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樂鎮(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下轄鎮)

豐樂鎮(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下轄鎮)

豐樂鎮位於瀘州南部、納溪區東北部,幅員面積82.09平方千米,轄11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154個農業社,總人口34169人(2017)。豐樂鎮是納溪區重要的珍稀苗木基地、生豬養殖基地和桂花產業基地,是省委表彰的“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六好鄉鎮黨委”,省級“綜治模範鎮”、省級“環境優美示範鎮”、省級“衛生鄉鎮”和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鎮”,還獲得了“川南第一信用鎮”、市級“雙擁模範鎮”、“市級文明單位”和“市級生態文明示範鎮”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豐樂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
  • 面積:82.09平方千米 
  • 人口:34169人(2017) 
歷史文化,旅遊資源,區位境域,項目建設,特色產業,

歷史文化

豐樂原名“牛背石”,已有千年歷史,因地處像牛背一樣的兩條石埂子上,故取名為“牛背石”。1917-1918年間,朱德率兵剿匪忠信宜民兩地,救民眾於水深火熱中,希望老百姓過上“五穀豐登,萬民樂業”的日子,從此更名為“豐樂”。在保全村玉登坪的石壩上立有一塊長方形的石碑,上刻 “救民水火”四個大字,碑後鑄有序文,那是老百姓為感恩朱德元帥除暴安良而立的功德碑。原碑現存於四川省博物館保存。豐樂名人輩出,著有《韓氏醫通》、《方外之方》等醫學著作的明代名醫韓飛霞、明代駐瀘州衛勇將軍韓炅庵就生於此地。

旅遊資源

龍孔龍潭。在離豐樂場鎮5公里的龍灘場,有一條長約500米,寬約3至5米,深約10至20米的龍孔河,龍孔河裡有一個泡菜罈一樣的水潭叫龍潭,潭裡盛產黃臘丁、青鮁等20多種魚類。在龍孔河的下游,有距今200多年的石牌坊和龍腦橋,精美的石刻引得許多遊人慕名而來。豐樂水庫。豐樂水庫是納溪區第二大水庫,庫內有三座孤島、五座半島、兩個涼亭,其中一個是朱德的救民水火亭。水庫總庫容331萬立方米,占地667畝,庫長5公里,庫平均寬80米,平均水深6米,有豐富的白鰱、鯉魚、草魚、花鰱、鯰魚、烏魚等多種魚類。香海公園。距離場鎮2.7公里,占地面積約30餘畝,由桂花文化廣場、百年民居——李家大院、幸福美麗新村、省級示範敬老院、鄉村國小、露天桂花博物館、桂花溪、桂花湖、銀杏大道、生態垂釣池塘等組成,水、電、氣、食宿、停車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園內有桂花2000餘畝,游道長約5公里,非常適合周末近郊遊、自駕游、露營等。

區位境域

豐樂鎮距納溪城區13公里、瀘州市區25公里、瀘州機場13公里、瀘州港19公里,與棉花坡鎮、龍車鎮、白節鎮接壤,川南紅色旅遊線納(溪)-新(店)線橫穿境內。新規劃的G546國道(南豐路)建成後,豐樂到瀘州只需約15分鐘車程。

項目建設

完成了豐樂水庫供水站網管延伸工程,初步解決了農村安全飲水問題;投資2000餘萬元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實施民用天然氣入農戶安裝工程,基本實現戶戶通天然氣;投資近8000萬元先後完成了龍灘農貿市場建設、豐銘苑建設、牛背石廣場商住樓建設等集鎮建設項目,進一步改善了居住環境。積極爭取農業項目資金,完成了農業綜合開發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打捆農業項目、土地整理項目、“小農水”工程等正在有序實施,新建山坪塘150口、蓄水池33口、灌溉渠20公里、石河堰3座、提灌站3座,整治渠道8公里;完成水泥路硬化8.3公里,新建泥結石路7公里,生產便道15公里,農業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馬村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初步完成。

特色產業

以“百里桂花,萬家詩書”為主題,確立了“一個核心、兩個精品、三橫四縱和一條紐帶”的桂花產業發展思路,建立企業和農民良性互動的桂花產業發展雙贏模式,引進企業和業主,建立專業合作社,形成“公司+基地+業主”和“公司+農戶+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栽植多種類桂花約2萬畝。通過怡養坊、瀘鐘酒業等企業,開發桂花下游產品,逐步發展桂花茶和桂花系列養身酒。投資1000餘萬元建成蜀南珍稀苗木研究所,累計培育桂花、香樟、紅豆、楨楠等珍稀苗木1300餘萬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