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駕垛

護駕垛

護駕垛,位於江蘇興化市境內,原屬林潭鄉,撤鄉並鎮後隸屬戴窯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護駕垛
  • 地理位置江蘇興化市境內
  • 著名景點:唐王李世民紀念室
背景故事,現代還原,

背景故事

相傳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隋煬帝來揚州看瓊花,帶了許多強將重兵沿途保護。各路起義的兵馬,也紛紛發兵前來進攻隋兵。霎時間,蘇北(江蘇北部)成了烽煙四起的戰場。
那時候,蘇州有個姓劉的武舉人,為避亂來興化境內的一個小村子居住。劉武舉的父親是位私塾先生。這天午後,他又將兒子喚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兒啊,如今世道這樣亂,你應當擇明主而投,輔政為民才是呀。”兒子說:“父親,您年老力衰,無人照顧,我怎能離開膝下呀。再說,眼下四處舉兵,認為明主呢?萬一投錯了主子,落得身敗名裂,對不起祖宗啊。”私塾先生忙說:“現在起義頭領中,最負名望的是李世民,你何不投他呢?”兒子說:“自古孝為先,既然父親這樣教我,我照著辦就是了。”父子倆正商議停當,忽聽得小院柴門“吱嘎”一聲推開了,闖進一位氣宇軒昂的將領。那將領濃眉大眼,頭戴戰盔,身穿銀甲,手執一把戰刀,氣喘吁吁地說:“我們隊伍被隋兵衝散了,請幫個忙,讓我避一避吧。隋兵就要追來了。”父子倆忙問將領的姓名。那將領說:“我是李世民。”劉武舉和私塾先生大吃一驚,想不到面前站著的就是名揚海內的唐王李世民,連忙請進屋內。父子倆一合計,便分頭行動起來。
李世民雕像李世民雕像
七八個在後直追的隋兵,眼看前面的唐王跑進了綠樹掩映的小村子,便分頭包抄,進村後挨戶搜查,鬧得村里雞飛羊叫。正鬧騰著,忽然有人在喊,唐王李世民又逃出村子了。隋兵聞聲後立即向村外趕去。出了村莊,只見頭戴戰盔身穿銀甲的唐王,慌慌張張地向東走去,離村子也不過一箭之地。隋兵心想:這一回你可走不了啦,便一個勁兒猛撲過去。唐王又飛快奔跑起來。隋兵追了兩個時辰,跑了10多里路,就是追不上前面飛跑的李世民。眼看夜幕降臨,唐王跑過一座小橋,將小橋板推了下河,站在河對岸朝隋兵招手。隋兵無可奈何,只好悻悻收兵回營。
原來,劉武舉換了李世民的頭盔銀甲,裝扮成李世民,引隋兵白白地追了幾個時辰,從而幫李世民脫了險。
後來,李世民當了唐朝的皇帝,給這個村賜名為“護駕垛”。

現代還原

2011年9月3日上午9時,位於江蘇省興化市戴窯鎮的護駕垛熱鬧非凡,村民在這裡舉行唐王李世民紀念室落成典禮。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當年舉兵東征,在東海邊巡視時,被番邦大將蓋蘇文的探兵發現,蓋蘇文率兵窮追,李世民的隊伍被衝散,李世民落荒逃到臨海的荒野小村劉魯莊河西的小垛子(戴窯鎮護駕垛)上,當地百姓將其藏匿於垛子上一條長滿蘆葦的小水溝中,以水草、荷葉遮身,躲過追兵的搜尋,李世民感念垛子上百姓的救命之恩,後來敕封劉魯莊為“護駕垛”。2011年上半年,村民捐出4.5萬元建李世民護駕垛紀念室。鄰村一史姓老人捐出家中珍藏的據說是李世民用過的硯台,供紀念室陳列。這個硯台粗礪古樸,顏色深黑駁雜,據介紹有9.5斤重。一名福建籍雕刻大師用上好的樟木雕刻了一尊李世民像。70多歲退休老師勾慶松用彩圖還原了當年護駕垛地形圖,懸掛於紀念室牆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