豻

古代北方的一種野狗,似狐,黑嘴。 引申為獄訟之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豻
  • 拼音:àn
  • 注音:ㄢ
  • 鄭碼:PQAE,U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引用,

基本信息

豻: [àn] [ㄢˋ]
鄭碼:PQAE,U:8C7B,GBK:D874,五筆:EEFH
筆畫數:10,部首:豸,筆順編號:3443533112
基本字義
● 豻 àn
◎ 古代北方的一種野狗,似狐,黑嘴。
◎ 古代鄉亭的牢獄,引申為獄訟之事。
◎ 古書上說的猿一類的動物。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俄寒切《集韻》俄乾切,𠀤音懺。《爾雅·釋獸》貙獌,似貍。《注》今山民呼𤠾虎之大者為貙豻。《疏》豻,野狗。似狐,黑喙,皆貙之類。《正字通》似狐而黑身,長七尺,頭生一角,老則有鱗,能食虎豹。《周禮·夏官·射人》士以三耦射豻侯。《注》豻者,獸名也。
《禮·玉藻》麛裘靑豻褎。《注》豻,犬也。《疏》一解作狐犬。
與乾同。《儀禮·大射禮》乾五十。《注》乾,讀為豻。
《廣韻》《集韻》𠀤可顏切,音馯。
《集韻》《韻會》《正韻》𠀤河乾切,音寒。
《集韻》侯旰切,音翰。義𠀤同。
《唐韻》五旰切《集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正韻》魚乾切,𠀤音岸。《前漢·𠛬法志》獄豻不平之所致也。《注》韋昭曰:鄕亭之系曰豻,朝廷曰獄。
與岸同。《詩·小雅》宜岸宜獄。《箋》岸,韓詩作豻。 《說文》豻或從犬。《集韻》或作貋。犴,豻或體。

說文解字

【卷九】【豸部】豻
胡地野狗。從豸乾聲。犴,豻或從犬。《詩》曰:“宐犴宐獄。”五旰切

說文解字注

(豻)胡地野狗。禮記玉藻、周禮巾車注皆雲。豻、胡犬也。正義皆雲。胡當作狐。與犬合所生。按犬有名狼、名狐者。見廣雅。但此注胡犬。證以說文、高誘淮南注、熊安生禮記正義雲胡地野狗。則其字不當作狐宷矣。從豸。乾聲。五旰切。十四部。
(犴)豻或從犬。詩曰。冝犴冝獄。小雅小宛文。毛詩作岸。釋文曰。韓詩作犴。雲鄉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獄。李善文𨕖注亦引韓詩。按毛詩傳曰。岸、訟也。此謂岸為犴之假借也。獄從二犬。故犴與獄同意。皇矣箋亦曰。岸、訟也。本小宛傳。

引用

大明集禮 卷三十五 張侯
周制天子禮,周官司裘職:“供虎侯、豹侯、熊侯、麋侯”,即梓人職所謂:“皮侯,王大射之所設”。射人職:“張五正、三正、二正之侯”,即梓人所謂:“五采之侯,王賓射之所設”。鄉射記曰:“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大夫布侯,畫以虎豹。士布侯,畫以鹿豕”,即梓人職所謂:“獸侯,王燕射之所設”。又車仆職曰:“王大射則供三乏”。司常職曰:“凡射,供獲、旌”。諸侯禮,儀禮:“司馬命量人量侯道與所設乏。大侯九十,糝[san3]七十,五十。設乏各去其侯西十,北十。凡乏,用草(此畿外諸侯大射之禮,大侯即熊侯也。糝,雜也。雜侯者,以豹為鵠,以麋為飾,二色為雜也。,胡犬也。侯者,以為鵠,又以為飾也。設大侯去堂九十步。設糝侯去堂七十歩。設豻侯去堂五十步。設乏去侯西十步,北十步)。大侯之崇,見鵠於糝,糝見鵠於不及地武(大侯見鵠於糝,謂大侯之鵠出糝侯之上也。糝見鵠於,謂糝侯之鵠出見於豻侯之上也。是三侯重建而疊出也。豻不及地武,武者,足跡也,中人之足長一尺二寸也)”。唐制,皇帝親射於射宮,儀前一日,張熊侯去殿九十步。設乏於侯西十步,北十步。皇帝觀射於射宮,儀設麋侯,餘同親射儀。宋制、元制俱缺。國朝見儀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