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利潤

貿易利潤是貿易部門或貿易企業通過銷售商品,從進銷差價(毛利)中扣除商品流通費用和稅金後的餘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貿易利潤 
  • 類型:經濟術語
計算公式,指標,特徵,構成,性質,

計算公式

貿易利潤計算公式為:
貿易利潤=商品銷售毛利-商品流通費用-稅金
貿易利潤是貿易活動的最終成果。

指標

貿易部門或貿易企業的利潤水平,通常用貿易利潤與相關指標的比率來表示,主要有以下指標:
1.商品銷售利潤率。指在一定時期內,貿易部門或貿易企業取得的利潤額與商品純銷售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商品銷售利潤率=
計算期利潤總額
× 100%
計算期商品純銷售額
商品銷售利潤率表明每百元商品銷售額中包含的利潤額。在商品進銷價格不變的條件下,商品銷售額越大,商品流通費用額越小,則利潤額越多,銷售利潤率越高,經濟效益越好;反之亦然。
2.資金利潤率。指一定時期內,貿易部門或貿易企業取得的利潤額與資金平均占用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資金利潤率=
計算期利潤總額
× 100%
計算期資金平均占用額
資金利潤率表明每百元資金或每百元流動資金占用額實現的利潤。貿易部門或貿易企業的利潤越大,資金平均占用額越少,則資金利潤率越高,經濟效益越好。反之,資金利潤率越低,經濟效益越差。
3.費用利潤率。指一定時期內,貿易部門或貿易企業取得的利潤額與流通費用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費用利潤率=
計算期利潤總額
× 100%
計算期流通費用總額
費用利潤率表明每百元流通費用實現的利潤額。費用利潤率越高,經濟效益越好;反之亦然。

特徵

貿易利潤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的利潤相比,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其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貿易,作為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中介性行業,為媒介商品交換,組織商品流通過程所形成的利潤,體現了較為複雜的經濟關係。貿易行業為獲得必要的貿易利潤所體現的經濟關係,主要通過價格關係反映出來。如通過商品收購價格,體現了工商之間、農商之間的經濟關係;通過商品批發價格,體現了貿易行業內部各環節之間即批發與批發、批發與零售之間的經濟關係;通過商品零售價格,體現了商貿企業與廣大消費者之間的經濟關係;如果商品交換是在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進行的,則貿易利潤又反映著不同所有制之間的經濟關係。
  • (二)利潤來源的多元性
貿易利潤如從其具體來源看,包括商流過程利潤、物流過程利潤,以及貿易信息利潤。在各個商流環節之間又有批發利潤、零售利潤以及代理商利潤等等。所以,貿易利潤乃是一個多元性的複合體。
  • (三)利潤形成的不穩定性
貿易利潤在形成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除了受企業內在因素的影響外,還要受諸多外在因素影響,如市場供需狀況的變動、市場價格的變動、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調整、渠道結構的變化、消費偏愛、貿易網點的密度和結構以及地域分布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貿易利潤。因此,從總體上來看,貿易經營活動具有較大的風險性,貿易利潤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

構成

貿易利潤,根據其研究範圍的不同,可分為:毛利、盈利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幾種。
毛利即進銷差價,它是商品銷售收人與進價成本之間的差額;  盈利是指企業在商品經營中的盈餘,即商品銷售收入抵償已銷商品進價成本和商品在流通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費用之後的剩餘部分。根據有關規定,商品流通企業的經營總成本由已銷商品進價成本和貿易費用構成。所以,盈利即銷售收入扣除商品經營總成本後的剩餘。它主要是由工農業生產部門的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而在流通過程中實現的一部分剩餘產品的價值所形成,也有一部分是商貿部門的職工通過商品的運輸、保管、挑選,整理、包裝加工等勞動所追加的價值。就其實質而言,盈利是社會剩餘產品的貨幣表現。
營業利潤包括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主營業務利潤是指主營業務收入扣除商品進價成本、貿易費用和營業稅金及附加後的淨額。其他業務利潤是指企業其他業務的收入減去其他業務支出和其他業務繳納稅金後的淨額。
利潤總額包括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匯兌損益營業外收支淨額、國家補貼收人以及企業按規定取得的減免稅退回的稅金等。
以上毛利、盈利、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彼此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它們分別在不同的層次,從不同的角度反映著企業經營活動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關係可用以下圖示:
由下圖可知,貿易的利潤總額是各項收入抵償各項支出後的餘額。它由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銷售成本費用營業稅金和非商品經營淨收支等五項主要因素構成。
貿易利潤

性質

貿易資金具有增值性,即貿易資金在運動中,不僅要收回原有的資金量(G),而且還必須帶來一個增值額(△G),如果沒有這個資金增值額,資金投入便失去了經濟意義。這是貿易資金作為資金一般的固有特性,貿易資金的增值量,就是我們要進一步研究的貿易利潤。貿易利潤就是商品進銷差價扣除貿易費用和稅金後的餘額。
從表面上看,貿易利潤似乎是貿易中以高於價值的價格出售商品而取得的。實質上,貿易利潤不是來自商品流通過程本身,它是生產部門讓渡給貿易行業的一部分利潤。就是說,貿易行業以低於市場價值價格從生產部門購進商品,按照符合商品價值的價格銷售商品而形成的。因此,貿易利潤是產業利潤的一種扣除。
社會制度不同,貿易利潤反映經濟關係有質的區別。在資本主義社會,貿易利潤反映了資本家唯利是圖的本質,體現了貿易資本與產業資本瓜分剩餘價值,資本家與工人在經濟利益上的根本對立,以及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社會主義條件下,貿易利潤根本不同於資本主義貿易利潤,它反映了國家、商貿企業和勞動者之間,商貿行業與物質生產部門、廣大消費者之間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經濟關係,社會主義貿易利潤已不再被少數剝削者占有,而是為勞動者共同所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