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齊克

諾齊克

羅伯特·諾齊克(Robert Nozick,1938—2002)諾齊克是20世紀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二戰戰後至今最重要的古典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伯特·諾齊克
  • 外文名:Robert Nozick
  • 國籍:美國
  • 民族:猶太人
  • 出生地:紐約的布魯克林
  • 出生日期:公元1938年11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002年1月23日
  • 職業:哈佛大學教授
  • 畢業院校:哥倫比亞、牛津、普林斯頓大學
  • 主要成就: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
  • 代表作品:《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1974年)
基本信息,哲學大師,哲學觀點,抗爭疾病,社會評價,

基本信息

羅伯特·諾齊克,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父親是來自俄羅斯的猶太人企業家。他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牛津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後來諾齊克成為了當代英語國家哲學界的主要人物,他對政治哲學、決策論、和知識論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生前是哈佛大學哲學系的阿瑟·金斯利·波特(Arthur Kingsley Porter)哲學教授,並於1998年被授予約瑟夫·佩里格雷諾(Joseph Pellegrino)駐校教授職務。駐校教授的榮譽職務首創於1935年,按慣例授予哈佛大學在跨學科領域間做出了開拓性貢獻的最傑出的學者。1998年,諾齊克因為他“不僅對於當代哲學具有重要影響,而且以其觀念超越了他所在的學科,乃至於學術的真實而深刻的影響”而獲得這一榮譽,在此之前總共只有17位哈佛大學的教授獲此殊榮。諾齊克於1981-1984年擔任了哈佛大學哲學系主任。

哲學大師

諾齊克是二戰戰後至今最重要的古典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他將主流的哲學分析方法運用於探討自由社會的重大理論和問題,極其成功地實現了學術探討與政治關懷的有機結合;其次,與傳統的功利主義套路以效用或經濟效率的尺度對人的自由所作的辯護不同,諾齊克儘管運用了大量的經濟學方法,其基本思路卻是元倫理學的方法。他是從自然法和社會契約的思想試驗出發,令人信服地論證了人的權利和自由的超功利的正當性與優先性。

哲學觀點

在諾齊克這樣的個人主義者看來,個人的權利優先於國家的權力。國家只能作用於屬於個人權利之外的活動空間,而不是個人享受國家權力之外的活動空間;是個人的權利決定國家的性質、合法性及其職能,而不是國家的性質、合法性和職能決定個人享受多少權利。按照這一準繩,任何侵犯個人權利的國家行為都是不正當、非正義的。在該書中,與古典自由主義的先驅洛克一樣,諾齊克認為,個人擁有若干自然權利,即區別於僅僅來自立法規定的法律上的權利。自然權利也是一種道德上的權利,是立法活動與政府活動都應該尊重和保護的權利。不僅如此,而且政府的確立需基於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的自願同意,政府的活動不能危及個人的自然權利。一個人的人身和他的勞動力都是他的財產,因而有決定如何支配自身和自己勞動力的自由,有收穫其勞動成果的權利。諾齊克認為,個人擁有絕對的權利,這種權利的邊界,沒有經過權利的所有者的自由同意,是任何國家權力都不能任意逾越的。每個人的權利不受國家權力的制約,只受他人權利的制約。
羅伯特·諾齊克羅伯特·諾齊克
諾齊克發現,人們常常注意到財富的分配是不平等的,於是便自然而然地討論起如何使財富的分配更加平等。然而,作者認為,強迫一個人為他人的利益工作是不正義的。中央權力機關無權把一切物品集中起來加以分配,沒有一個人、或一個機構有權控制所有的物品。不能把一個人的東西以任何動聽的理由從一個人那裡剝奪過來。在民間的活動與糾紛中,政府的角色是仲裁者。"國家不可用其強制手段來迫使一些公民幫助另一些公民;也不能用強制手段來禁止人們從事推進他們自身利益或自我保護的活動。"
在諾齊克的政治哲學中,在國家的作用與個人的權利之間,個人的權利居於更為優先、更為根本的地位。是個人的權利和自由決定國家的性質和職能,而不是國家自身的需要,決定公民個人享受與否或享受多少權利和自由。既然國家是由在人格上平等的個人構成的。國家在所有的個人之間就必須保持中立,不能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去強行剝奪另一部分人,那怕其動機是善意的也不行。任何利益和福利的轉移只能基於自願的原則,否則最善意的動機將導致最卑鄙的惡行。所以,個人權利和自由是諾齊克的政治哲學全部出發點,也是其國家學說的核心。

抗爭疾病

諾齊克於2002年1月23日凌晨逝世,享年63歲,在此之前,他已同癌症進行了長達7年堅強的抗爭。在2001年10月,諾齊克的生平最後一部著作《恆在:客觀世界的結構》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在前言中諾齊克首先感謝的是昔日同窗好友,胃腸病學專家克勞德耐(Marvin Kolodny),以及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華蕭(Andrew Warshaw)和邁爾(Robert Mayer)教授。諾齊克動情直言道:“如果沒有這三個人的技藝,這本書及其作者,現在都不會存在”。他同樣感謝了他的妻子莎更堡(Gjertrud Schnackenberg)的“愛,奉獻和鋼鐵般的意志”,以及父母所給予他的愛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精湛的醫術最終沒有能夠挽救諾齊克的生命,然而,正如他生前在學術思想界的地位及其對當代社會的不凡影響所預示的,他在身後當之無愧地倍享哀榮。
《蘇格拉底的困惑》《蘇格拉底的困惑》

社會評價

哈佛大學前校長路德斯泰因(Neil L. Rudenstine)評價道:“諾齊克是我所見到的最為淵博、銳利和敏捷的頭腦之一,當他加入到心智、腦科學和行為科學的研究項目中來,就立刻入侵了生物科學的領域,併吞噬著神經元科學。他對於嚴肅話題或趣談都有純粹的興趣。我幾乎好像從未跟得上他的思路,但是我對能夠和他同場共事感到愉快,即便是只有一兩次機會。”
《經過省察的人生》《經過省察的人生》
紐約大學哲學系教授,著名哲學和倫理學家內格爾(Thomas Nagel)將諾齊克列為在100年以後,能夠仍然被人們所閱讀的20世紀下半葉的兩位哲學家之一(另一位是諾齊克在哈佛大學的同事羅爾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