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公屐

謝公屐

謝公屐,漢語詞語,讀音為xiè gōng jī,指謝靈運(385~433)登山時穿的一種木鞋。鞋底安有兩個木齒,上山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便於走山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公屐
  • 拼音:xiè gōng jī
  • 釋義:指謝靈運登山時穿的一種木鞋
  • 相關文獻:《謝靈運列傳》
  • 亦稱:“靈運屐”
詞語,典源,釋義,同源典故,示例,相關舞蹈,男子群舞,舞台表現,內容編排,舞蹈音樂,評價,

詞語

典源

《宋書》卷六十七《謝靈運列傳》
靈運因父祖之資,生業甚厚。奴僮既眾,義故門生數百,鑿山浚湖,功役無已。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履,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去其後齒。嘗自始寧南山伐木開徑,直至臨海,從者數百人。臨海太守王琇驚駭,謂為山賊,徐知是靈運乃安。又要琇更進,琇不肯,靈運贈琇詩曰:“邦君難地嶮,旅客易山行。”在會稽亦多徒眾,驚動縣邑。太守孟顗事佛精懇,而為靈運所輕,嘗謂顗曰:“得道應須慧業文人,生天當在靈運前,成佛必在靈運後。”顗深恨此言。

釋義

典源譯文
謝靈運憑藉祖父和父親的資本,家產豐足。僕從眾多,先人的門生故吏加上有幾百。他開山挖湖,沒完沒了;翻山越嶺,總是到那些最幽深最險峻的地方去,哪怕千岩萬險,沒有一個地方不游到的。他每次登山都穿上木鞋,上山時便去掉前面的鞋齒,下山時則去掉後面的鞋齒。一次曾從始寧南面山峰砍樹,一直通到臨海,跟從他的有幾百人。臨海太守王琇大為恐懼,以為來了造反的山民,不久知道是謝靈運才放心。謝靈運邀請王琇沒答應,謝靈運贈王琇一首詩:“邦君難地險,旅客易山行。”在會稽也有很多跟從,他總是驚動郡縣長官。會稽太守孟顗信仰佛教,誠懇認真,謝靈運很瞧不起他,且對他說:“成仙得道是有靈氣的文人,你升天一定在我靈運之前,成佛一定在我靈運之後。”孟顗非常憎恨謝靈運的這些話。
釋義
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喜游山陟嶺,特製一種前後齒可裝卸的木屐。上山可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後齒。因稱這種特製的木屐為“謝公屐”。亦稱“靈運屐”等,亦省稱“謝屐”。

同源典故

尋山屐 屐齒登臨 山屐 康樂屐 登山屐 登臨屐 謝公屐 謝公山屐 謝公登山屐 謝公雙屐 謝屐 謝氏屐 游山屐 靈運屐

示例

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唐·李敬方題黃山湯院》詩:“謝屐緣危磴,戎裝逗遠村。”
宋·劉克莊水龍吟》詞:“挾書種樹,舉障塵扇,著游山屐。”
元·范梈《送張鍊師歸武當山》詩:“始來武當時,祗著謝公屐。”
明·高啟《雲山樓閣圖為朱守愚賦》:“為問仙家在何處,欲穿謝屐一登臨。”
明·宋濂《看松庵記》:“ 君樂甚,起穿謝公屐,日歌吟萬松間,屐聲鏘然合節,與歌聲相答和。”
清·李調元《再游嘉定凌雲寺》詩:“老來久棄游山屐,又上凌雲陟九巔。”

相關舞蹈

男子群舞

這個節目是女踏歌的姊妹篇,也可稱之為男踏歌。當前男性舞蹈日漸武術化,風格取向較為單一,這個節目則著眼於表現“禮儀之邦”男性的溫文瀟灑和典雅氣度。一變男性舞蹈模式化的形象和風格。
歷史上傳說南朝詩人謝靈運曾發明過一種活齒木屐,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後齒,便於蹬坡和泥濘中行走,給旅遊活動帶來極大方便。據傳說當時的人們爭相效仿,併名之曰“謝公屐”。李白有詩曰:“謝公宿處今尚在,淥(lù)水蕩漾清猿啼,腳著(zhuó)謝公屐,身登青雲梯。”編導孫穎有感於此,借謝公屐這個歷史典故,參考漢代上層社會文人雅士中“以舞相屬”的社交舞風,編創了《謝公屐》這個節目。舞蹈著意表現了魏晉時代文人雅士的氣質和古代文人那瀟灑清凜、狂放不羈的風度。

舞台表現

大幕一拉開,一陣深邃而悠遠的古箏弦音從遠方飄然而來,只見幾位文人墨客在雲霧繚繞之中悠閒自得地從側幕走出,好像在品味著山間美景。舞蹈《謝公屐》以這樣一幅風格濃郁的山水畫,揭開了整個舞蹈的序幕。此劇目以中國歷史上較為重要的變革時期——魏晉,作為創作的時代背景,著力刻畫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的舞蹈形象。在舞蹈中特別突出表現了魏晉時期哲學重新解放、人文精神覺醒、思想異常活躍、文化思想轉變的時代特徵,以此為《謝公屐》創作的主體精神,並把這種精神灌注於舞蹈形象之中,從而將中華民族千古以來不可忽視的“士”階層的形象鮮明而又準確地帶入了觀眾的視野,這不僅僅把中國古代文人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來,同時還營造出藝術作品深度濃厚的歷史感和文化感。
編導從時代特徵、民族風格、民族文化氣質以及民族審美情感人手,把舞蹈作為文化的一種表現形態,並使整個舞蹈的語言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體系和審美體系之中,從而在舞蹈當中呈現出“斜移泰山”、“白鶴亮翅”、“長虹貫日”等基本舞姿,表現出一種“力屈萬夫,韻高千古”、“淋漓揮灑,百態橫出”的審美精神,又在“若來若往”、“若俯若仰”、“若即若離”、“若隱若現”的動態舞姿當中透露出“情馳神縱,超逸悠然”、“飄俊飛揚、逸倫超群”的審美理想。舞蹈從頭至尾以豐富的舞姿形態和濃郁的動態風格,體現著文人雅士的種種風貌和魏晉時期的審美特色和審美取向。為了使舞蹈形象更加鮮明,《謝公屐》還繼承發展了傳統。編導從我國傳統戲曲的“疊袖”中找到靈感,借鑑了比較有韻味的“疊袖”技法,特別是在抓袖與放袖的節奏處理上,吸取了戲曲的許多養分,並以獨特的視角加大了動作幅度的延展,動作形態上的變形,同時與腳下木屐響鈴的節奏配合,從而把戲曲“疊袖”變活,使其為舞蹈服務,成為一種具有風格性的流動著的舞蹈語言。演員在寬袍博袖的舞動當中流露出那如醉如痴、瀟灑飄逸的舞蹈風格,甚至還趨向於“倜儻不羈”的精神風貌,然而在那種“放浪形骸”的身後深藏的實質並非表面上所顯現的“頹廢”、“消極”、“悲觀”,而是文人們對人生、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把握和追求,是對生命、生活的強烈欲求和留戀。這體現出中國古典舞的一大特點,即外觀綿軟鬆弛,而氣、力內運於體內,將這樣的審美特徵貫穿於舞蹈當中,就透露出了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的內在才情、性貌,甚至成為一種品格、風貌。自古以來,他們“寧固窮以濟意,不屈委而累已,既軒冕之非榮,豈組袍之為恥”,他們蔑視功名利祿,更不在乎外在的功名學問,而是以內在不屈的人格和不偽的生活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在舞蹈中所呈現出的那種灑脫不凡、輕視世事,不僅顯現出文人內心中的耿直不屈、堅定執著,而且也體現了中華民族之脊樑的骨氣。

內容編排

《謝公屐》最標新立異的點睛之筆還在於編導對“木屐”的創意。如何才能使腳上的鞋既有實用性又具有審美性呢?編導孫穎甚至從“西施響廊”的典故中受到了啟發,自製木屐。這製作“木屐”的歷程,真可謂歷盡千辛萬苦,在三番五次的試驗之後,最終以櫸木為主料,數顆小鈴鐺作為“木屐”響底。當演員腳下隨著舞蹈的節拍跺出不同的節奏時,鞋上的鈴鐺也晃動出與眾不同,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舞蹈的技術難度,另一方面還把舞台效果和藝術效果完美結合起來。並且在那演員那微微地一跺、一顫、一抖的不經意間,流露出“仰臥自得、游心太玄”的魏晉風度,這使得《謝公屐》的舞蹈形象中的文人氣質更加鮮活、濃厚。

舞蹈音樂

《謝公屐》的舞蹈音樂對舞蹈本身來講,也可謂是錦上添花。為了把舞蹈的風格內涵傳達得更加準確,具有深邃藝術造詣的編導孫穎先生不僅自譜了音樂,還填寫了歌詞。《謝公屐》的音樂手法相當新穎,歌詞與詩體的舞蹈意境相吻合,不僅旋律優美,富於動感,而且還十分注重音樂對舞蹈氣氛的烘托和形象描寫。
滔滔江漢接九天 莽莽橫岳鎖雲煙
鐵筆難書赤壁恨 清茶說古笑阿瞞
秦淮花柳石頭城 冷月蹣跚吳王宮
猶記柴桑招魂祭 周郎眠處忌東風
暑月瀘瘴戰群蠻 甫定荊襄馳西川
後主安知出師表 寒鴨啾啾五丈原
悠悠千古一揮間 多少雄才沒塵圜
不向青史問賢愚 妄舉世事佐酒談
(副歌)
踏木屐舞翩躚 吐清商合管弦
信口長歌君莫笑  共與諸君樂陶然
哎……哎……哎……哎……
共與諸君樂陶然
觀眾們從《謝公屐》的舞蹈視覺形象和音樂聽覺形象中共同感受到了完美的藝術形象。歌詞以評論三國為內容,體現著文人們在這種感嘆之中抒發著一種積極向上、激勵人心的豪情壯志。

評價

《謝公屐》的整個結構緊密、線條清晰、通暢淋漓、毫無贅筆。舞蹈語言、舞蹈創意以及其所呈現的舞蹈風格都別具一格。特別是舞蹈成功表現了中國古代歷史上魏晉時期文人雅士的名士風度,並在他們身上凝聚並顯現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精神氣概。此劇目不愧為中國古典舞叢林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