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中學(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學校)

賀龍中學(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學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賀龍中學,位於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大武鎮大武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1996年1月12日,授予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古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賀龍中學
  • 簡稱:賀中
  • 創辦時間:1945
  • 所屬地區山西呂梁市方山縣大武鎮大武村
  • 學校屬性:1996年1月12日,授予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古建築
簡介,現狀,

簡介

坐落在山西省呂梁市北16公里處的呂梁山腳下的方山縣大武鎮,這裡交通方便,依山傍水,清秀幽靜。學校始建於民國34年(1945)9月2日,當時的校名是陝甘寧晉綏五省聯防軍駐晉隨營學校,賀龍元帥親手創辦的一所培養軍政幹部的中等學校。學校先後設有賀中一部、二部、三部、賀中附小和地方幹部培訓班。民國37年(1948)夏,學校遷往臨汾。之後,與陝甘寧晉綏五省聯防軍步兵學校合併,後又擴編為西北軍政大學。辦學歷時三年多,共培養學生3000餘人。
民國34年(1945)8月,陝甘寧晉綏五省聯防司令員賀龍同志,奉毛主席、朱總司令命令,率晉綏軍區主力部隊東渡黃河,直奔呂梁,向日偽占據的汾陽離石文水等縣城發起總攻。8月31日,賀龍司令員親臨文水前線指揮作戰,冒雨攻城。次日,解放了文水縣城。9月2日,賀司令員簡裝輕騎,來到縣城,一是前來看望嘉獎作戰有功部隊,二是急速部署部隊撤離轉戰。期間,召見了文水縣縣長李奎年、汾陽武工隊副政委李鳳年同志,並聽取了他們的情況匯報。當匯報到文水城內有一所中學,有學生幾百人,其中許多受革命影響傾向進步。賀司令聽著,臉上泛出笑容,興奮地說:“這是寶貝疙瘩!青年學生,軍隊和地方都需要,建設新中國,更需要有文化的人才。”賀總堅定而果斷地說:“文水城我們可暫放棄,但知識青年我們要爭。”當天下午賀龍同志來到文水中學,對廣大師生們作動員講話,從抗戰勝利後的時局,講到中國的兩種命運和前途。他希望廣大師生參加革命,繼續讀書深造,做建設新中國的棟樑之材。賀司令員的演說,大大激發了在場廣大青少年的革命熱情,一部分渴望革命的青年,更加堅定了走革命之路的決心。當時聽賀總演講的除文水中學的師生外,還有文水女子高小和男子高小的學生。當賀司令員離開文水前,即9月2日下午,召集隨軍工作團和縣委負責同志,研究了吸收這批知識青年辦學的問題。他並提議學校定名為“陝甘寧晉綏五省聯防軍駐晉隨營學校”,自己兼任校長,由他的秘書彭德同志任副校長。
根據賀龍同志的指示,工作組深入學校進行思想發動工作,其中有李鳳年、董那、劉星火、劉振華等同志。 9月5日,在文水縣男子高小禮堂召開了大會,有文水中學、男子高小、女子高小的師生近一千餘人參加,會議由李鳳年同志主持,八專署專員康世恩同志講話。工作組同志匆忙跑進會場報告,敵軍前衛離文水縣只有二、三十公里。為了保護這些學生,不再陷入敵人的統治之下,決定立即撤離轉移。彭德同志對大家說:“賀司令員派我們掩護大家轉移。要求大家稍事收拾,便準備出發。”下午五時半,三百餘名學生,在彭德副校長率領下,出文水城西門,沿太汾公路北上,走出不到三公里時,傳來槍聲,大隊轉向西山……。9月9日,已回到人民手中的文水城,又被晉軍搶占。而賀龍同志親自創辦的這所新型學校——陝甘寧晉綏五省聯防軍駐晉隨營學校,就以文水中學的這部分同學為基礎,在硝煙瀰漫的戰火中誕生了。彭德同志率領300餘名青年學生,奔上革命的征途。九月八日隊伍轉移到汾陽馮郝溝,這裡依山傍水,離文水和汾陽城較遠,學校活動還比較安全。在這裡稍加整頓後,便開展了宣傳和招生工作。
9月10日上午,彭德副校長召集幹部會議。宣布了由張乾臣同志任校務主任,李鳳年同志任組織科長,王建國同志任事務主任,劉星火、李六平、陳非之、董那等四同學擔任學生會的領導,並負責教學工作。指派劉振華、趙棟二同志作王建國同志的助手,負責同學們的衣食住行和教學用品。9月23日,學校又轉移到汾陽桑家溝。來桑家溝後,為便於組織學習,學校按文化程度分別編了兩個隊,由李六平、陳非之兩位同志負責。民國34年(1945)9月9日,離石縣城解放,城北16公里的大武鎮地處交通要道,北靠晉綏邊區老根據地。鎮上有張家大院、白家大院,分別有一門、二門、三門等十幾處庭院,有這數百間房舍,加上正北的水圖廟,正好用來辦校。在離石縣四區區委和大武鎮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三五八旅的同志們迅速完成了隨營學校的建校任務。10月下旬,學校正式遷到大武鎮。經過必要的整編後,11月7日,學校正式開課。這天,全校師生集中在水圖廟前大操場上,彭德副校長作了重要講話,並宣布了教學計畫。經過調整後的學校建制,校長仍由賀司令員兼任,副校長1名,教育長1名,校部設組織科、教育科、管理科。學生按文化程度分編為5個隊,每隊有隊長1名,指導員1名,有的隊設有副隊長或幹事1名。課程設定,以轉變學生世界觀為核心,進行革命理論和文化教育。學生生活待遇和部隊一樣享受供給制。
抗日戰爭勝利後,毛主席赴重慶談判,與國民黨簽定了“雙十協定”,全國人民強烈要求建立獨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國。賀龍再次來到學校為師生作了形勢報告。全校師生建議:一是更改校名,把“隨營學校”改為“賀龍中學”;二是擴大招生,調整學習內容,增加文化課比重,培養更多的人才;三是充實師資力量;四是成立圖書館,創辦校刊。這些都得到了賀司令員的同意。民國37年(1948)學校奉賀龍司令員命令由大武鎮遷往臨汾市,同陝甘寧步兵學校合併,成立西北人民軍政大學。賀龍中學在大武鎮辦學三年,培養學生達3000餘名。據初步統計他們之中任軍級以上職務的有7名、地師級以上的74名、縣團級以上的100多名。
新中國建立後,方山縣在原賀龍中學的基礎上創辦了大武中學,後更名為方山縣第二中學。1985年9月,在原方山縣委書記劉澤民和賀龍中學部分老校友的倡導下,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老校友代表370餘人聚會於賀龍中學故地——方山縣大武鎮,舉行了賀龍中學建校四十周年紀念大會並恢復了賀龍中學的校名。擴建後的賀龍中學占地面積1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其中包括:30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560平方米的辦公樓,50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樓及廚房等附屬設施,操場約500平方米。步入校門,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教學大樓前賀龍元帥的塑像(見照片),是為了永遠緬懷賀龍元帥興學育人的豐功偉績,廣大老校友和社會各界集資塑起的。賀龍元帥銅像是1990年6月聘請山西省美術院新田、龍啟印等美術專家設計並承擔塑造任務。塑造經費為三萬八千元。銅像先經過多次泥坯造形,又經方山縣委政府領導、山西賀龍中學領導及其校友會同志們數次審閱修改後,最後兩次派人赴北京將泥坯造形照片呈送廖漢生副委員長、原裝甲兵司令員黃新廷、賀龍夫人薛明審閱批准後,由山西工具機鑄造廠鑄造。銅像鑄造驗收合格後,於1991年8月30日安裝在石質台上。銅像設計為1.4米高,身著元帥服裝(軍呢大衣),半身免冠像,重130公斤。石質座台為1.6米高,座台四周大理石鏡面上,正面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漢生題詞,即“辦好賀龍中學,培育四有人才”;左面為中顧委常委余秋里題詞,即“學習賀龍同志,尊重知識,愛才育人的遠見卓識”;右面為中顧委委員、賀龍中學名譽校長羅貴波題詞,即“繼承發揚革命優良傳統”;後面為原賀龍中學副校長彭德和李長路合撰,彭德親筆書寫的碑文。座台前為石質半圓形平面站台,兩面後側與後面為石質方形低欄牆。整個銅像面向校門,背襯新建的教學大樓,顯得更加雄偉、壯觀。

現狀

1991年9月2日在賀龍中學舉行了賀龍元帥銅像揭幕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漢生和山西省委副書記盧功勳為銅像揭幕並敬獻花籃。省黨政軍負責同志和特邀來賓李立功、王庭棟、吳達才、陳德貴、張法、彭德、聶占新、孫叔楊、王作義等出席揭幕儀式。已故國家副主席王震同志為賀龍中學題寫了校名。校園東面原賀中二隊住址一個道觀的樓上設有革命傳統紀念館,是為繼承和發揚賀龍元帥興學育人,重才重教的不朽功績而創辦。館內設有賀龍生平事跡、賀龍中學校史,國內名人書法和繪畫三個展廳,共珍藏各種圖片172張,名人書法、繪畫100餘幅。 1991年,賀龍元帥塑像及賀龍中學革命傳統紀念館被方山縣委、縣政府命名為“青少年德育基地”;1995年被呂梁地委、行署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又被山西省教育委員會命名為“山西省德育基地”,同時,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基地自創辦以來,國家、省、市領導,各新聞團體記者,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曉明同志等先後來基地參觀,並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指導意見。廣大新老校友、本縣和本校的學生紛紛來基地參觀學習、接受教育。每年接待人數多達3200餘人次,使基地真正成為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搖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