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若無母寄書

《讀若無母寄書》是明代詩人李贄創作的一篇古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讀若無母寄書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焚書》
  • 文學體裁:古文
  • 作者:李贄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若無母書云:“我一年老一年,八歲守你,你既舍我出家也罷,而今又要遠去。你師當日出家,亦待終了父母,才出家去。你今要遠去,等我死了還不遲。”若無答云:“近處住一毫也不曾替得母親。”母云:“三病兩痛自是方便,我自不欠掛你,你也安心,亦不久掛我。兩不欠掛,彼此俱安。凡處就是靜處,如何只要遠去以求靜耶?況秦蘇哥從買寺與你以來,待你亦不薄,你想道情,我想世情。世情過得,就是道情。莫說我年老,就你二小孩子亦當看顧他。你師昔日出家,遇荒年也顧兒子,必是他心打不過,才如此做。設使不顧,使他流落不肖,為人笑恥”此之時,你要修靜,果動心耶,不動心耶?若不動心,未有此理;若要動心,又怕人笑,又只隱忍過日。似此不曾而不動心,與今管他而動心,孰真孰假,孰優孰劣?如此看來,今時管他,跡若動心,然中心安安妥妥,卻是不動心;若不管他,跡若不動,然中心隱隱痛痛,卻是動心。你試密查你心:安得他好,就是常住,就是金剛。如此只聽人言?只聽人言,不查人心,就是被境轉了。不境轉了,就是你不會安心處。你到不去住心地,只要去住境地。吾恐龍潭不靜,要住金剛;金剛不靜,更住何處耶?你終日要講道,我今日與你講心。你若不信,又且證之你師,如果在境,當住金剛;如果在心,當不必遠去矣。你心不靜,莫說到金剛,縱到海外,益不靜也。”
卓吾子讀而感曰:恭喜家有聖母,膝下有真佛。夙夜有心師,所矢皆罕音,所命皆心髓至言,顛撲不可破。回視我輩傍人隔靴搔癢之言,不中理也。又如說食示人,安能飽人,徒令傍人又笑傍人,而自不知恥也。反思向者與公數紙,皆是虛張聲勢,恐嚇愚人,與真情實意何關乎!乞速投之水火,無令聖母看見,說我平生儘是說道理害人去也。又願若無張掛爾聖母所示一紙,時時令念佛學道人觀看,則人人皆曉然去念真佛,不肯念假佛矣。能念真佛,即是真彌陀,縱然不念一句“彌陀佛”,阿彌陀佛亦必接引。何也?念佛者必修行,孝則百行之先。若念佛名而孝行先缺,豈阿彌陀亦少孝行之佛乎?決無是理也。我以念假佛而求見阿彌陀佛,彼佛當初亦念何佛而成阿彌陀佛乎?必定亦只是尋常孝慈之人而已。言出至情,自然刺心,自然動人,自然令人痛哭,想若無必然與我同也,未有聞母此言而不痛哭者也。

作者簡介

李贄(1527年~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原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贅,號宏甫,又號卓吾,又別號溫陵曙上等。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舉人,不應會試。歷任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死在獄中。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