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二十四拐

貴州二十四拐

二十四拐俗稱二十四道彎,又稱史迪威公路。古代稱鴉關,當地人又稱之為半關。位於縣城南郊1公里,盤旋曲行於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脈和磨盤山之間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二十四拐
人文歷史,特色,

人文歷史

幾乎沒有什麼難度,自駕前往需要控制車速。
貴州二十四拐貴州二十四拐
公路二十四拐,始建於民國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築時毀之。民國16年(1927年)賈善祥奉省主席周西成及貴州公路局局長馬懷沖(睛隆人)之命,進行踏勘。民國24年(1935年),工程師周岳生領隊,再度進行勘測設計,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長曾養甫督工動工,於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經之路。當時修築的路,路況極差,時常發生土崩,--般只通馬車,兒乎沒有通過機動車,即便勉強通了車,常有車輛衝出路面。在乾燥的天氣里,車一開便起很大的灰塵,駕駛員根本看不清路,而陰雨天,道路泥濘又很容易滑入深谷,車禍頻繁被人們喻為"鬼門關"。
二戰時朔,美國的援華物資經過滇緬公路到達昆明以後必須要經"二十四拐"的滇黔線才能送到前線和當時中國的"陪都"重慶。二十四拐成了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承擔著國際援華物資的運輸任務。日本對華發動侵略,多次派飛機對二十四道彎進行轟炸,欲截斷黔滇咽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陸軍準將約瑟夫.史迪威受任美軍中緬印戰區總司令兼盟軍中國戰區總參謀長,美陸軍部長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維持滇緬公路"的運輸,並致力於"改進中國陸軍的戰鬥效能"。1942年,美國的公路工程部隊1880工兵營進駐貴州睛隆修築滇黔公路,駐紮在沙子嶺3公里處(又稱美國車站),由其連長麥頓負責,用美國製造的水泥砌擋牆,對二十四拐進行維修,在當地民眾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務,保證了運輸暢通。美國工兵一直駐守到日軍無條件投降後一個多月才逐漸撤離。
貴州二十四拐貴州二十四拐
1945年,第一批由美軍駕駛的車隊通過中印公路到達"陪都"重慶後,蔣介石在重慶發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義》的講話,將滇黔公路重新命名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拐由此而隨史迪威公路載入史冊。美軍搶修後保留至今的二十四拐公路,全長4公里,有效路面寬約6米,山腳第一道拐與山頂第二十四道拐間的直線距離約350米,垂直高度約250米,坡的傾角約60度左右,驅小汽車由下至上,爬完24拐約需8分鐘,由上至下約6分鐘,雖坡陡彎急,但視線卻很明朗開闊,心緒平穩,無驚恐之感。現在由縣公路局養護,仍可通車,但只有很少車輛通行。己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4年,貴州省公路局在二十四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縱坡放緩,設計新修了一條6公里的回頭彎泥青路,在山腳與二十四拐的下山路口相銜接,作為國道320線的主要通車道。

特色

離開晴隆時從上往下行走,徒步24拐別有滋味,會有遙遙無期的感覺,雖然只有三四公里。到最後一拐與新路交匯處等往盤縣的車。現在的公路從第一拐到24拐之間已改道,多繞了幾公里,客車已不行24道拐,惟有越野車還抄近道,或有人專門用此路練車技。
Copyright 2014 中國古道網 著作權所有 備案號:滬ICP備14028401號-1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