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薩寺舊址與宗喀巴大殿

貢薩寺舊址與宗喀巴大殿

貢薩寺舊址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城北面鬧布旺江,是治多縣唯一的藏傳佛教寺院,1981年貢薩寺遷至新址。

宗喀巴大殿堂高九層。宗喀巴大佛為世界最大的室內銅製鍍金佛像,並被授予“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證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貢薩寺舊址與宗喀巴大殿
  • 出土地點:青海玉樹治多縣
  • 館藏地點:青海玉樹
  • 所屬年代:公元12世紀
  • 所屬教派:格魯教(黃教)
  • 文保級別:青海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寺院舊址,地理位置,文物價值,宗教背景,宗喀巴簡介,宗喀巴,宗喀巴改革,宗喀巴與格魯派,《菩提道次第論》,玉樹新年習俗,

簡介

貢薩寺舊址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城北面鬧布旺江,是治多縣唯一的藏傳佛教寺院。1981年貢薩寺遷至新址,並修建了大經堂、彌勒佛殿、密宗和0神殿及-寢宮等建築。
宗喀巴大殿高九層,建築面積2754平方米。宗喀巴大佛是世界最大的室內銅製鍍金佛像,並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證書。
宗喀巴出生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在宗喀巴誕生地建造的塔爾寺和治多縣貢薩寺都是青海省內著名的格魯派寺院。一九九九年,貢薩寺十九世秋吉強巴圖登格來嘉措活佛策劃投資建造宗喀巴鍍金佛像,二○○○年八月竣工。建成的宗喀巴佛像,高達三十一.二二米,供奉佛像的殿堂高三十五.三二米。今年四月,大上海世界基尼斯總部對佛像進行了考察,日前,給貢薩寺頒發了“大上海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
宗喀巴大殿供奉的宗喀巴持坐姿,面容安詳,雙手各持一苹蓮花葉,分別象徵智慧和佛法。宮殿共有九層,各層牆壁上繪滿了格魯、薩珈、寧瑪和噶舉四大藏傳佛教派別的佛經故事,繪圖筆法纖細,人物生動,賞心悅目。佛殿高33米,建築面積達700多平方米。銅佛高27米,佛像內裝有大量的經文和珍貴法物。這尊巨大的鍍金銅像,工藝精湛、形象生動,是目前格魯派寺院內所供奉的最大的宗喀巴大師室內銅像。宗喀巴佛殿已被列為青海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

寺院舊址

貢薩寺於公元12世紀由拔噶舉派的創始人拔達瑪旺秀的心傳弟子秋傑次成幫巴創建,由此產生秋傑轉世系統。第二世秋傑索南扎巴擴建寺院並改宗為直貢噶舉派。
公元15世紀,五世昂旺洛楹嘉措又將該寺改宗為格魯派寺院。寺記憶體有《甘珠爾》、《丹珠爾》等佛經不計其數,壁畫唐卡更是精美絕倫。
1981年落實民主宗教政策,貢薩寺重新獲得開放。
貢薩寺舊址: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城北面鬧布旺江。
貢薩寺新址:距治多縣城10公里的阿尼尕保山。
貢薩寺舊址與宗喀巴大殿

地理位置

貢薩寺舊址位於距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縣城西9公里、海拔4300米的嘉吉阿尼噶寶山坡上。治多縣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縣城東部與玉樹縣接壤,西與海西州代管區相連,北與曲麻萊縣、海西州毗鄰,南與雜多縣為界。境內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河流縱橫交織,湖泊星羅棋布,處於“中華水塔”的核心。
貢薩寺舊址與宗喀巴大殿
治多縣總體縣情可概括為“高、大、少、單、富、貧”六個字。“高”即境內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空氣稀薄,稱之為地球第三極和生命禁區,自然條件嚴酷,環境惡劣,自然災害頻繁;“大”即全縣總面積8.02萬平方公里,是全省面積最大的一個縣;“少”即地廣人稀,人口密度為0.25人/平方公里;“單”即單一的畜牧業經濟是全縣的經濟支柱產業和牧民賴以生存的基礎產業;“富”即境內蘊藏著豐富的金、銀、銅、鋅、鹽、煤等礦產資源,水能資源、太陽能資源豐富。盛產冬蟲夏草、紅景天、大黃、知母、貝母、秦艽等各種中藥材。繁衍生息著藏羚羊、雪豹、白唇鹿、藏野驢、雪雞、麝等珍稀野生動物。具有長江源頭和可可西里探險、藏傳佛教文化、格薩爾文化、藏族歌舞等獨特的旅遊資源;“貧”即經濟貧窮、財力匱乏、文化落後、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社會發展滯後,生產力水平低下,屬國定扶貧重點縣。

文物價值

主要文物有貢薩寺創建者仲秋吉次成邦巴德銀像(相傳是達瑪王秀親手鑄造的)一尊,由仲秋吉次成邦強巴發掘的“伏藏”海螺一個,27米高的宗喀巴大師持長壽佛寶瓶銅像一座,還有宗喀巴師徒三人塑像,彌勒佛塑像,密集佛立體壇城一座,金剛具力護法神五種塑像和宗喀巴大師半尺高銅像以前遵義及宗喀巴大師佛殿一至九層的集藏區繪畫藝術於一體的壁畫等。
貢薩寺舊址與宗喀巴大殿
在第十九世秋傑·強巴土丁格來嘉措活佛(現任玉樹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曾考取拉讓巴格西學位,學識淵博)的主持下,修建了大經堂、彌勒佛殿、密宗和護法神殿及活佛寢宮等建築,寺記憶體有《甘珠爾》、《丹珠爾》等佛經不計其數。

宗教背景

帕玉樹地區傳播的宗教主要有苯教和佛教。苯教傳播到該地區的時間不晚於吐蕃統一青藏高原的初期,即吐蕃第一任聶赤贊普統治時期。五世達賴的《西藏王臣記》中寫聶赤贊普曾收服了康區的阿勇王地區,當時阿勇地區崇信的宗教是苯教,而苯教的中心地區應在帕玉樹的客玉神山一帶法,那裡遍布山野的修行洞,最初的開山鼻祖是苯教信徒。公元6世紀(642)文成公主入藏時,帕玉樹地區只有一座苯教寺廟,叫江讓寺,寺院壁畫在建政前一直都有苯教故事人物畫,寺院的周圍也都能看到許多苯教信徒石刻的經文和咒語。當時釋迦牟尼佛像在該寺院停放一夜。後在覺臥佛停放的地點修建了一座殿堂。並仿照佛祖十二等身像塑造了一尊佛像,置於主殿供奉。江讓寺改信佛教,寺院改稱為“覺旦寺”意思是覺臥法座上建起的寺院。這是治多地區最早的一座寺院,建政後行政區域劃歸在帕玉樹地區成立的曲麻萊縣。
公元12世紀初,噶舉派的四大支系中子之撥戎嘎舉派的創始人——達瑪旺修之親傳弟子仲秋吉繼承邦把帶著尊師的囑託離開衛藏地區,前往康區傳佛。約12世紀末,到達帕玉樹地區。適逢帕玉樹地區的部族首領是玉樹阿家公寶王,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於12世紀末13世紀初在崗薩日措山,一座靠山面水、風景優美的風水寶地修建了一座傳佛修行的“四根柱指寬”的廟宇,命名“貢薩朋措騰慶嶺”,意思是“新是富滿大乘洲”。新寺是舊寺江讓寺而言。之後北渡長江,在貢薩寺斜對岸修建了一座佛寺——夏日寺(鹿角寺),北渡長江傳佛時因源自一些奇特的傳聞,到夏日寺人們便尊稱為“夏日哇大師”。晚年修建了一座稱多阿朵寺(今稱多縣轄),便在此傳佛修行至圓寂。夏日寺在治多建政後劃歸曲麻萊縣行政轄區。
帕玉樹的三座寺院,其初都持噶舉教派,17世紀五世達賴應邀前往清朝京都時,路經唐蕃古道中路的帕玉樹地區傳法灌頂,三座寺院雖改信格魯派至今。賜名貢薩寺為“貢薩強巴嶺”,即“新寺富滿慈悲洲”。第悉桑傑江措在《黃琉璃》中記載了帕玉樹三大寺院的簡介。

宗喀巴簡介

宗喀巴

宗喀巴(1357-1419),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佛學大師。
貢薩寺舊址與宗喀巴大殿
宗喀巴本名羅桑扎巴,藏族,青海湟中縣魯沙爾鎮人。藏語稱“湟中”一帶為“宗喀”,故尊稱為宗喀巴。7歲時,宗喀巴被父母送至青海化隆縣甲瓊寺出家,從噶當派高僧頓珠仁欽學習顯密經典。精心研究藏文、顯教經論、密法等。明洪武五年(1372),宗喀巴前往衛藏繼續深造,到各教派寺院,向名師大家學習,潛心鑽研各種佛學理論。九年(1376),他開始攻讀顯教重要論著,向薩迦派仁達瓦學《俱舍論》、《集論》、《入中論》,向頓桑瓦學《量釋論》。在覺摩隴跟羅賽瓦學習經文,學習鄔由巴的《量釋論譯註》等。十四年(1381),宗喀巴回到前藏,先後到止貢、桑朴、孜塘等寺進行立宗答辯。十八年(1385),跟從布頓弟子學密宗經典註疏。從楚臣仁欽受比丘戒。在這20餘年間,他進步非常大,精通因明、般若、中觀、俱舍、律學等理論,同時,全面了解了其他各教派的典籍教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體系。
宗喀巴的學問博大精深,一生著述非常豐富,著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菩薩戒品釋》、《事師五十頌釋》、《密宗十四根本戒釋》、《中論廣釋》、《辯了不了義論》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兩部著作。在這兩部著作中,宗喀巴比較完整地論述了他的佛學思想,為創立格魯派奠定了理論基礎。他認為戒律為第一要義,修習要遵從由顯到密的次第才會獲得良好效果。黃教區別於其他教派寺院的突出特點,是有計畫、有系統的教學組織。

宗喀巴改革

在藏期間,針對當時藏傳佛教戒律鬆弛的現狀,宗喀巴建議宗教改革,要求喇嘛遵守戒律,重苦行,禁娶妻。並制定了僧人的生活準則、寺院的組織體系、學經程式和是非標準等等,贏得眾多信徒的愛戴和擁護,也增強了藏傳佛教的社會職能。後在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吸收其它教派的一些內容,創建了格魯派。“格魯”意為“善規”,因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又稱黃帽派,簡稱黃教。黃教對藏傳佛教其他各派影響極深,逐漸成為諸派中發展最迅速,勢力最大的教派。
永樂六年(1408),宗喀巴受闡化王札巴堅贊之邀,到仲不壠為各寺僧眾講授《菩提道次第廣論》及《密宗道次第廣論》等。七年(1409),在西藏帕竹地方政權支持下,在拉薩大昭寺舉辦大型祈願法會“默朗欽摩”(漢語稱為“傳大召”或“傳召大會”)。聲勢浩大,並從此形成傳統。會後,在拉薩東修建甘丹寺,作為自己及弟子傳法的根本寺院,並創立了嚴密的寺院組織。每年法會期間,喇嘛們進行辯論和考試,建立起格西學位制度。

宗喀巴與格魯派

格魯派之創建開始於宗喀巴,然而發展使其成為完整之派風,實有賴於大師眾弟子之共同努力而完成的。宗喀巴從36歲開始講經收徒,先後在各地講《現觀莊嚴論》,《因明》、《中論》、《俱舍論》等;還專門研習噶當派的教法及《菩提道炬論》等要籍,同時系統地研習薩迦派的“道果法”、噶舉派的“大手印法”等各種密法。所以,宗喀巴終刁:通達顯密各派教義,並以中觀為正宗,月稱為依止,以噶當派教義為立宗之本,綜合各派之長,經親自實踐或修行為證驗,最後建立了自己的宗派學說。
大師為推行其改革計畫故建甘丹寺,意義非常重大。他在臨逝前,以法衣付弟子甲曹吉,殷重囑咐發揚善規。甲曹吉繼承法座。宗喀巴逝世後,弟子們本著大師遺願,發揚其宗風,又分頭建寺,先後建立的哲蚌寺色拉寺與母寺之甘丹寺,合稱為衛部的三大寺,後來又修建起藏部的扎什倫布寺,合稱為衛藏四大寺,各寺內均成立學院,分科修學顯教,此後又相繼成立了上下密乘院。這些道場的建立使大師制定之顯密教法大為弘廣。繼甲曹吉後住持法座的為克珠吉。此後法位繼承人又採用了甘丹赤巴制,推選精通顯密教理並經嚴格考試之人擔任之,這樣來保持優良宗風穩定不變。公元16世紀時,哲蚌寺又認定根敦嘉措為宗喀巴大弟子根敦朱巴之轉世,作為第二輩達賴,追認根敦朱巴為第一輩,創興達賴的活佛轉世制度,用教主制來保證格魯派的發展,第五輩達賴阿旺洛桑嘉措,得蒙古固始汗之助,建立了甘丹頗章政權。於是政教大權,集於一身,格魯派之發展得到了更可靠之保證。札什倫布寺僧又認定洛桑卻季堅贊為宗喀巴第二大弟子克珠吉的轉世,從此衛藏的政教合一製得到更加鞏固。格魯派在政治上的得勢,促成本派更加向外擴展,使黃教寺廟幾乎遍及於阿里、康區、青海及邊遠之蒙古地區。
宗喀巴弟子眾多,最著名的有扎希貝丹、釋迦也失、根敦主巴等。他們繼承和發揚了宗喀巴的思想體系。使格魯派繼續得到世俗政權的支持,並逐漸形成達賴和班禪兩大活佛轉世系統。

《菩提道次第論》

《菩提道次第論》,是宗喀巴大師總攝三藏十二部經的要義,循著龍樹、無著二大論師的軌道,按“三士道”由淺入深的進程而編成的。“三士道”,是任何一種根機的人,從初發心乃至證得無上菩提,中間修學佛法所必須經歷的過程。本論內容,就是對這些過程的次第、體性和思惟修學的方法,加以如理闡述。“菩提”,指所求的佛果,“道”指趣證佛果所必須經歷的修學過程,“次第”就是說明修學的過程必須經歷這些階段,自下而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可缺略、紊亂或躐等,故名“菩提道次第”。

玉樹新年習俗

玉樹是唐蕃古道必經之地。每當斗轉星移、一元復始的時候,這裡的藏胞都別有一番新意地舉行慶祝活動。新年前夕,飽經風霜的老人們,小心翼翼地用食指蘸上糌粑糊糊,往明淨的主房牆壁上,一筆一畫地寫出藏文“扎西德勒”(即“吉祥如意”)。他們邊寫邊念“唵,嘛、呢……”他們認為,虔誠地寫了“扎西德勒”,在新的一年裡就能否去泰來,逢凶化吉。他們還把青稞穗和“拋兒”,陳列在庭柱的柱頭上,期望在新的一年裡能夠獲得農牧業生產雙豐收。又在佛龕前點起大型酥油燈,几上陳列著很多的淨水碗,古樸的屋子裡顯得明淨而又輝煌。 在姑娘們的心裡,都在默念著富有象徵意義的一個詞“卡切”(晨星水)。晨星水是指除夕過到大年初一那一刻,披著滿天星斗,向河神焚燒“桑切”(類似漢族燒香),而背回來的一年裡的頭一桶水。傳說中認為,晨星水是人間最吉祥的水,水裡注入來自天界的甘露,也溶入愛神丹瑪灑向人間的楊枝水。晨星水,可以薦佛,可以薦神,可以潔身,可以淨化人間,可以洗滌一切污垢和不祥,可以沖盡人間的憂傷和煩惱,帶來光明和幸福。容光煥發的姑娘們,在背水“梢兒”(大木桶)的沿口上貼上三塊酥油,每塊酥油插上一支點燃的香,虔誠地敬獻給三寶;懷裡抱上以柏葉、白香青為原料的“桑切”,披著繁星,爭先恐後地向河邊走去,要背回頭一勺、頭一桶晨星水。習俗認為,頭一個到河邊點起“桑切”並舀上晨星水的姑娘,是最有福氣的人。姑娘們把晨星水背到家中,先用嶄新的汲水器舀出來些,一個個地倒入淨水碗中,獻在供桌上。然後向潔淨的盆內倒進一些,再注入牛奶少許,按先老後少、先男後女的順序,合家洗滌。“一水洗百淨”,舊的一切隨著晨星水的洗滌,跟舊歲一去不復返了。迎來的是新歲、新事、新福、新的吉祥。年輕的小伙子們,手握著點燃的火把,高高舉起,串街走巷,燎過每一家之門。他們邊跑,邊吆喝,邊唱著歌,中途,與背晨星水的姑娘相逢,頓時歡聲雷動,互相問好、祈禱,互相唱酬,年經人沉浸在一片狂歡中。串過街頭巷尾,大家集中到歷年會合的空曠的地方,壘起松柏木,集中火把,點起熊熊烈火。他們圍繞著火堆跳起舞來,直跳到大年黎明方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