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白樂天招

《謝白樂天招》是唐代僧人韜光的一首七言律詩,在《全唐詩》中僅存這一首他的作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謝白樂天招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韜光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謝白樂天招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①。
不解栽松陪玉勒,唯能引水種金蓮②。
白雲乍可來青嶂,明月難教下碧天③。
城市不能飛錫去,恐妨鶯囀翠樓前④。

作品注釋

①野性:樂居山野的性情。林泉:字面為樹林與泉水,泛指所有山林環境。岩阿:山岩,阿為小山。
②不解:不懂。玉勒:玉質馬銜,代指官吏的車騎。不解句:意謂不諳俗事,不會逢迎。金蓮:金色蓮花,比喻佛教妙法。
③乍可:寧可。碧天:天空。
④飛錫:僧人遊方。相傳高僧隱峰雲遊至五台山,擲錫杖飛空而去。錫杖為僧人隨身之物,故稱僧人遊方或一般行走均為“飛錫”。囀:黃鶯啼鳴。

作品賞析

白居易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詩人,樂天為其字。謝意為謝絕。招指招請,邀請。韜光是一位有道高僧,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仰慕其名,特盛宴邀請他談論詩文。韜光藉口自己是山野之人,不入市廛,寫了這首詩表示辭謝。詩中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作者自己的山林隱居生活,這種生活充滿著清幽情趣,於中也就含蓄地批評了當時文人(自然也包括白居易在內)追逐功名利祿,戀棧城市奢華享受的不良風氣。

作者簡介

韜光,唐代浙江杭州靈隱僧。生卒年及姓氏字號均不詳,蜀地(今四川省)人。唐穆宗長慶年間(公元821—824年)住浙江杭州北高峰南、靈隱寺西北之巢構塢。著名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聞其盛名,重其高德,因而題其庵居為“法安”,今靈隱寺韜光庵即其遺蹟。能詩,惜多不傳,《全唐詩》中僅存此一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