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公園

象山公園

象山公園位於桂林城南灕江西岸,總面積為11.80公頃。園內主要有 水月洞、象鼻岩、象眼岩、普賢塔、雲峰寺以及舍利塔。象山公園於2000年12月被國家列為首批4A級景區。

象山原名儀山、漓山、沉水山。又因山東端的水月洞有如象鼻,整個山形酷似一頭駐足灕江邊臨流飲水的大象,故稱象鼻山,簡稱象山。象鼻山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占地1.3萬平方米,由3.6億年前的石灰岩組成,主要景點有水月洞、象鼻岩、象眼岩、普賢塔、雲峰寺以及舍利塔。象山公園地處廣西桂林市中心的灕江與桃花江匯流處,占地面積2.99公頃,園內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山、水、洞、島、亭、台、坪、徑、文物、古蹟相映成畫,美不勝收,令人心馳神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象山公園
  • 外文名稱:Xiangshan Park
  • 地理位置:桂林城南灕江西岸
  • 占地面積:11.80公頃
  • 開放時間:旺季(4-10月)6:00-21:30;淡季(11-3月)7:00-21:30
  • 景點級別:AAAA級
  • 門票價格:門票70元
  • 著名景點:水月洞 象鼻岩 愛情島
  • 建議遊玩時長:2小時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廣西省桂林市
  • 適宜遊玩季節:5月和九月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景點美圖,地理環境,主要景點,象鼻山,水月洞,象眼岩,岩口,愛情島,普賢塔,雲峰寺,舍利塔,雲崖軒,訾洲煙雨,旅遊信息,交通信息,開放時間,最佳旅遊時間,象山傳說,

地理環境

象山公園由3.6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岩組成。其山孤拔陡峭,岩石古蒼,崖間藤蘿攀援,山榕依附。這裡歷來為旅遊勝地,其旖旎的風光,神奇的形象,動人的傳說,不知傾倒了多少文人雅士。象山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引人人勝,被人們看做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徵,桂林市的城徽中心圖案就是象山。
象山公園以象鼻山為主體,位於市內桃花江注入灕江處,濱江路的南端,因其山形酷似一頭巨象臨江汲水而得名。
象山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引人入勝,被人們看著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景點之首,桂林城的象徵,桂林市的城徽中心圖案就是象山。

主要景點

象鼻山

山頂平展,樹木成蔭,小徑通幽;明代建築普賢塔聳立於此,塔高10餘米,因塔身的正北面嵌有青石平雕的普賢菩薩像而得名,普賢塔形似劍柄,又似寶瓶,古樸凝重;立於山頂極目遠眺,桂林山城美景盡收眼底。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距今約1.2萬年前, 地殼抬升, 灕江縮小, 加速了水月洞的發育, 形成一個東西通透的圓洞。長17米, 寬9.5, 高12米, 面積約150平方米。《象山記》載, “有石穴一, 彼此可以相望, 形圓而長, 其半入於灕水中, 水時高時下, 故其穴亦時有大小”。水月洞洞口朝陽, 亦名朝陽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 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 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學士屬文賦句, 莫不嘆為觀止。宋薊北處士《水月洞》詩有“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還流”之句, 細緻刻畫了天上、洞中, 水底月亮相互輝映的奇蹟。象山的水月與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對, 一懸於天, 一浮於水, 形成“灕江雙月”的奇特景觀。宋代在洞中建朝陽亭, 清代改稱得月樓, 已廢。洞內有張孝祥《朝陽亭詩並序》、范成大《復水月洞銘》、陸游詩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餘件。

象眼岩

位於象鼻山山腰南北兩側, 互相貫通, 高約2米, 寬5~10米, 長52.8米, 呈扁長形, 面積約274平方米。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長的古地下河道, 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 因部位恰巧在象眼處而得名。從象山南麓南極洞口, 沿石級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 盤山道可達山頂。北眼懸崖峭壁, 無磴可通。象眼岩南北兩洞, 是一對眺望風景的絕妙視窗。從左眼張望, 高聳的灕江飯店近在咫尺, 城區樓宇街市鱗次櫛比, 半城山芭歷歷在目; 從右眼遠眺, 江波帆影, 閃爍隱現於訾洲、塔山、穿山之間。
象鼻岩象鼻岩

岩口

與水月洞相鄰, 因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後處而得名。岩高1.9米, 寬3.3米, 長約13.5米, 面積44.5平方米。岩口面江, 東向, 呈條形封閉狀態, 是內涼、眺望江景佳處。明代學者毛賓泉曾在此讀《周易》後人在岩口刻“讀書岩”3字, 並稱此岩為“點易山窗”。萬曆丁丑(1577)春正月中進行修整, 有“賓泉山人開深此洞”題名石刻。明詩人張襄《訪毛賓泉點易山窗》詩, 有“千頃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靜觀周易”句, 詳見水月洞摩崖石刻。

愛情島

愛情島與象鼻山隔江相望的愛情島是公園內必不可錯過的景點,愛情島原名叫三星島,由三個連在一起的小島組成,因為桂林市的年輕男女們很喜歡到島上談情說愛,因此而得名,島山綠樹成蔭,風景秀美,以前愛情島只是一個休憩的地方,景區除了在島上建造了很多有關愛情的雕塑以外,還在愛情島上開展以“風情東南亞,象山水月情”為主題的舞蹈表演活動,遊客可以欣賞到風情萬種的印度舞,熱情奔放的菲律賓草裙舞等節目。在象山正前方的灕水江面上,有景區精心為遊客編排的竹排、漁火表演,以增加景區的文化遊覽品位。在遊覽山水美景的同時又能欣賞到風情表演使得象鼻山這一桂林市的城徽更尤顯嫵媚動人。除此以外,在愛情島上我們還可以看到桂林市最具代表性的“三山兩洞一條江”的抽象概念景致,如果您是一個攝影愛好者的話,就更加不能錯過了。而在愛情島上,我們也可以看到象鼻山另外的兩像,其實象鼻山除了像大象以外,從不同的角度看,還像一隻刺蝟和一個沒有尾巴的大老鼠。
情人島情人島

普賢塔

位於象鼻山頂,是一座喇嘛式佛塔,建於明代,塔高13.6米,塔基為雙層八角形須彌座,第二層正北面,嵌有青石線刻的"南無普賢菩薩"像。塔身為園瓶型,遠看似大象背著寶瓶,又如插在象背上的劍柄,故又稱"寶瓶塔"、"劍柄塔"。

雲峰寺

象鼻山西南麓,相傳此處原為唐代溫靈廟舊址,在明代時,為了紀念著名詩人范成大和方信儒,建成"范方祠",清代改祠為寺,稱"雲峰寺"。清代太平軍攻打桂林城時,曾以此為攻城指揮部,並在象山上架火炮炮轟桂林城。1979年改建為鋼筋水泥結構的仿古建築,兩層三進五開間,闢為雲峰寺陳列館,展示太平軍當年留下的歷史文物。

舍利塔

位於象山公園西面,民主路萬壽巷開元寺遺址內,始建於唐顯慶二年(657年),原為七級磚塔,現塔為明初重建,為過街式喇嘛塔,全白,坐北朝南,塔高13.2米,分底層、
舍利塔舍利塔
塔身和塔蓋三級。唐代高僧鑒真第五次東渡日本失敗後,轉來桂林,在開元寺住了一年,曾經應請在寺內主持授戒大典。該塔造型獨特,是中國古代佛教名塔之一。

雲崖軒

宋代園林建築。明張鳴鳳《桂故》載: “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 曰云崖軒。軒廢已久。”根據方信孺《題雲崖軒》和邵以仁在方所鐫詩之前便建“古雲崖軒”的記述。雲崖軒確建何時無可考。方信孺詩有“不用窮探費杖藜, 隱然林壑挾城陴。曾尊月洞千岩上, 更著雲崖一段奇”之句, 說雲崖軒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

訾洲煙雨

與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樹蔥籠,竹籬茅舍掩映其間。若是雨季,雲蒸霧騰,村舍與綠樹皆似披上一襲輕紗,古人稱之為“訾洲煙雨”。被列為桂林八大勝景之一。
訾洲煙雨訾洲煙雨

旅遊信息

交通信息

1、公車:乘2、16、23、33、57、58及旅遊觀光1路可直達。
2、自選車或步行自助遊覽:沿灕江邊濱江路、龍珠路自由行。
3、夜晚可乘船遊覽三山景色。

開放時間

旺季:(4-10月)6:00-21:30;
淡季:(11-3月)7:00-21:30

最佳旅遊時間

5月和9月遊覽比較好,江水清澈,天氣晴好。可以看到象鼻山倒映在清澈的江面上的場景。

象山傳說

相傳,昔日玉皇大帝南巡,天兵天將浩浩蕩蕩,經過桂林時,馱寶瓶的神象病倒了,玉帝將其拋棄在灕江邊,驅隊繼續前行。神象得到灕江畔人們的照顧和治療,很快就恢復了健康。神象為了報答灕江人的恩情,且看到桂林山清水秀,就留下來替人們耕耘田地,看管莊稼。玉帝知道後,認為有辱天庭,就派托塔李天王率領天兵天將來捉拿神象,可神象誓死不歸天宮,奮起抵抗。戰鬥持續了七天七夜,又飢又渴的神象來到灕江邊,正當它伸出長鼻卷水暢飲時,偷偷尾隨而來的托塔天王高舉寶劍,從上向下朝著象背狠狠一插,殺死了神象。神象立身不倒,化為石山。象背上仍露著寶劍的劍柄呢。
桂林山水有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象鼻山當然也有屬於它的傳說。駝隊繼續前行。神象得到灕江畔人的照顧和治療,很快就恢復了健康。神象為了報導灕江人的恩情,且看到桂林山水的秀美,可神象誓死不歸天庭,象背上仍露著寶劍的劍柄,往後來到桂林旅遊的人也都想來一睹神象的風采。
象山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