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叢書:集部1

豫章叢書:集部1

《豫章叢書:集部1(豎排版)》主要內容:中國古代文獻浩如煙海,而能流傳至今,歷代學人編纂的叢書起了重要的作用。前代學者搜求羣書,匯為一編,而成叢書,刊刻面世,既便於學人查閱使用,又利於保存流傳,功德匪淺。宋代左圭輯刊的百川學海、元代陶宗儀輯的說郛、明代毛晉編輯出版的十三經、十七史等經史叢書及一批文學類叢書、清代鮑廷博編刊的知不足齋叢書、黃丕烈輯刊的士禮居叢書、盧文招輯刊的抱經堂叢書、張海鵬輯刊的學津討原,都是叢書中的傑出代表。叢書有各種編法。其中專收集地區人士的著述及有關這一地區的文獻的是地方文獻叢書,也稱郡邑文獻叢書或鄉邦文獻叢書。地方文獻叢書是叢書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產物,朗隋兩代,尤其是清代,鄉邦文獻叢書紛紛問世即是明證。地方文獻叢書對於了解該地區的歷史、地理、經濟、文化有著其它文獻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價值,同時它又是綜合性的文獻叢書,反映了中華歷史丈比約諸多方面。

基本介紹

  • 書名:豫章叢書:集部1
  •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 頁數:788頁
  • 開本:32
  • 定價:59.00
  • 作者:陶福履 胡思敬
  • 出版日期:200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9240261
  • 品牌:江西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豫章叢書:集部1(豎排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袁州二唐人集
文標集《三卷》 唐 盧肇
點校說明
文標集目錄
序(宋童宗說)
文標集卷上
文標集卷中
文標集卷下
文標集補遣
附錄一 進海潮賦狀敕批(唐 武宗李瀘》
附錄二 撥鑒序《唐林韞》
附錄三 唐故吉州刺史檢校尚書司封郎中范陽公夫人富春縣君孫氏墓銘並序(唐 陳岳)
附錄四 玉泉子節錄(唐 無名氏)
附錄五 雲溪友議節錄(唐 范攄)
附錄六 唐摭言節錄(五代 王定保)
附錄七 北夢瑣言節錄(宋 孫光憲)
附錄八 唐語林節錄(宋 王讜)
附錄九 跋唐盧肇集(宋 陸游)
附錄十 郡齋讀書附志節錄(宋 趙希弁)
附錄十一 書史會要節錄(明 陶宗儀)
附錄十二 盧狀元文標集序節錄(清 李華年)
附錄十三 重編文標集序(清 袁玉麟)
附錄十四 文標集例言節錄(清 袁玉麟)
附錄十五 文標集注序節錄(清 袁際唐)
附錄十六 盧氏家譜節錄
附錄十七 盧肇著述資料
附錄十八 盧黃合編再版序(民國 謝壽如)
雲台編(三卷)唐 鄭谷
點校說明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序(宋童宗說)
雲台編目錄
雲台編卷上
雲台編卷中
雲台編卷下
雲台編拾遣
附錄一 新唐書藝文志節錄
附錄二 新唐書藝文傳敘節錄
附錄三 正德袁州府志鄭谷傳
附錄四 同治袁州府志鄭谷傳
附錄五 鄭都官墓表(宋 祖無擇)
附錄六 宜春榮陽堂鄭氏族譜摘要
附錄七 雲台編序(明 嚴嵩)
附錄八 雲台編後序(明 嚴嵩)
附錄九 汲古閣書跋(明 毛晉)
附錄十 鄭谷雲台編序(摘錄)(清 周裳)
附錄十一 鄭守愚文集跋(民國 胡文楷)
附錄十二 時人贈鄭谷詩
附錄十三 唐詩紀事摘錄(宋 計有功)
附錄十四 唐才子傳鄭谷(元 辛文房)
附錄十五 唐才子傳齊己(元 辛文房)
附錄十六 南唐書孫魴傳摘錄(宋 馬令)
袁州二唐人集跋胡思敬
主客圖(一卷)唐 張為
點校說明
主客圖目錄
主客圖
圖考(清袁寧珍)
跋(胡思敬)
附錄一 唐詩紀事節錄(宋 計有功)
附錄二 直齋書錄解題節錄(宋 陳振孫)
附錄三 張為主客圖序(清 紀昀)
附錄四 詩人主客圖序(清 李調元)

四宋人集
王魏公集一八卷》宋 王安禮
點校說明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王魏公集目錄
王魏公集卷一
王魏公集卷二
王魏公集卷三
……
曲阜集
溪堂集

文摘

蓋公雖與溫公同志,及臨事有所矯正,類如此。於是人皆服公平直,知前於荊公非苟為異也。明年二月,進吏部尚書,不數日拜中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初,公還自慶,兩宮亟遣中使賜太官饍,出手詔問御備西戎之策。公請罷兵棄地,因使歸所掠漢人。執政持之未決。會公入樞府,復申前議。又請予地之外,歸一漢人予絹十兩,事皆施行。既而夏人未順,公請陝西一郡自效,不許。會邊臣俘番酋鬼章以獻,兩宮歸功輔臣,褒賜異甚。公請誅鬼章塞上,以謝邊人。而議者欲致其子,收阿南故地,故赦不殺。其後又欲官之,公復固爭,然隗庫子卒不至。
元佑三年春,拜大中大夫、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公自為執政,務以博大開上意,忠篤革士風。在樞府時,言者攻章惇、鄧綰,公皆力為救解,因言:臣嘗為綰誣奏坐黜,今日所陳,恐錄人之過太深,實系國體。雨宮感悟,即日遣中使手詔嘉納,因下詔書:剛日希合附會之人,一切勿問,言口者亦勿復以言。一既而在廷頗分朋黨,論議多出私意,浸潤之說稍行。學士蘇軾草策問題,或言引用不當;朝維罷門下侍郎,補外。公奏:軾無罪。維盡心國家,弗避嫌謗,不可因讒言絀。及在相位,諫官莊覿坐論朋黨貶,公復為辯君子小人朋黨之異,因極言前世朋黨之禍,並錄歐歐陽公朋黨論以進。明年,知漢陽軍吳處厚上蔡丞相確安州所為詩,傳釋以為謗訕,言口者遂欲擠之死地。執政主其說,獨公與左丞王存以為不可。公進則與同列爭於簾前,退則上疏極論無虛日。蔡丞相貶新州;日者指公二人異論,公二人亦堅求罷,乃以公為觀文殿學士知潁昌府二三。築防備水,後賴其利。逾年,進大學士知太原府、河東經略安撫使,瘞民燼骨未葬者三千餘喪,又推之一路。夏人犯邊,公直將佐,引咎歸己,章累上,乃貶秩一等,徙知河南府,再徙旗昌二四。召還,復為右相,仍遷通議大夫。公前為相時,有司請歸河故道,三二大臣主其議。公獨爭,以為壅水使高,必難成功,況今公私匱乏,當緩其役。朝廷為出近臣往視,還奏如公言。主議者不懌,密啟以手詔督趣,公復固爭。兩宮悟,為收還手詔。

序言

中國古代文獻浩如煙海,而能流傳至今,歷代學人編纂的叢書起了重要的作用。前代學者搜求羣書,匯為一編,而成叢書,刊刻面世,既便於學人查閱使用,又利於保存流傳,功德匪淺。宋代左圭輯刊的百川學海、元代陶宗儀輯的說郛、陰代毛晉編輯出版的十三經、十七史等經史叢書及一批文學類叢書、清代鮑廷博編刊的知不足齋叢書、黃丕烈輯刊的士禮居叢書、盧文弨輯刊的抱經堂叢書、張海鵬輯刊的學津討原,都是叢書中的傑出代表。叢書有各種編法。其中專收集一地區人士的著述及有關這一地區的文獻的是地方文獻叢書,也稱郡邑文獻叢書或鄉邦文獻叢書。地方文獻叢書是叢書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產物,陰清兩代,尤其是清代,鄉邦文獻叢書紛紛問世即是明證。地方文獻叢書對於了解該地區的歷史、地理、經濟、文化有著其它文獻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價值,同時它又是綜合性的文獻叢書,反映了中華歷史文化的諸多方面。
豫章叢書是江西地方文獻中卷帙最多、內容最豐富的大型叢書。「豫章」是歷史上對江西的別稱。豫章叢書共有兩部,一部是晚清陶福履(一八五三!一九一一。字稚箕。江西新建人)編的,刊刻成書於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一部是清末民初胡思敬(一八六九!一九二二。字漱唐。江西新昌人)編的,成書於一九三二年。兩部書所收文獻無一重複。共收上起唐,下迄晚清的著述一百二十九種一六百九十八卷,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各類。除個別為外省籍人的著作外,其它都是江西先賢的著述。其中多有善本、孤本,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均足珍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