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錄

諺語錄

《諺語錄》是2007年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齊如山。本書引經據典比比皆是,卻往往限於一種以“錄”為任的形式,經典被齊先生往往一點過去。

基本介紹

  • 書名:諺語錄
  • 作者齊如山
  • ISBN:10位[7538280057] 13位[9787538280050]
  • 定價:¥29.00 元
  • 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7-1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齊如山作品系列》的本卷,收入了《諺語錄》和《劇詞諺語錄》。
《諺語錄》寫在抗日戰爭北平淪陷時期。我們依據的底本,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的《齊如山全集》(第八集)。
這個書稿在齊如山看來很重要,有多重要呢?齊先生寫了《序》:“這就是國民心理中的經典,國民心理中的法條,國民心理中的格言。”或者說,作為社會學學科內容的諺語,其實是我們民族的傳統道德標準。
齊如山先生還說,諺語“由各種經史子集下來的為最多”,“既都是大眾常說的話,當然就是民意,就是輿論”。他認為周秦兩漢做文章愛用諺語的習慣,“未嘗不是重視民意的一種表現”;唐宋以後古文輕視諺語,則“未嘗不是因為君權太重,輕視民意的意思”。這固然有待學術的進一步論證,但對於諺語,“唐宋以來的小說、筆記、戲曲、大鼓、小曲等等,都極樂意用”的現象,倒無疑給讀者,特別給青年讀者一個啟示:在我們寫文章的時候,甚或在幾句字條或幾條簡訊中,恰到好處地利用諺語,豈不是平添文采?
“諺語”,似乎不少人收集過,也有出版者。我們以為,像齊如老的廣見多識,是尤其值得器重的。如果評價他選的諺語更富有“經典”性、“法條”性、“格言”性,是一點也不過譽的;有些諺語同時反映的時代背景,也似乎更有鑑賞與分析的意義。這也是我們想予說明的;否則同樣的書而無個性,豈不是資源的浪費?
《齊如山作品系列》這一卷,還收入了齊如老的《劇詞諺語錄》,它反映了藝術與哲理之間的親和緣分。這一特色諺語集是在我們結編前述《諺語錄》時候,齊如老的外孫羅永先生補充推薦的。《齊如山回憶錄》中提及的這部“四章”書,在外界看來本當“下落不明”了,不料羅先生竟去距幾十里路的姨母齊勤家捧了過來,這真教人大喜過望。而見到了這份齊先生手跡書稿,最末頁的惟獨一行的題目“由戲劇中造出而流行於社會”,又不禁令人心生漣漪。查《齊如山回憶錄》:“我本想多搜羅些句,因日本占了北平,我被逮捕,藏了些日,一則無暇及此,二則對外一點不能接觸,關於戲劇的書籍又都在國劇學會中,無書參考,遂未接作。”那么,這不足五萬字就彌足珍奇了!
編者惟恐青年讀者忙於事業不及查對,揀必要者做了簡注,一併說明。

編輯推薦

王世襄先生推薦。
諺語,“國民心理中的經典,國民心理中的信條,國民心理中的格言”,他留下了兩種諺語錄,總計一千八百三十五條。且請讀來。——彼時的“國民”已做到兄輩、父輩、祖輩,乃民的“心理”也融入近代、現代、當代;經典還是嗎?信條還是嗎?格言還是嗎?
他有一萬條真理,你有一萬個反問,何妨之有!然而,世界尚“公道”,民族求“合群”,經商忌“陰險”,從政知“廉貪”,人人都不可不“自愛”……是是非非,悠悠五千年了。
固然三言兩語,皆有來龍去脈,是經典、信條、格言中又或有格言、信條、經典。
“凡在社會中有聲望的人,都記得這些諺語,非常之多;誰記的比較多,誰在社會中聲望,就比較大。”——齊如老又如是說,我們無妨試試看。
頓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逢橋須下馬,過渡莫爭船;巧妻常伴拙夫眠;大廈千間只眠七尺;賣油的娘子水擦頭……
[凡在社會中有聲望的人,都記得這些諺語,非常之多。誰記得多,誰在社會中的聲望,就比較大。]——劉如山《諺語錄·序》
家有萬貫,不如日進分文;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人是舊的好, 衣是新的好;寧惱遠親,不惱近鄰;新娶的媳婦三日香;沒棗打一桿子
諺語是[國民心中的經典,國民心中的法條,國民心中的格言]

作者簡介

齊如山,河北高陽人,戲曲理論家、民俗學家。一生著述豐富,撰寫並編輯大量戲曲著作、和大量介紹北京(中國北方)風俗掌故作品。
齊如山在台灣有“文豪”之譽,大陸亦推崇其“戲曲理論家”之實。其著述豐富、篇章浩繁、涉獵廣泛,皆令人驚嘆;尤其筆觸所向之雅俗兼備堪稱觀止。

目錄

諺語錄
凡例
忠孝節義
廉貪
恕刻
忍耐與浮躁
信實與欺偽
謹慎與驕妄
公道
自愛
鄙吝
取巧
陰險
勢利
合群
恩德
念舊
睦鄰
遇合
慎交
冒險
盡職盡責
知足
妄想妄為
改過
定見
實事求是
勤惰
儉樸
經驗
朝氣
立志
遠志
裝飾
衛生
商業
遺傳性
命運神話
嫖賭
官場
社會情形
劇詞諺語錄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