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前

貢院前東起西健康路、接三角盪,西至西橋對鳳起路,長168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貢院前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
貢院前東起西健康路、接三角盪,西至西橋對鳳起路,長168米。貢院,南宋為平糴倉、御酒庫、駐泊司、碧庫諸故址也。其地在梅家橋,今水星閣之南、仙林橋河之東,古茅山河,今稱貢院,東橋河之西。清代貢院1984年為貢院前5號。1995年改造鳳起路時,貢院前拆除,併入鳳起路,地名消失。杭州市高級中學址為鳳起路238號。
貢院是封建科舉制鄉試或會試的場所。據《康熙仁和志》載:清貢院,在觀橋東。宋時在觀橋西、新莊橋東。元時在祥符橋(現鳳起路與延安路交叉處西北側)。明初在杭州府學西,即仁和學基(現中山北路南段西側、百井坊巷一帶);天順三年(1459)改今所(觀橋東),即仁和倉舊址。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貢院為浙江兩級師範學堂,1913年改名浙江省立第一師範。此後,先後又改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浙江省立高級中學、杭州高級中學、浙江省臨時聯合高級中學,1951年改名為杭州市第一中學,1985年復改稱為杭州高級中學。該校1920年曾爆發震撼全國教育界的“一師風潮”。
清貢院的規模及布局,據《康熙府志》載:國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總督王國安、巡撫趙士麟以應試人多,文場號舍不足,舊例以轎補之,士苦跼蹐,乃另拓號舍五千餘間,合省稱便。院之制:中為至公堂,左曰監臨別署,西曰受卷所,前南路之中為明遠樓,東西為文場,場四隅為瞭高樓,甬道之南為坊,曰登龍門,又南為儀門。至公堂後為穿堂,為協忠堂,東為監試房,又東為譽錄所、監臨行台,西為對讀、掌卷、彌封三所。協忠堂後為大觀台,為五經房。儀門之外,東為供給所,西為巡緝所。三門之外,東為三司廳,西為外供給所。大門之外,東西長廊,為生儒候立處。其南表坊一,東西為坊二,又西抵觀橋,為坊一。
浙江兩級師範學堂以原貢院之圍牆為界,占地136畝,大門外有貢院遺物吹鼓亭、旗桿、轅門和照牆等。抗日戰爭時期,學校南遷,校舍成了日軍兵營,健身房成了馬廄,在游泳池旁造了一個彈藥庫,在後校園造了關養軍用犬和軍用鴿的小木房,在後校門旁造了哨兵崗亭和哨兵住房,二門鐘樓被拆除。
浙江省第一師範學校舊址占地面積64669平方米,歇山頂二層磚木結構樓房,七進。第一進作為一師的典型建築保護,建築面積2369平方米。1963年批准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據吳慶坻纂《杭州府志》載:“光緒三十二年(1906),浙江巡撫張曾奏請以省城貢院舊址改建浙江兩級師範學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校舍落成,四月十五日開學。歷任監督:邵章、喻長霖、王廷揚、沈鈞儒、夏震武、袁嘉穀、孫智敏、徐定超、經亨頤。著名教師:經亨頤、馬敘倫、許壽裳、周樹人、夏丏尊、錢家治、張宗祥、沈尹默、姜丹書等。民國成立,學堂改稱學校,監督改稱校長。1913年改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歷任校長:經亨頤、姜琦、馬敘倫。著名教師:馬敘倫、李叔同、夏丏尊、陳望道、劉大白、朱自清、俞平伯、葉聖陶、沈尹默、許壽裳、李次九等。1922年合併後改稱為浙江省立第一中學,歷任校長:何炳松、沈溯明、李宗武、蔣夢麟、林曉、項定、崔東伯等。自浙江兩級師範學堂建校以來,培育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是社會賢達:革命者俞秀松、施存統、汪壽華、馮雪峰、潘漠華,作家郁達夫、柔石、魏金枝,數字家陳建功,地質學家程裕琪,畫家豐子愷、潘天壽、華君武,詩人徐志摩、汪靜之,名記者曹聚仁等等。
浙江兩級師範學堂堂歌:“功如忠肅,學似文成,自古名賢數浙人。山川鐘毓,代有奇英,六百同堂步後塵。文章驚海內,科學究專門,新舊中西一貫行。今日為多士,他年鑄國民,教育前途定有聲。”
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校歌,夏丏尊詞:“人人人,代謝靡盡,先後覺新民。可能可能,陶冶精神,道德潤心身。吾儕同學,負斯重任,相勉又相親。五載光陰,學與俱進,磐固吾根本。葉蓁蓁,木欣欣,碧梧萬枝新。之江西,西湖濱,桃李一堂春。”
“一師風潮”:1919年“五四運動”席捲全國。一師校長經亨頤採取“與時俱興”的辦學方針,率同陳望道、夏丏尊、劉大白、李次九等教員大力宣揚新文化、新思想,提倡學生自治,為當局所嫉恨。1919年,二年級學生施存統在該校學生主辦的《浙江新潮》第2期發表了《非孝》一文,被當局視為洪水猛獸,《浙江新潮》被查封。還於1920年2月9日乘學生寒假之機調經亨頤任教育廳視學,免去一師校長職務,並宣布改組一師。一師學生獲悉後紛紛返校,於2月15日派出師生代表到教育廳要求收回成命。翌日又到省公署請願。3月24日,教育廳下令一師休學,強迫學生即日離校,並派軍警進駐學校。3月28日,杭州學聯發動各校學生4000多人請願遊行,遭到軍警鎮壓,被打傷數十人。當晚,杭州學聯通電全國教育界、新聞界,同時呈文教育部、法務部,要求嚴懲兇手齊耀珊(省長)、夏敬觀(教育廳長)。29日凌晨,省公署派出500餘軍警包圍一師。一師學生不畏強暴,與當局和軍警展開了不屈的鬥爭。在全國各界、海外僑胞和杭州各界以及學生家長的同情與聲援下,齊耀珊被迫下令撤圍,並收回解散一師的成命。新任校長姜琦也向學生表示將維持前任傳統。一師風潮遂告平息。
1946年6月,杭高學生髮起並聯合杭州各大中學學生舉行了一次反對國民黨政府出賣國家內河航行權的示威遊行。後兩天,教育廳長許紹棣大發雷霆,校長崔東伯被撤職調任省教育廳督學。崔東伯沒有接受任命,離開了杭州高級中學。7月,崔東伯一家6口搬出校舍,在體育場路找了一間約12平方米的弄堂房子住下。崔先後在省立高商、私立新群高中和民生國中擔任數學兼課教師,並應上海春明書店之聘,編寫了《高等代數精解》和《平面三角精解》兩書。後遷居龍興路南陽里6號,租了三間平屋居住。
《萬曆錢塘志》載:萬曆三十七年(1609)秋八月,大雨水。是月初七日至初十日,驟雨晝夜不止。初九日值鄉試,士子無不沾潤。舉子屋水深三尺,踞木板上屬文。南湖諸堤俱決,苕溪暴漲,西溪、安溪復有水患。
《康熙仁和志》:杭城各鋪戶,無論大小行業,值三歲大比,凡科場套用物件,無不取給備至。承值者蒙其累,雖雲給價,而所給之價未免扣克,或言借辦,而借辦之物多致浮沉。於是,有好利之徒,謀為行頭,營為包管,取十而彼侵其半,實假公以私也。……康熙十一年(1672)科考,巡撫范公監場,先將各府所解物料張示定數,使之無由苛派。所用食物,當即公平給價,一無冒濫。群賈多受其澤。
袁枚《過杭州貢院作》詩:“風檐官燭舊時游,彈指人間四十秋。燒尾魚行三萬里,龍門重過尚低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