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廣東省新會象山)

象山(廣東省新會象山)

象山,位於廣東新會會城西北,以其形似而稱“象山”,面積6公頃。山上的象山公園始建於1919年,風景秀麗,是附近居民休閒散心的好去處。象山還是會城居民每年中秋賞月的勝地,“象山秋月”是著名的“新會八景”之一。象山仍留有諸多古蹟,記錄著新會的歷史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象山
  • 地理位置:會城西北
  • 占地面積:6公頃
  • 著名景點:仲儀樓
    養拙台
    仰山亭
歷史悠久,縣誌記載,明代張象山先生,象山劏人石,1919年始建象山公園,擴建重修,象山秋月,名勝古蹟,山腳防空洞,象山路碑,松心亭,榕台,象山靈岩石刻,養拙亭遺址(養拙台),亦台,黎壁湲先生紀念表,仰山亭,秋月台,吳鐵梅紀念標誌、古城牆遺址,仲儀樓,象山文化,遺憾的現狀,無月可望,亂象叢生,

歷史悠久

縣誌記載

道光二十一年《新會縣誌》卷二《輿地·山川》有關於象山的詳細記述,原文摘錄如下:
隆興觀山越平田,復起為象山。
在縣治西,形如蹲象。明萬曆初,築外城,跨山腰。相傳昔為石磯,名象山角,舟人視為險灘。今山麓居民浚井,猶見斷纜、折檣之屬。一名金牛山,昔有漁人見金牛帶索出浮水面,驚遁入石。
山麓有金牛古廟,廟左數十步,有天后宮。旁有大井,居民仰汲於此,歲旱不竭。山石巉削,聳出環堵,上有張撝洗硯池。迤西為文昌宮,下瞰二三丈,累階數十級,謂之百步梯,文人多結社於此。二月三日神誕,官為致祭,闔邑為文酒之會焉。山麓有象山禪院、白衣庵。
自山腰循城而西,有山坡一所。中秋夕,人聚於此望秋月,蓋周遭皆村樹,惟此缺處。東望數百里,直至大海,汪洋無際。申刻,月從海中吞吐而上,最稱奇觀。惟天極淨時始見。
文昌宮東有黃淳定帆亭,今廢。亭下有鳴山洞,又東有壯哉亭,今廢。亭下為三廣公祠。

明代張象山先生

張撝,會城濠橋街人,自幼聰明,師從新會古岡書院教師、詩人羅蒙正,很受羅蒙正器重。後因患腳病,在家專心鑽研學問,知識淵博。知縣謝景暘仰其學問,向他徵詢政事,請他出來做官。張撝以腳有病行走不便為理由推辭。謝景暘無奈,便在象山麓建造一間園林式的書堂,請張撝在那裡講學,專心培育人才。謝知縣為書堂題“象山書院”四字,書軒題“養拙”二字,又在書院旁建一個石池,名曰“洗硯池”。張撝深受感動,便專心在象山書院講學,自號“象山拙叟”。前來求學的學生遍布四方,數以千計,尊稱張撝為“象山先生”。那時的象山就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有碑文“明初張象山先生講學茲山之麓”見證當時的盛況。古之新會,文化繁榮,號為“海濱鄒魯”,可見名不虛傳。

象山劏人石

永曆八年(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四月,抗清將領李定國率軍再入廣東,席捲高雷、南路各州縣,揮師東進。李定國認為新會是廣州的西邊門戶和糧倉,奪取新會,則“省城可不勞而下”。
城內大批清兵,自五月入城防戰以來,占民房,索兵餉;官發月糧,作為私有,另向百姓勒取口糧馬糧,以至民皆無食。食盡狗貓鼠雀之後,被迫以浮萍、葵樹皮、嫩草充飢。到臘月初,官兵則宰食人肉,計屍骨逾萬,至於民間“子女玉帛,恣其卷掠”,更不在話下。據《新會縣誌》記載,“自被圍半載,飢死者半,殺食者半,子女被掠者半。天降喪亂,未有如是之慘者也。”會城受到清兵的空前浩劫,幾成廢墟。
據說當時清兵在象山據守時,就曾在一塊大石上殺死不少居民以食人充飢。據一九六三年二月72歲老人莫榮坊記述的《象山勝跡》一文里寫到《修築象山公園山路碑》碑文時有如下記述:“按該碑石原長約兩公尺半,闊約一公尺半,久放置象山腳,清順治十一年(1654),李定國圍城,清兵守城,竟至食人,見人即拉即劏,在該石上,不知劏食幾許人。李淡愚把該石截為大小兩段,小的作此碑,大的作養拙亭碑。”又寫到《養拙亭》碑文時有如下的註解:“按李淡愚所謂‘得沒字碑于山下’一語,該石即是劏人石,是人所周知的,李淡愚豈有不知。應該該石刻上劏人的慘事,擇地安放,使後人得知受外族統治,對人民的殘酷。不應把石分裂,為私人作碑圮。”

1919年始建象山公園

1919年,岡州中學校長李淡愚倡議建“象山公園”,既為緬懷象山先生,又可供市民遊覽。這一倡議得到港商及邑人的回響,捐資在象山修築了秋月台、海月奇觀亭、榕台、仰湲台、養拙亭、仰山亭、延月亭、半山亭、亦台等,山腳還建有“象山公園”石牌坊。這是會城第一個公園。公園裡的亭台設施,記載了會城數百年歷史文化,可供後輩仔細閱讀,意義重大。當年旅港鄉親對象山公園建設的鼎力支持,更印證了新會僑鄉文化之濃厚。

擴建重修

近百年來,古老的象山公園經過戰亂,過去的亭台設施也被破壞了,現在只留下一些殘跡,往往引發人們許多回憶和聯想。象山既是一個風景秀麗的自然生態公園,又記載著會城的歷史文化,它的地位和價值是不容忽視的。近二十多年來,有關部門對象山公園作了大規模的增修擴建,修山路,種樹木,設石凳,裝路燈,增建涼亭、登山亭和觀月台,擴寬登山路,還修建了小廣場、鵝卵石健身徑等,為市民晨運健身和中秋望月添置了許多設施。象山公園恢復了青春。

象山秋月

會城人登象山望秋月有悠久的歷史,南宋寧宗年間(1195-1200年)署新會知事方信孺已於象山建海月奇觀亭,以觀雲山海月之勝景。每逢中秋節,登象山望秋月的市民成群結隊,熙熙攘攘,熱鬧非常。這已成為一種風俗習慣,年年如此,從未間斷。
明代詩人許炯有《象山秋月》詩描述觀月情景:
碧落雲飛宿霧收,夜深攜酒上丹丘。
誰磨天上無塵鏡,照破人間萬頃秋。
新會歷史悠久,文物眾多,因此自明朝以來新會就有流傳的八景:古岡獨松、象山秋月、黃雲樵笛、紫水漁舟、江門晚渡、熊子歸帆、崖門春浪、圭峰瀑布。象山秋月即已名列其中。
滄海桑田,世事多變。幾百年來,舊的新會八景已有很大變化。1988年,在廣泛徵求民眾意見的基礎上,新會縣人民政府重新命名了“新會八景”:圭峰疊翠、小鳥天堂、叱石松濤、公坑雀花、象山秋月、葵湖春曉、銀洲塔影、崖門覽勝。象山秋月仍然得以保留。

名勝古蹟

山腳防空洞

20世紀60年代,我國出於對國際形勢的判斷,在全國建設了大量防空洞。新會人民經過辛勤勞動,在象山山麓修築了不少防空洞,至今仍留有一些洞口遺址。雖然防空洞口多已被水泥封閉,但從中也可窺見那段赤色歲月中飽經滄桑的象山和新會人。
防空洞口防空洞口

象山路碑

從象山南面沿著新鋪設的山路上山,可見路旁綠草掩映中有象山路碑,碑文為李淡愚所書,記載了民國廿年新會縣長吳鳳謦應市民要求,集資修築象山路的經過。
象山路碑象山路碑

松心亭

環山而上,迎面是一座飛檐六角涼亭,名曰“松心亭”,六條圓柱支撐傘頂,亭內兩石柱刻著一副對聯:“蒼蓋擎天,三分秋色二分月;綠蔭如畫,一角斜陽六角亭。”

榕台

沿山路繼續前行,可見右側有榕台。榕台是20世紀20年代旅港鄉親楊西岩所建,因過去這裡曾有一棵大榕樹而得名。台前石上有篆書對聯:“此地別饒雲鶴趣,有人來聽木龍吟。”

象山靈岩石刻

與象山路碑相對,山路的另一側有象山靈岩石刻。石刻嵌入陡坡之中,“靈岩”二字飽經風霜,仿佛已經與巨石融為一體,細心觀察方能辨認。
靈岩石刻靈岩石刻

養拙亭遺址(養拙台)

沿象山路碑旁的山路拾級而上,可見前方有養拙亭遺址。養拙亭是1919年馮平山先生捐建的,亭建成後,詩人莫子健作詩曰:“莫笑真儒迂且拙,拙吾還自守吾真。功深養到留遺蹟,舊跡如今結構新。”
遺址後邊有塊石碑,刻著《養拙亭記》,碑文清晰可見:“明初,張象山先生講學茲山之麓,謝邑侯景暘築養拙軒以居之,圮毀久矣。今秋與馮君錫蕃訪洗硯池,予謂宣特建一亭以資景仰。錫蕃函告乃兄平山君。許之,逐建此亭,仍楬曰養拙。既成,得沒字碑于山下,移置亭後記其事如此。 民國八年後學李春華並書。”
歷經百年風雨,多次戰亂,養拙亭的主體今已不存,只剩下台基,故也被稱為“養拙台”。

亦台

養拙亭遺址右邊數步有“亦台”,台後有石碑沒入山邊,得以保存。其碑文是:“民國戊辰孟夏之初,仰張象山之高風,共遊覽於此。見夫沒硯池上,養拙有亭,望池有台,余如可軒榕台於諸亭台羅列左右,誠樂地也。同人亦築此台,以供遊人憩息,故名之曰亦台,並列敘時永留紀念。”碑文正文後列出參與修築亦台的十六人之名。

黎壁湲先生紀念表

亦台之上,又有黎壁湲先生紀念表。據表上銘文,此表是黎壁湲的學生趙公謨於民國十年(1921年)所設。黎壁湲(1855-1920),會城城南人,晚清廩生,科舉廢后改教中學,是當時新會著名的教育家,在縣立中學任教十餘年,培養了不少人才,當時的文化名人何琴礁、李香介、李卓生等均是他的學生。
黎壁湲先生紀念表黎壁湲先生紀念表

仰山亭

松心亭後面,另有一條山路,路邊山脊上建有仰山亭,朝外的兩根石柱刻著一副對聯:“仰慕前賢承高節,山呈秀色納清風。”亭下有碑文,年月已久,字跡模糊,依稀可以辨認出此亭乃民國十五年(1926年)為紀念林仲駽所立。林仲駽,新會羅坑人,吳鐵梅的女婿,是當時新會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岡州中學校長。

秋月台

象山西南之端有一座半圓形觀月台,曲徑迴廊,林木深深,中間一塊綠蔭小廣場,總面積600平方米,可容納數百人觀景。廣場中有一座秋月台,台上有八卦指南圖,台側有李淡愚所題“秋月台”三字,題字下則是秋月台碑,記述了建築“秋月台”的經過和過去賞月的勝跡。

吳鐵梅紀念標誌、古城牆遺址

從觀月台往北走,是一個建在樹蔭下的長方形小廣場,地面鋪設紅色廣場磚,鄰近是鵝卵石健身徑。小廣場中豎有“吳鐵梅夫子紀念”表,吳鐵梅是晚清新會文人,李淡愚的老師,因此李淡愚在主持修建象山公園時,特立此石柱以示尊崇和紀念。廣場北邊並排放著兩門黑沉沉的古炮,山邊隱隱約約露出明代古城牆的磚石,使人想起這裡原是防衛會城的要塞。此處就是新會為數不多的古城牆遺存之一——新會象山古城牆遺址
這個小廣場是市民晨運的好地方,每天早晨或傍晚,廣場上音樂四起,練劍的婦女,練拳的男士,做各種健身操的退休老人,吸著新鮮的空氣翩翩起舞,全情投入,一片熱鬧景象。

仲儀樓

再往北行,走下山坡,越過一段寬闊的水泥路,就到矗立在象山東北角的仲儀樓。這座樓是香港新會同鄉會會長楊仲儀先生於1989年捐資興建的,又在2006年由楊仲儀先生的家屬捐資重修。仲儀樓占地數百平方,樓高四層。登上仲儀樓,可北望圭峰,南眺銀洲湖,縱覽會城新貌,高樓秀色、田園秀色盡收眼底。樓兩側有寬闊平坦的水泥場地,可供晨運健身。這裡空氣極之清新,居高四望,令人心曠神怡。每天早晚,有不少市民到此健身或遊覽。
仲儀樓仲儀樓

象山文化

象山雖小,卻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承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淋漓盡致地表露出新會人從古至今的崇文重學、守正持道的風氣。新會人對先賢的追憶和推崇,體現了一代代新會人對中華文化和鄉土文化的堅守。正是這種堅守,使得新會這片土地誕生了陳獻章、張撝(張象山)、陳垣梁啓超等大師巨擘。象山及象山文化,充分證明了新會的鐘靈毓秀、地靈人傑。
象山坐落在會城西北角,向來是附近居民休閒散心的好去處。攜老扶幼齊游象山向來是附近居民重要的娛樂項目之一,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情景並不少見。因此,象山還寄託了老一代新會人尤其是周邊居民的童年印象,必將長久地存在於新會人的集體記憶當中。對居住在象山周圍的的新會人而言,象山不僅僅是一座山,還是一位向我們不斷傾訴逝去歲月,陪伴我們度過美好日子的好朋友。
2015年10月,新會區人民政府將象山上一批古蹟列入新會區不可移動文物名錄,並設立標識,加以保護。

遺憾的現狀

象山積澱著如此深厚的文化,承載著如此豐富的記憶,現在卻已經失去了往昔的繁盛。一來是因為城市的不斷擴大,象山已失去了它的文化中心地位;二來則是由於周邊的建築物不斷增加,象山變得越來越狹小。有關部門的管理不善,更使得如今的象山亂象叢生。

無月可望

現在的象山,已經被周圍的高樓及樹木所覆蓋,往昔的最佳望月點早已無月可望,“象山秋月”景點已名存實亡。相比之下,隨著城市南北的拓展,圭峰山已經成為遊人賞月的熱點,而位於老城區的象山公園則日漸蕭條。
廣州日報記者在“僑鄉論壇”發出關於是否需要重評“新會八景”的帖子徵詢意見,有網民認為,應重評“八景”,如“象山秋月”應該刪除,而評出能代表新會地方特色的“八景”來;但也有網民指出,象山記載著新會僑鄉的歷史文化,銘刻著當年的華僑、港澳同胞深深的愛鄉情懷。就算“象山秋月”無月可望,它仍是一個風景秀麗的自然生態公園,不應把“象山秋月”從八景中刪除。
造成“象山秋月”無月可望如此尷尬的現狀,固然有城鎮化發展,原處會城西郊的象山現已處在周邊建築物的包圍之下的原因,但也有當年建設象山公園時決策失誤的責任。當年建設象山公園時在山上種植了大量喬木,隨著年月流逝,幼苗長成大樹,自然阻礙了遊人望月的視線。

亂象叢生

象山人流混雜,有關部門管理不善,造成了諸多亂象。不法分子公然設立賭檔,成群結隊聚眾賭博,有礙觀瞻,煞人興致。此外,象山公園由於長期疏於管理,加上公園內樹木眾多,山道四通八達,竟成了賣淫女聚集拉客的地方。因賣淫女的存在,更有人在象山公然擺攤售賣春藥。無論是賭檔還是淫窩,種種亂象都嚴重損害了象山的形象,使象山一度冷冷清清,無人問津。不過,近年來出於保護象山文物以及還周邊居民一個休閒的地方的需求,有關部門加強了對象山的管理,象山的情況有所好轉,但仍不盡如人意,還有待進一步整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