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蟾魚

豹蟾魚

豹蟾魚(Oyster Toadfish),學名Opsanustau,分布於西太平洋、美國麻薩諸塞州至佛羅里達州。除醜陋之外,毒棘豹蟾魚還以其獨特方式上了太空。1997年,美國宇航局有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帶了一條毒棘豹蟾魚上太空,以研究微重力效應。此魚能在很差的條件下生存,只需一點點食物就能活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豹蟾魚
  • 拉丁學名:Opsanustau
  • 二名法:Oyster Toadfish
  • :動物界
簡介,用歌聲吸引異性,形態學,分布,習性,經濟價值,

簡介

豹蟾魚長著大而扁平的頭,嘴部也很大,身體上有許多肉狀突起。它主要活動在暗礁和石縫之間,以軟體和甲殼類動物為主。是二十種最怪異的魚類之一。
豹蟾魚豹蟾魚

用歌聲吸引異性

研究人員曾在《科學》雜誌上撰文說,許多動物用聲音交流,例如鳥的喳喳聲、青蛙的低哼聲和鯨魚的口哨聲等。通過比較各種各樣脊椎動物的神經網路,他們發現發聲起源於遠古魚類。
研究負責人、康奈爾大學的安德魯·巴斯接受採訪時表示,鯨魚海豚的聲音眾所周知,但許多人並不知道魚也能發聲。巴斯是神經生物學和行為學教授,他說:“我的意思並不是說魚能講一種語言,或有更發達的腦。但是,它們腦中的一些神經網路和神經細胞都很古老。”
他指出,致使發聲的整個神經系統起源於億萬年前的魚類。巴斯研究了豹蟾魚幼蟲的後腦,結果發現它們成長時製造了多種聲音。他說:“它並不和你從哺乳動物和鳥那裡聽到的聲音那樣複雜,只是一種最簡單的交流聲音,但是產生聲音的神經系統卻是魚中最容易進行研究的。”巴斯的研究小組發現了兩種主要聲音,一種是哼曲聲,雄性用它吸引異性來它們的巢穴。他說,這種聲音就像蜜蜂的嗡嗡聲或發動機發出的聲音。第二種是帶有威脅性的聲音,更像是為了保護巢穴領地所發出的咆哮聲。

形態學

豹蟾魚
豹蟾魚屬硬骨魚綱的一目。有1科19屬約64種。體長一般為80~120毫米,個別種類可達250毫米。體粗壯,低而延長,前部稍平扁,後部側扁。頭寬闊,平扁。頭部及口緣常具許多觸鬚狀小皮瓣。眼上側位。口大,口緣由前上頜骨及上頜骨所組成。上下頜及齶骨具彎曲犬牙或具絨毛狀牙。
豹蟾魚豹蟾魚
鰓孔狹,裂縫狀,位於胸鰭基部前方,具3個全。鰓蓋骨上有硬棘。體無鱗,或具圓鱗,隱於厚的粘液之下,個別種類具發光器。背鰭2個,臀鰭具15~19鰭條。胸鰭寬圓,有4~5鰭條基骨其末端擴大。胸鰭腋部有些具1孔。腹鰭I-2~3,喉位。尾鰭小,圓形。有鰾。主要攝食蝦、蟹、軟體動物、蠕蟲和小魚。大的蟾魚生活力強,其背鰭棘和鰓蓋棘可豎起,刺具毒液
豹蟾魚

分布

豹蟾魚目分布於世界各地,幾乎所有的海洋。主要產於美洲兩側,如自哥倫比亞(阿特拉托河)河和亞馬遜河。大部分是熱帶亞熱帶暖水性和暖溫性近岸底層小型魚類少數種類生活於淡水。

習性

豹蟾魚豹蟾魚棲於沿岸淺水、河口或隨潮汐上溯江河。他們往往是雜食性,吃海蠕蟲甲殼類動物,軟體動物及其他魚類。他們往往隱藏在岩石裂縫,底部之間的植被,甚至是挖窩點的底泥,從他們的伏擊獵物。大的豹蟾魚生活力強,離水後數小時不死。離水時能發聲。其背鰭棘和鰓蓋棘可豎起,刺具毒液。人被刺後可引起劇烈痛腫,並向四周擴展,嚴重者可引起手指和腳趾關節僵硬。
豹蟾魚豹蟾魚

經濟價值

豹蟾魚,一般都不會商業利用,但是,當地漁民將其作為作為食用魚,是的魚粉魚油一個一種來源。一些較小的蟾蜍魚從半水生境已出口作為淡水水族館魚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