限公司(龍頭企業)、小蠶專業戶、大蠶養殖戶四方之間,以誠信為基礎,以小蠶專業戶為依託,以利益為紐帶的多方合作機制;是集政策支持、技術服務、訂單收購、利益共享為一體的產業化系統工程。
邱友芳是樂至縣童家鎮白布村的“小蠶共育專業戶”,也是出色的“大蠶養殖戶”。雖只有老兩口在家,每年仍有萬餘元收入。這正代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後,樂至縣蠶桑業的新亮點。
按照樂至縣蠶桑局的計畫,小蠶專業戶是連起四方的紐帶。邱友芳每季為50—60家農戶代育小蠶,大約10天后,小蠶被取走。除了收取代育費,邱友芳還有“單產獎”———農民每張蠶產繭超過28公斤,她會獲得政府給予的每公斤1元的獎勵。“一般我育的蠶,咋個都要上30公斤”,邱友芳自信滿滿。
定期挨家挨戶進行技術服務,是邱友芳們的“工作”,雖無收入,卻與最後產量獎勵相關聯。農村稅費改革後,各村曾專設的蠶桑中心隊因此解散,農戶技術培訓曾一度斷線。此舉以利益機制將小蠶共育戶重新拉回公共服務體系。將小蠶專業戶培育成獨立而壯大的技術服務商,以此提升種養環節品質,是樂至縣最終的目標。
售繭時,邱友芳們將方格簇育出的繭按契約交至紅旗公司時,公司會只暫定級別,不定價格。待整個繭季收購完成後,根據周邊縣市同級收購價,每公斤加上一至兩元“質量獎”後,付清繭費。“這種方式實際上是二次返利”,紅旗絲綢公司董事長任朝中說。
此外,農戶發展桑園、小蠶房、蠶台、方格簇等,都會獲得政府和紅旗絲綢公司的不同標準補貼。
“經過測算,一張蠶能比以前多收入178元,戶均年養蠶能超過10張,達到和超過邱友芳家養蠶收入水平的農戶還比較多。”樂至縣蠶桑局負責人說。
2006年,樂至縣共有112個村實施“四方合作”,326位小蠶專業戶帶動了1萬大蠶養殖戶,占全縣養殖總產值的21%。今年,“四方合作”再度深化,借鑑資陽“六方合作加保險”成功經驗,樂至縣將金融、保險機構納入合作體系,以保障產業鏈更有序、健康發展。

延伸上下產業鏈全力挖掘蠶桑價值

2005年,以回收桑枝為原料的纖維板加工企業———四川順達木業有限公司投產。2006年5月,通世達生物有限公司竣工,蠶農開始交售以前當做垃圾倒掉的蠶沙,因為能高效率提取葉綠素,樂至在蠶桑產業鏈開發、延伸上,探索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廣闊天地。
“不要小看小蠶子,它可是天然的葉綠素初加工者。雖然葉綠素遍布在綠色植物中,但植物一旦離開樹體發黃枯萎,葉綠素就揮發不見,無法進入生產。桑葉中富含葉綠素,蠶子從吃桑葉到排便,許多營養成分
都沒有吸收,不利用開發實在是浪費。”專家這樣說。
圍繞蠶沙的經濟鏈條如此展開———一位農民一年最多可養蠶三張,可產生蠶沙180公斤,賣給蠶桑站可增收135元。資陽市一年產生蠶沙量達2萬噸,已被樂至列入全盤收購計畫中。一噸葉綠素售價100萬元,需蠶沙100噸,成本約10萬元;如果再提取附加值更高的—胡蘿蔔素,則產出比為1:20。目前,由企業提綱研發的這一技術已進入生產階段,而國際市場對這兩種產品的需求都很大。
樂至縣正再度升級蠶沙生產鏈條,向生物製藥發展,同時,葉綠素提取後的殘液還可製作飼料和肥料。在樂至農副產品加工園區,將形成一個特別的“園中園”:以蠶沙為主線,集合葉綠素提取、飼料、肥料、生物製藥等生產企業,計畫2010年產值達到10億元。
2007年,樂至蠶桑制定目標:全年發種20萬張、產繭5000噸、蠶繭產值11000萬元,將新改建桑園、小蠶專用室、大蠶房、蠶台等納入“惠民行動”,對各級各有關部門實行目標考核,逗硬“一票否決”。
從物質到人才到機制到前景,“桑樂至”已準備好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戰。
資陽養蠶業

樂至縣蠶桑發展大事記

1904年,清朝在樂至縣設立蠶桑傳習所。
1940年,樂至縣開始在川鄂公路旁種植桑樹。
1955年,樂至縣委成立蠶桑工作組,全縣開展民眾性運動,大栽桑苗,並對育桑苗土地免徵農業稅。
1960年,縣蠶種場、紅旗絲廠投產。縣內開始自採桑種育桑苗。
1966年,樂至縣赴京參加全國農業展覽,“桑樂至”大受注目。
“文革”期間,樂至縣蠶桑發展略有損失,仍在發展中。
1981年,蠶桑生產開始實行分戶經營。
1991—1992年、1994—1995年,樂至縣興起兩次栽桑熱潮。
1995年,由於國際繭絲綢行情下滑,樂至部分地方出現零星挖桑、毀桑苗頭,樂至縣及時出台檔案,將桑樹納入《森林法》保護範圍,為今後蠶桑業再次發力奠定基礎。
1999年,樂至縣養蠶發種、蠶繭產量首次進入全省前三名。
2000—2003年,利用國家退耕還林政策,樂至縣育苗栽桑迎來高峰期。
2005年,樂至蠶桑業“四方合作”模式試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