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絕世語錄品百味人生:品菜根譚學做人

讀絕世語錄品百味人生:品菜根譚學做人

內容簡介: 《菜根譚》全書雖是三百餘句語錄,但文辭幽雅,對仗工整,含義深邃,可謂百味人生,盡蘊其中。《菜根譚》開始由中國風行海外,日本等多個國家的商界人士更將其作為心理學教材推廣使用。如今,人們已將其與《孫子兵法》、《三國演義》等書一起,視作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品菜根譚學做人》從“菜根譚”絕世經典的哲理中,介紹了為人處世的道理!

基本介紹

  • 書名:品菜根譚學做人
  • 作者:李世強
  • ISBN:9787802237322
  • 定價:32.80元
  • 出版社:中國三峽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07-01
  • 裝幀:平裝
試閱,前言,施恩莫念受怨宜忘,

試閱

前言

《菜根譚》乃寫於明朝萬曆年間。作者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長。
有人說,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人治的社會,十分重視為人處世的謀略和技巧,因而留傳下來許多珍貴的思想財富。這其中,就包括了這部曠世奇書——《菜根譚》。
古人云:“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
作者以此為主旨,借解釋菜根的涵義,將儒的仁義中庸,道的無為知命以及佛教的禪定超脫融合為一體,在出世、入世選取合乎情理的平衡,闡述為人處事之大道,提供處世的近退方法。無論在今日或未來都可算一部不可多得經典,歷來為世人所珍視。
“菜根譚”一名取自宋儒汪革語:“人就咬得菜根,則百事可成。”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能夠堅強地適應清貧的生活,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有所成就。明于孔兼則進一步闡述道:
“‘譚’以‘根譚’名,固自清苦歷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顛頓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這一解釋,為原書名增加了另一層含意:即一個人面對厄運,必須堅定自己的操守,奮發努力,辛勤培植與澆灌自己的理想。另有乾隆年間署名“三山病夫通理”者,在重刊“菜根譚序”中說:“凡種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其意則強調,只有心性澹怕沉靜的人,方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寓意。
《菜根譚》全書雖是三百餘句語錄,但文辭幽雅,對仗工整,含義深邃,可謂百味人生,盡蘊其中。讀者可以從本書的每一篇章、每個細節中攫取強烈的閱讀**,那些精靈一般的立世智慧隨時從書中呼嘯欲出。
自問世以來,《菜根譚》便在中華文化圈內流傳開來。至今被後人翻印的次數,已無法考計,不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也對全球華人及國際社會產生著越來越廣泛的影響。可見,喜歡此書的人數之眾。
毛澤東衫前非常喜歡此書,他就曾在題為《講堂錄》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近代奉化人孔玉叟東遊日本時,在京都書店購得日本竹子恭注釋的《菜根譚》,他將此書帶回國內校印出版,並在序言中寫道:“此書雖僅僅數十頁紙,不足以見學術之本源,然急功近名者服之,可當清涼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當益智膏。”
現在,《菜根譚》開始由中國風行海外,日本等多個國家的商界人士更將其做為心理學教材推廣使用。如今,人們已將其與《孫子兵法》、《三國演義》等書一起,視作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

施恩莫念受怨宜忘

【原文】
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釋義】
自己如果幫助或救助過別人,不要常常掛在嘴上或記在心裡,但是假如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則一定要經常反省;如果別人曾經對自己有恩,就應常記於心,不可以輕易忘懷,但別人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則不應常記心間。
【解讀】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很多傳統美德的名族。在做人方面,我們應當要求自己忘功不忘過,而對於他人,則應該忘怨不忘恩。如今,類似的成語仍然被廣泛使用。如“以德報怨”、“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等等。
中國古賢歷來提倡:做人要懂得飲水思源,人的一生,總會或多或少受到過別人的幫助。而受人點滴恩,應當湧泉相報,不可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惠。古人還認為,當別人做了什麼對不起自己的事時,不要一輩子掛記心中,應及早忘卻。
魏信陵君(名無忌)殺了晉鄙(魏國帶兵官),擊破秦軍,解除邯鄲被圍困的危機,救了趙國之後,趙王親自出郊迎接。唐雎對信陵君說:他聽人說有些事無法得知,但有些事不可不知,有些事不能忘,但有些事不能不忘。信陵君問其何意。唐雎回應說:有人恨自己,自己無法得知,但他恨別人,卻不可不知;而別人有恩於自己,就不能忘記,但自己有恩於別人,就不能不忘了。唐雎進一步說:先生殺了晉鄙解除邯鄲受困的危機,救了趙國,這是大恩,希望你能忘記對趙國的恩惠。因為心裡老是記著對別人的恩德,勢必帶來恩大仇大;而對別人的怨恨要是不能及時化解,只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煩惱。信陵君便聽從了他的建議,而後史對此也多有良好評價。
再如,孟嘗君被逐之後恢復相位,重回齊國時,譚拾子到邊境去迎接。他問孟嘗君會不會埋怨齊國的士大夫放逐他而想殺人。孟嘗君說“會”。隨後,譚拾子通過市場來比方“求生存和避免危亡”的道理,最終打消了孟嘗君要報復五百個他所怨恨的人的念頭。
對比現今的人們,當兩人發生爭吵之時,最常聽到的就是互相數落對方的不是,或是曾給予對方多少好處等對話。所以,我們真該從古人的處世原則中汲取些相應的啟示了。
三國時期,東吳有個人名字叫董仙,住在廬山,以行醫餬口,給人家治病,他不向患者要金錢報酬,也不問患者的名字,只求患者回去後栽種杏樹。治好輕病的栽一棵,治好重病的栽五棵,若干年後,共栽得杏樹10萬棵,綠樹成林,造福子孫後代。所以人們後稱杏樹為“董仙杏樹”,並作為救死扶傷醫治病人的美譽別稱。董仙為別人做了好事,不是要受惠者給自己以恩謝,而是要求受惠者為他人、為社會做好事。
我們應該把古人講的“有功於人不可念”,作為今天待人處世的座右銘。一個人能施惠於人,本來是件好事,但是對自己的善行念念不忘,這樣原來的好意就會變質。
除了施恩莫念,我們還應該受恩莫忘。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卻自己何以生,何以樂,何以得福。飲水思源,才是做人的根本和正道。
西方基督教主張人們向上帝感恩,因為上帝創造了人類,並拯救人類於迷途當中。其實,在人的一生中,時時刻刻都要存有感恩之心。感恩是無處不在的,並不是誰幫助了你、關懷著你才要感恩。感恩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境界。
誠然,我們要對恩人感恩。但是,不僅僅恩人才值得感恩,生活中一切事物和事情都存在著感恩的情結,父母的恩情、朋友的情誼、戀人的愛情、大自然的一花一木、生活中的挫折的境遇、自己的追求和信仰……都需要我們用感恩的心態感知和對待。
人的一生被眾多的感情糾纏,比如愛情,親情,友情,成功,得失,進退,榮辱……總有一些帶給你苦痛,總有一些帶給你欣喜,苦樂酸甜才是人生。惟有常常感恩,才能時時收穫慰藉和幸福。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親情、愛情、友情三者是沒有先後之分的。人何以生,全在“親、友、愛”上。人其實不過是一副空殼,有了這三者才豐富了血肉,變得飽滿和充實起來。如果沒有情誼的填充,我們的靈魂將會顯得空虛,我們的軀體也不過是一身臭皮囊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