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姓

貓姓

貓姓,中國姓氏之一,貓,讀音作māo(ㄇㄠ)。貓 回族中的貓姓,出自貴州平壩縣十字回族苗族鄉。據《中國回族;貴州回族》稱,鄉里的撒、貓、保等姓氏的回族是民國 初年由貴州省的威寧、赫章兩縣和雲南昭通等地遷來的。在 雲南昭通的回族當中,虎姓讀貓音。1987年昭通市民委對昭 通地區的回族姓氏進行了調查,共有姓氏70種,但沒有貓姓。 因此,民國初由雲南遷至貴州的貓姓,原本應當是虎(mao)姓。貓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貴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貓姓
  • 讀音:māo
  • 注音:ㄇㄠ
  • 類型:姓氏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貓[貓,讀音作māo(ㄇㄠ)]
貓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上古蚩尤部落三苗後裔,屬於以官職稱謂變音為氏。 在著名明朝學者郎瑛所撰寫的《七修類稿·卷一·天地類·三苗三楚三河》中記載:“三苗,固堯時四夷之地,在今日則中國也,乃湖廣江、鄂、岳之三州,故今三州人多貓姓,是其遺種。”三苗,是傳說中黃帝至堯舜禹時代的古族名,南方氏族部落集團,又稱“三毛”、“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分布在“江”、“淮”、“荊”(今湖南北部)和右彭蠡(今江西鄱陽湖)之間,即長江中游以南,略當今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一帶。梁啓超認為,三苗的苗就是蠻,系一音之轉,堯舜時期稱“三苗”,春秋時期稱“蠻”。學者們一般多認為,三苗與今苗、瑤民族有遠源關係。
明朝時期,湖廣的江州(今江西九江)、鄂州(今湖北鄂州)、岳州(今湖南岳陽)三地,其民多有姓貓之氏,貓氏族人就是三苗的後裔,為取合“三苗”之筆劃為“貓”,稱貓氏。

第二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明朝時期有西域人忝克里別兒的,屬於以官職稱謂變音為氏。明朝時期,西域人忝克里別兒的入中國居南京後,任職明朝錦衣衛副千戶。其子虎歹別兒,以虎為姓,有孫虎先、虎馬鎮、虎夢解、虎如聲、虎承瑞等。在元、明時期,將回回名首音譯為“虎”字的還有撒馬兒罕人虎歹達、康里人虎秀思等。據文獻《中國回族·貴州回族》記載,分布在貴州省平壩縣十字回族苗族鄉的撒、貓、保等姓氏的回族,是民國初年由貴州省的威寧赫章兩縣和雲南昭通等地遷來的。而在雲南昭通地區的《虎氏家譜》記載:“吾祖奉請來朝。唐王親封虎威將軍……故由此子孫永遠姓虎。”這是一支以祖上官職稱謂為氏的姓氏。在《回回姓氏考》中說明:虎氏回族“唯成都虎氏,音不讀虎而讀貓音。”其實,在雲南昭通的回族當中,虎氏也讀“貓”音。虎氏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西北、南京、成都和洛陽等地區。
1987年,雲南省昭通市的民族事務委員會對昭通地區的回族姓氏進行了調查,共有回族姓氏七十種,但沒有貓氏。因此,民國初由雲南省遷至貴州省的貓氏回族,原本應當是虎氏,之後或因避忌諱,取同科更可愛圖騰“貓”為姓氏,稱貓氏;或因變音後字訛而乾脆以“貓”為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貓氏既是一個古老的姓氏,也是一個不算太老的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鄂州、岳州、平壩為郡望。
今江西省的九江市鄂州市岳陽市,貴州省的安順市平壩縣十字回族苗族鄉等地,均有苗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鄂 州: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公元前3000年前後,鄂州境內即有人類繁衍生息。華容和尚山村落遺址具屈家嶺文化特徵。蒲團吳家大灣村落遺址具龍山文化特徵。新廟羅家嘴、西山團魚山、葛店墳山地、華容螺絲眼、廟嶺大山、太和金盆垴、長嶺雞鳴祠等地亦發現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及文化遺存。公元前2550~前2070年,帝堯時期為“樊國”,夏王朝時期為“鄂都”,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戰國時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紅到鄂州為鄂王,修築鄂王城,這也是湖北簡稱“鄂”的由來。三國時期,吳王孫權為圖霸業朔江而上,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在此稱帝建都。東吳立國六十年間,鄂州作為國都和陪都先後達四十五年,與現在南京並稱“東都”和“西都”。西晉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武昌郡屬江州。南朝宋孝建元年(甲午,公元454年),武昌郡領武昌、陽新、鄂三縣屬郢州,州治設夏口。南朝梁中大通四年(壬子,公元532年),分郢州置北新州,州治設武昌。南朝陳永定元年(丁丑,公元557年),武昌郡仍屬郢州,領武昌、鄂、西陵三縣。隋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廢鄂、西陵二縣歸武昌縣,置武昌郡,改郢州為鄂州,武昌縣隸屬鄂州。隋開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晉王楊廣於白雉山煉銅鑄錢,開鄂邑鑄銅幣之端。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鄂州為江夏郡,分武昌縣西境置城塘縣,同屬江夏郡。隋大業九年(癸酉,公元613年),廢城塘縣仍併入武昌縣。唐末至五代(公元900~960年),武昌陶瓷工藝發達,今梁子島有瓦窯澥遺址。宋宋嘉定十四年(甲申,公元1221年),武昌縣升為武昌軍,次年改名壽昌軍,為江西路治所。宋景炎二年(己卯,公元1277年),壽昌軍升為散府,仍領武昌縣。元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廢散府,武昌縣屬武昌路。元至正五年(乙酉,公元1345年),蒙古人鐵山任武昌監邑,於江中龍蟠磯建寺,後名觀音閣。元至正十二年(壬辰,公元1352年),陳友諒占領武昌,縣治一度遷保全。明萬曆元年(癸酉,公元1573年),始建武昌石城。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與清軍戰於武昌。清宣統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武昌縣改名壽昌縣,屬武漢黃德道。熊晉槐創辦小輪公司,首辟漢口至葛店航線。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壽昌縣改名鄂城縣,屬鄂東道。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王震、王首道率八路軍第三五九旅南下支隊挺進鄂南。張體學指揮月山戰鬥,殲滅頑匪馬欽武部,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全城歡慶勝利。1949年5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三軍渡江,鄂城解放。6月,鄂城縣人民政府、中共鄂城縣委員會成立。鄂城為大冶專區治所。公元1950年,組建鄂南文工團、縣文藝工作團。鄂城鑫亞京劇團成立。公元1952年,撤銷大冶專區,鄂城縣屬黃岡專區。
岳 州:亦稱巴陵郡、岳陽郡,今湖南嶽陽。古稱“通衢”,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在巴陵地區休養生息。夏商時期為荊州之城、三苗之地。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周敬王五十年(丙申,公元前505年)築起了西糜城,是為境內建城之始。秦朝統一六國,岳陽市大部分地區屬長沙郡羅縣。西漢時屬長沙國下雋縣,漢建安十五年(庚寅,公元210年),東吳孫權在今平江縣東南的金鋪觀設漢昌郡,這是岳陽市境內之始。三國公立之時,東吳派橫江將軍魯肅率萬人屯駐於此,修巴丘邸閣城。晉武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建立巴陵縣。漢惠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置巴陵郡,郡治設在巴陵城,從此岳陽城區一直作為郡治所。南朝宋元嘉十年(己卯,公元439年)置巴陵郡。隋文帝時期精簡郡縣,廢巴陵郡,建為巴州,隋開皇十一年(辛亥,公元591年),改巴州為岳州。宋朝恭宗趙顯德祐二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岳州為岳州路。元朝至正二十九年(己酉,公元1369年),改岳州路為岳州府。清朝光緒二十五年(己亥,公元1899年),清政府開闢岳州為通商口岸。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陵縣為岳陽縣。1964年10月,設立岳陽專署。1975年12月恢復岳陽市建制,屬岳陽地區管轄。1983年岳陽市升為省轄市,1986年2月實行市管縣。
平壩縣:平壩地區位於貴州省中部,隸屬於安順市,自古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稱。戰國時期屬大夜郎國中之夜郎邑,秦朝時期即開始修建通馬車的“五尺道”,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稱為東溪,元朝時期稱盧唐三寨。明洪武年間正式定名為“平壩”,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地扼要衝,為滇黔必經之地,被稱為“黔之腹,滇之喉,蜀粵之唇齒”。

堂號

鄂州堂:以望立堂,亦稱江夏堂、鄂城堂。
岳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巴陵堂、岳陽堂。
平壩堂:以望立堂,亦稱黔腹堂、滇喉堂、夜郎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