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運行過程

貿易運行過程是指貿易主體推動商品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轉移的經濟過程。這一過程是相對於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的獨立經濟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貿易運行過程
  • 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統一
  • 實質:相對於生產過程的獨立經濟
  • 分類:貿易
貿易運行過程的內容,貿易運行過程的特徵,貿易運行過程的基本要求,

貿易運行過程的內容

貿易運行過程,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統一運動的過程。因此,商流、物流、信息流是構成貿易運行過程的基本內容。
1.商流。也稱商品價值流通,指以貨幣為媒介,通過商品收購和銷售活動,完成商品價值形態轉換和商品所有權轉移的運動過程。這個過程表現為商品和貨幣的所有權多次轉手、連續更迭。它是貿易運行過程中最基本的運動過程。這是因為,商品交換以商品所有者和貨幣所有者相互轉讓所有權為前提,如果沒有買賣雙方所有權的轉讓或讓渡,就不可能有商品實體的轉移和轉手,商品流通就不可能發生。同時,商品價值運動,不僅集中地體現了所有者與商品交換活動當事人的經濟利益,而且還決定著商品使用價值運動的方向和規模。
2.物流。也稱商品使用價值流通,指伴隨著商流而發生的商品實體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轉移的運動過程。它是由商品運輸、商品儲存以及與之相互聯繫的貿易加工和商品包裝等活動完成的。其中,商品運輸是為解決商品生產與消費矛盾,藉助運力使商品實體在空問位置上轉移的活動;商品儲存是為了克服商品生產與消費在時間上的矛盾在流通領域中的停頓。商品運輸與商品儲存活動,共同完成商品使用價值流通過程。
3.信息流。指伴隨商流和物流所發生的市場信息傳遞與反饋過程。它從發出者向接受者運動的個別過程相互交錯組合而成的總體運作過程,稱為信息流過程。它是溝通商品生產、商品流通和商品消費三大領域的橋樑,也是貿易部門完成商流、物流任務的前提條件。
貿易經濟學貿易運行過程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簡稱“三流”)三大內容,要求在貿易運行過程中,應按照“三流”運動的特點和內在要求,建立合理的貿易運行體系。
1.健全商流體系。包括建立和完善貿易組織體系、各類商品市場體系、貿易價格體系、交易法規體系和政府對市場的巨觀調控體系,為順利實現商品交換創造良好的條件。
2.完善商品物流體系。應按照商品使用價值流通的技術要求實行分類流通,逐步實現物流專業化。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以交通樞紐為中心建立轉運中心;在城市建立收貨發貨中心;在零售貿易集中地區建立配貨中心。為了減少物流過程中的耗費,加快物流速度,應充分發揮中心城市貿易樞紐的作用,實行按經濟區組織商品流通。同時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物流的技術經濟效益。
3.加快貿易信息網路建設。應根據貿易信息來源分散和使用相對集中的特點,採取以集中為主、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設立貿易信息經營組織機構,並按照全國統一信息網路的要求,建立地區貿易信息網路,加強貿易信息的傳遞與反饋。
4.加強“三流”網路建設。以各類貿易中心為依託,加強“三流”網路建設,以適應“三流”在分立基礎上結合的要求。

貿易運行過程的特徵

貿易運行就是貿易主體組織貿易客體從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的運行方式、運行內容以及運行過程。貿易運行既涉及貿易主體組織貿易客體運行的具體方式,又涉及貿易客體本身的運動過程。貿易主體是各類貿易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包括各種貿易企業及個體經營者以及參與貿易活動的當事人。
貿易運行受其內在的規律的制約。制約貿易運行的內在規律有價值規律、供求規律、競爭規律等。貿易運行的規律性特徵是指貿易活動中反覆出現的、各種貿易主體行為特徵或由這些共同行為所構成的貿易發展趨勢,具有共性和普遍性。
(一)貿易運行的批量規模優勢
貿易活動的規模經濟優勢是貿易活動不斷發展的一個重要規律性特徵。貿易的獨立化是社會專業化分工的一種標誌。正是由於社會的貿易與商品交換集中在獨立的貿易部門,減少了各個生產者兼營商品交換的分散成本,第三次產業大分工後的社會貿易活動才能不斷鞏固和發展;也正是由於專門貿易部門的獨立和分工,貿易經營主體就可以比生產者獲得更大的貿易批量,因為它既可以同時集中許多同類生產者生產的商品,又呵以為許多生產者及時供應各種資料,大大降低了整個市場的交易費用,從而具有經營批量優勢。
(二)貿易運行網路的群體效應
貿易網路的群體效應是指在一定空問內各種貿易網點的有機組合與合理分布形成一個系統,能夠產生系統放大效應,即貿易網路的群體效應大於單個貿易網點功能的總和。貿易網路的群體效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同一貿易組織體系內,貿易主體組織起來,實行網路化或產業鏈經營,實現優勢互補,互相協作,在發揮各自特長的同時,擴大經營規模,降低交易成本,獲得規模效益;貿易網路的群體效應還體現在同一空間內各種貿易網點的相對集中和合理分布,形成貿易網點的集聚和集群。在貿易運行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個簡單的現象,當城市某個特定區段只有一家貿易網點的時候,生意並不興隆,相反,在各類商貿服務網點集群、貿易網點密集度高的地段卻是生意紅火,一派興旺,往往是貿易網點密集度最高的地段成為一個城市最繁萊的商業中心,成為城市中心商圈的核心。
(三)貿易利潤平均化趨勢
平均利潤率是市場經濟下資本自由競爭的必然結果。貿易運行中的利潤平均化傾向有兩種含義:一是貿易利潤參與全社會的利潤平均化,貿易產業按社會平均利潤率得到與其他產業部門大致相同的利潤;二是貿易產業系統內部各部門、各行業、各經營者的利潤水平趨於平均。貿易利潤平均化水平主要取決於市場經濟的發育水平和市場供求狀態。
此外,經濟管理體制模式也影響貿易利潤平均化的過程,如政府偏重於計畫調節和價格管制,經營者自主投資及決定價格的許可權小,利潤平均化的過程就會受到抑制。此外,市場信息的傳遞和反饋系統是否完善、發達也是影響貿易利潤平均化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系統落後,信息難以傳遞、擴散的情況下,有些經營者就可獲得超額利潤。
(四)貿易投入規模相對擴大的趨勢
貿易投入規模是指貿易流通領域的投入在社會總投入中(包括物化勞動與活勞動投入)所占的比重。貿易投入規模相對擴大是指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總勞動中投入商貿流通領域的部分越來越大,並有一個加速發展的趨勢。這是由整個社會產業演進規律所主導的一種必然趨勢,也是由於貿易要適應消費變化以及貿易產業勞動密集度高而形成的。這是市場經濟下貿易產業發展的一個規律性特徵。

貿易運行過程的基本要求

貿易運行過程中,由於受各種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的制約,會呈現出不同的運行狀態。貿易運行的最佳狀態是貨暢其流。因為貨暢其流,不僅意味著商品產銷協調、供需平衡,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實現順暢,而且表明貿易運行體系合理,貿易運行要素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商流、物流、信息流運行正常。貨暢其流的具體表現,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商品流向合理
商品流向指商品在流通過程中的空間轉移方向。商品流向合理,指商品從產地到銷地的轉移符合商品自然流動方向,能以最短的里程、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費用從產地運達銷地,從而節約運輸過程中的勞動耗費。
(二)商品流速快
商品流速指商品在流通過程中的流轉速度,通常用商品流通時間來衡量,商品流通時間包括購買時問和售賣時問,即商品運輸在途時間和儲存時間。
品在流通領域停留的時間越短,則流速快;反之,則流速慢。商品流速快,表明商品流通環節少,銷售順暢。
(三)商品無滯銷
商品無滯銷指進人流通領域的商品能全部順利售出,發揮其應有的效用,無庫存積壓或發生沉澱。商品無滯銷現象,表明貿易部門購進的商品適銷對路,購銷銜接合理,促銷措施得力,是貿易運行狀態處於最佳的綜合表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