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植棠

譚植棠

譚植棠(1893年—1952年6月26日),曾用名昌泰,1893年出生於高明區明城鎮濠基坊(村),著名的三譚(譚平山、譚天度、譚植棠)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廣東組織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

譚植棠年輕時,愛讀《大同書》、《天演論》等著作,接受進化論觀點,渴望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

1917年,譚植棠偕廣東高等師範的同學譚平山、陳公博一起考進了北京大學。在學期間,譚植棠如饑似渴地博覽進步書刊,尋求革命真理。他從《新青年》看到李大釗發表的《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茅塞頓開,看到了中國的前途和光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譚植棠
  • 別名:曾用名昌泰
  • 出生地高明區明城鎮濠基坊(村)
  • 出生日期:1893年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代表作品:《中國歷史政權中心轉移之研究》
  • 譚植棠:中國共產黨廣東組織的創建著之一
理論研究,個人成績,人物生平,

理論研究

1919年春,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帝國主義企圖併吞中國的訊息傳到北大。北大師生舉行了臨時大會,植棠參加了會議。5月4日,爆發全城示威遊行,植棠參加了示威隊伍。5月6日,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宣告成立,植棠參加了學生聯合會的宣傳工作。
1920年3月,植棠與譚平山、陳公博(後淪為漢奸)在北大創辦了《政衡》雜專(月刊),公開評論時政,針砭時弊。他在該刊先後發表了《中國歷史政權中心轉移之研究》、《關於我國承認新俄羅斯的商榷》、《和平主義最後的勝利》等政論文章,主張中國人民應與俄羅斯人民建立友好關係,認定中國必須走俄國革命的道路。

個人成績

創立青年團
1920年7月,譚植棠從北大畢業回到廣州,與譚平山等創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不久,植棠被聘為國立廣東法政學校教員。為喚起廣大民眾,他和譚平山等人集資創辦《廣東群報》。該報先後發表了《怎樣材能夠發展人類的群性?》、《率國史教育》等文章,指出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是“最兇狠最狠毒的最大惡魔“,號召廣大工農民眾組織起來剷除這些寄生蟲,建立平等自由、共同生產、共同消費的文明的國家。《廣東群報》的宣傳和影響,為廣東共產黨的創立作了輿論準備。
1920年12月,陳獨秀由上海到廣州與譚平山等商議建立廣東共產黨組織。經過醞釀,1921年3月成立了廣州共產主義小組。陳獨秀、譚平山先後任書記,陳公博負責組織工作,譚植榮負責宣傳工作,擔任《廣東群報》經理。
成立中共廣東支部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8月,成立中共廣東支部。植棠除了主持辦好《廣東群報》外,還積極參加創辦廣東宣講員養成所,培養革命幹部,開辦注意字音教導團,啟發引導青年教師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6月後,植棠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從事工農運動。
1924年,植棠任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一、二、三屆教員,第四屆班主作。為培育大批農民運動骨幹付出辛勤勞動。1925年6月,省港大罷工爆發後,植棠發起成立了廣東各界對外協會,號召各界民眾支援省港大罷工。同年9月,植棠在國民黨中央農民部擔任組織幹事。他以農民部的名義,編制了各種表冊,分發給各地農運特派員,調查各地民團、土匪、貪官污吏和地主豪紳的情況,及時指導農運工作,有力地推動了農運的深入發展。同年10月,植棠同蘇聯顧問鮑羅廷等到東江前線,視察潮梅和海陸豐地區的農民運動,慰問東片將士。
1926年1月,植棠被任命為國民黨中央農民部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3月16日,他出席了該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參加研究開辦第六屆農講所和開展全國農民運動的事宜。在共產黨的領導和彭湃、阮嘯仙、譚植棠等具體組織指導下,全省農民運動蓬勃發展。
抗日救亡運動
1926年冬的一天,植棠在廣東各界代表大會上發表講演,遭到幾個右派分子的搗亂。他怒不可揭,由於過度激動,引起肺病復發,吐血昏迷。送博濟醫院搶救協醒後,他向探病的戰友們表示的第一句話就是“重返自己的戰鬥崗位”。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植棠為避開國民黨反動派的通緝,離開了廣州回到高明家鄉治病。1937年,全國抗日戰爭爆發,植棠扶病參加了譚天度、李守純等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宣傳發動民眾,組織青年抗敵同志會、婦女抗敵同志會,並聯絡社會各蚧成立高明縣民眾抗日自衛團統率委員會、民眾抗日自衛團等。

人物生平

1944年底,植棠病癒離鄉,前往東江抗日根據地,任東寶行政督導處財經科長,1946年春,植棠奉命到香港,從事統戰工作。1950年1月,植棠被調回廣州,後在肇慶擔作任西江行政專署工商科科長兼貿易、糧食、百貨三大公司經理。
在1952年春“三反”、“五反”運動中,譚植棠被錯誤地定為“階級異己分子”,清除出黨。同年6月26日在廣州含冤逝世。1979年9月27日,中共肇慶地委作出決定:撤銷1952年對譚植棠的錯誤處分,恢復政治名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