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窯村(山東台兒莊區澗頭集鎮下轄村)

賀窯村(山東台兒莊區澗頭集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賀窯村位於澗頭集鎮東南8.5公里,轄賀窯、賀小樓子2個南北自然村,全村600戶,1860人。北宋時期形成村落,有蘇姓在此建樓,定名為蘇樓村。明嘉靖年間,賀氏遷入,燒窯為業,又改名為賀窯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賀窯村
  • 所屬地區:山東台兒莊區澗頭集鎮
  • 地理位置:位於澗頭集鎮東南8.5公里
  • 面積:3.1平方公里
  • 人口:1860人
名人故里,賀敬之簡介,地圖信息,

名人故里

北宋時,蘇氏族人建有“望海樓”,俗稱“蘇樓”。相傳清晨站於樓上可觀海上日出,揚名方圓數百里。明嘉靖年間,有手陶匠人賀氏自蘇州流亡途經此地時,在山西坡扒地屋棲身,因見山坡紅色泥土粘性特佳,為陶冶上好原料,便留居在此山坡荒野盤窯,燒制土陶器。由於質地較好,燒制的陶盆可當鍋燒水做飯,燒水盛茶,清涼甘甜,享譽一方。徐州臨沂等地客商紛紛前來購買,形成地方小集市。後興旺時有40多座窯屋,有陶匠100多人,產品售往魯南、蘇北方圓100多公里。因賀家窯名聲遠揚,後又改村名“賀窯村”。賀窯村是當代詩人、作家,原中宣部副部長賀敬之,軍旅作家賀茂之的祖居家鄉。

賀敬之簡介

賀敬之,筆名艾漠、荊直。1942年畢業於延安魯藝文學系。歷任魯藝文工團創作組成員,華北聯大文學院教師,中央戲劇學院創作室主任,《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長兼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作協第一、二、三、四屆理事及第三屆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第五、六、七屆名譽副主席。中國劇協第三屆書記處書記、第四屆常務理事。中共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全國人大第七屆常委。1940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並沒有冬天》《鄉村的夜》《朝陽花開》,長詩《回延安》《放聲歌唱》《雷鋒之歌》《中國的十月》,文學劇本有歌劇《白毛女》,電影《畫中人》等。另有文集《放歌集》《賀敬之詩選》《賀敬之詩書集》《賀敬之文藝論集》《賀敬之談詩》《賀敬之文集》。其中,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史達林文學獎金。

地圖信息

地址:棗莊市台兒莊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