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井老街

貢井老街

貢井老街位於四川省南部自貢貢井區境內,據貢井區志記載,貢井有九壩十三街,這些壩和街,集中在自貢市的母親河——旭水河北岸邊的大公井周圍,是貢井古鎮清末民初時期風貌的縮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貢井老街
  • 地理位置:四川省南部自貢市貢井
  • 長度:不過百來米
  • 寬度:不過10米
簡要介紹,歷史溯源,地名由來,代表建築,

簡要介紹

老街小巷老街小巷
貢井老街長不過百來米,街面道路用菱形石板鋪就,古樸大方。街兩邊多為兩層木結構的青瓦房。街下端有五十梯石階,與最古老的河街相連。當地人常說這裡是古鹽文化的發祥地。

歷史溯源

相傳南北朝時期,在後來的貢井河街中段開鑿了以“大公井”為代表的一批鹽井。隨著鹽業生產的發展,該地區人口逐漸聚集,經濟逐日繁榮。狹長的河街已難以滿足發展的需要,城鎮開始從旭水河邊的河街一帶跨越陡岩向二級台地上的老街地區連片發展。
此說法其實是有證可考的,《元和郡縣誌》記載:“公井縣,西北至(榮)州90里,本漢江陽縣地,屬犍為郡。周武帝時(561年至578年)於此置公井鎮。隋因之。武德元年(618年),於鎮置榮州,因改鎮為公井縣。縣有鹽井十所,又有大公井,故縣、鎮因以為名。”由此可見,貢井河街、老街地區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已因鹽設鎮、設縣而載入史冊。隨著1041年至1054年(北宋慶曆、皇祐年間)四川卓筒小口深井的出現,該地區鹽業進一步發展;1376年(明洪武九年),在公井鎮專門設立“新羅鹽課司”管理鹽政。其時,公井鎮年產鹽已達50萬公斤。這口有名的大公井,其井位據傳在貢井河街東嶽廟菩薩座像之下,後因廟宇拆毀,改為民房,井位在一居民床下。

地名由來

貢井一名的由來,是由“公井”變為“貢井”,傳說有二:一為“公”“貢”變音之說。因兩字同聲共韻,久而久之,“公井”因口音變化而成“貢井”;二為產鹽進貢之說。因大公井所產之鹽色白而味佳,曾為貢品奉達朝廷,以致“公井”逐步為“貢井”所代替。兩說未找到史實依據。但是,查1529年(明嘉靖己丑年),曾任禮部郎中的進士熊過所撰《吳方泉墓志銘》中,曾有“子朝鑒籍為鹽官,丁口煮鹽貢井……貢井地屬榮州而畛於富順”的記載,證明“貢井”一名,至少在明代已經出現和使用了。
自唐初公井鎮改為縣治後。由於貢井老街、河街地區井鹽生產的進一步發展,1730年(清雍正八年),在此設榮縣貢井丞署。太平天國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淮鹽受挫,川鹽兩度濟楚,貢井和自流井兩地井鹽生產進入歷史鼎盛時期,貢井老街一帶既已具後來規模。民國以後,隨著鹽業生產向旭水河上游長土、艾葉的逐步轉移,老街地區開始衰落,貢井城區逐步沿新街(今和平路)向南,在今貢井大橋、貢井平橋所在的旭水河東西兩岸成片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後,城區重點已集中在旭水河東南岸的筱溪街地區,而老街河街即成為了偏於貢井城市北隅、能得以成片保存的歷史文化街區。

代表建築

因鹽設邑,這裡匯聚了全國各地的鹽商,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各地鹽商紛紛建立起自己的會館,各大姓宗族也多有宗族的祠堂,加上寺廟,至解放時,有45個之多,南華宮就是其中之一。這座氣勢恢宏、建構精美的建築始建於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
南華宮戲樓南華宮戲樓
南華宮名為嶺南會館,為廣東鹽商所建。當年貢井鹽業第一次遇上川鹽濟楚,鹽業生產方興未艾,各地鹽商雲集貢井。一時間,貢井的老街河街井架林立,灶房遍地,旭水河鹽船如織。鹽業發展給貢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廣東鹽商也從中獲取巨大財富,因此才有了資本修建這如此宏大的南華宮。
南華宮的建成給貢井帶來一派生氣,廣東鹽商在南華宮的活動也相當活躍。他們在這裡進行了一系列商務、政務以及宗教、文化等活動。
戲台,是文化活動活躍的有力見證。有史料記載:清末著名文人趙熙在南華宮看川戲《活捉王魁》後,批其鄙俗,連夜改寫為《情探》,開文人改寫川劇劇本先河,更被傳為中國近代戲劇史的著名佳話,因而南華宮也算得上為現代川劇的源頭之一。這裡的川劇文化活動一直延續到民國末年。後來貢井的大鹽商及社會名流捐資助學,決定在貢井創辦旭川中學。最初校址就選定在南華宮。南華宮的大殿廂房被充分利用,改作教室和女生宿舍。男生宿舍安排在江西廟。從此南華宮又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發展開創了新的一頁。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民分得土地,交糧的積極性很高,南華宮改為了糧倉,當時交公糧的隊伍能從南華宮的大門一直排到下面老街的貴州廟。
又過了若干年後,南華宮裡辦起了飼料廠。為了把運輸原材料用的大卡車開入院內,南華宮精美的大石門及門上的石雕圖案全部被敲掉改做成了幾米高的捲簾門。隨後院內左側的廂房也被拆掉,修起了一座幾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廠房。每當廠房生產的時候,不僅噪音轟鳴、粉塵飛揚,四周的空氣中還瀰漫著惡臭,周邊居民苦不堪言。後來還是因為飼料銷路不暢,工廠才終於關門歇業。但是經過此番折騰,南華宮已經被破壞的十分嚴重。
後來,當地政府逐漸重視文保事業,開始對老街實施保護規劃,不僅對傳統民居等一批歷史建築進行修繕,還按照小規模、分階段、漸進式保護更新的原則對街區環境及基礎設施進行了綜合治理。南華宮也在經過修繕後恢復了昔日的光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