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與環境規劃

資源與環境規劃

資源與環境規劃與政府相關部門(環境、商業、水土保護、國土信息和調查)或公司(固體燃料、電力)或地區政府的職業生涯關係密切。這是一個跨學科的專業,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生物科學,地球科學,經濟學,政治科學和地理,同時還有一門哲學專業所提供的環境倫理學。

基本概念,擁有特點,

基本概念

資源與環境規劃
資源與環境規劃的主要特點在自然資源(環境資源)和社會資源上,這兩項都是系統的學科。而規劃則是將其聯繫在一起從而改造生態,為人類以及自然界造福。

擁有特點

(一)自然資源系統的特點
根據人類對自然資源的認知度,其主要特點是:
1、自然資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和規律性;
2、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和無限性(現實資源是有限的,但開發利用及轉化是無限的);
3、自然資源的多功能性;
4、自然資源的系統性等。
(二)社會資源系統的特點
社會資源同自然資源相比較,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1、社會性
人類本身的生存、勞動、發展都是在一定的社會形態、社會交往、社會活動中實現的。勞動力資源、技術資源、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等社會資源無一例外。社會資源的社會性主要表現:
(1)不同的社會生產方式產生不同的種類、不同的數量、不同的質量的社會資源。
(2)社會資源是可超越國界、超越種族關係的,誰都可以掌握和利用它創造社會財富。
2、繼承性
社會資源的繼承性特點使得社會資源不斷積累、擴充、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就是人類社會知識積累到一定階段和一定程度的產物,就是積累到"知識爆炸",使社會經濟發展以知識為基礎,這種積累使人類經濟時代發生了一種質變,即從傳統的經濟時代(包括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有局部質變)飛躍到知識經濟時代,這是信息革命、知識共享必然的結果。社會資源的繼承性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1)人力資源通過人類的遺傳密碼繼承、延續、發展。
(2)通過載帶信息的載體長期保存、繼承下來。人類社會通過書籍、音像、磁帶和教育手段等,繼承人類的精神財富。
(3)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人又把生產勞動中學會的知識、技能物化在勞動的結果--物質財富上而繼承下來。 社會資源的繼承性,使人類社會的每一代人在開始社會生活的時候,都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前人創造的基礎上邁步的。
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人類一方面把前人創造的財富繼承下來,另一方面又創造了新的財富。也正因為這樣,科技知識不斷發展,一代勝過一代,並向生產要素中滲透,使勞動者素質不斷提高,生產設備不斷更新,科研設備得到改進,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社會財富的積累、反過來又加速了科技的發展。
3、主導性
社會資源的主導性主要表現以下兩個方面:
(1)社會資源決定資源的利用、發展的方向。
(2)把社會資源變為社會財富的過程中,它表現、貫徹了社會資源的主體——人的願望、意志和目的。這就是馬克思講的“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比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頁。)
4、流動性
社會資源流動性的主要表現是:
(1)勞動力可以從甲地遷到乙地。
(2)技術可以傳播到各地。
(3)資料可以交換,學術可以交流,商品可以貿易。
利用社會資源的流動性,不已開發國家可以通過相應的政策和手段,把優秀國家的技術、人才、資金引進到自己的國家。
5、不均衡性
社會資源的這種不均衡性是由以下原因形成的:
(1)自然資源分布的不平衡性
(2)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性
(3)管理體制、經營方式的差異性
(4)社會制度對人才、智力、科技發展的影響作用的不同
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都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必不可少的投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