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詮解大字版

論語詮解大字版

山東友誼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的《論語詮解》大字版為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楊朝明先生的最新力作。這本書是山東友誼出版社和中國孔子研究院共同推出的傳統文化研究學術精品圖書,是近年來我國最具影響力的《論語》解讀類圖書

2013年11月2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到山東考察。在孔子研究院,習近平總書記看到山東友誼出版社出版的平裝版《論語詮解》和齊魯書社出版的《孔子家語通解》,拿起來翻閱,說:“這兩本書我要仔細看看。”之後,市場反響強烈。目前,該書已再版印製8次,近十萬冊,得到了廣大讀者的關注和認可,並通過尼山書屋走向了世界,在華人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市場反饋中,我們注意到,適合老年人閱讀的大字版中華經典文化詮解圖書非常缺乏。人們的物質條件不斷發展,子女們越來越關心長輩們的精神生活,過節送給長輩一本書,成為盡孝的一個重要表達方式,但目前市面書籍多為常規設計,字號較小,不適於老年人長時間閱讀。為此,山東友誼出版社於近期隆重推出《論語詮解》大字版。該版本針對老年人的閱讀習慣,在保持《論語詮解》內容不變的基礎上,內文改用三號楷體,字型柔和,加大圖書開本,版式開闊疏朗。採用優質紙張印製,設計精美,整體風格大方、輕便,既便於老年讀者的閱讀、研習,外加函套,又適於贈送和收藏

基本介紹

  • 書名:論語詮解
  • 作者:楊朝明
  • ISBN:978-7-5516-0574-8
  • 定價:138元
  • 出版社:山東友誼出版社
  • 裝幀:精裝
  • 開本:小16開
  • 責編:張亞欣
基本信息,創作背景,作者簡介,作品內容,作品賞析,

基本信息

《論語詮解》大字版隆重上市
論語詮解大字版
山東友誼出版社於近期隆重推出《論語詮解》大字版。該版本針對老年人的閱讀習慣,在保持《論語詮解》內容不變的基礎上,內文改用三號楷體,字型柔和,加大圖書開本,版式開闊疏朗。採用優質紙張印製,設計精美,整體風格大方、輕便,既便於老年讀者的閱讀、研習,外加函套,又適於贈送和收藏。

創作背景

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古時候有 “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在中國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是儒家最核心經典著作,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弘揚傳統文化的號召再次引起人們對《論語》學習的熱潮。

作者簡介

楊朝明,男,1962年生。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兼任曲阜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中國詩經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孔子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山東周易學會副會長、山東歷史學會副會長。受聘為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孔子研究》編委等。
先後在曲阜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發表論文150餘篇,主要著作有《九家舊晉書輯本》、《三教慧海·儒教名流》、《魯文化史》、《周公事跡研究》、《儒家文獻與早期儒學研究》、《出土文獻與儒家學術研究》、《周公》,主編《儒家文化面面觀》、《新出簡帛文獻注釋論說》、《孔子家語通解》、《孔子的智慧》、《孔子文化十五講》、《孔子弟子評傳》等。參與撰著:《魯國史》、《孔子思想與當代社會》、《中國傳統文化要論》、《山東通史·先秦卷》、《齊魯文化通史·春秋戰國卷》、《魯國歷史與魯文化探秘》、《中華地域文化集成·齊魯文化》、《中國地域文化通覽·山東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六經之教與孔子遺說》、山東省社科規劃重大項目《出土文獻與早期儒學研究》、山東省古籍整理與研究項目《孔子家語綜合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學術論著先後四次獲得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作品內容

《論語詮解》立論高遠、體例新穎,兼顧學術性與普及性,對《論語》二十篇進行了十分有洞見的解讀。本書立足學術前沿,謹遵學術規範,結合新近出土文獻進行深入研究,補充了孔子和早期儒學研究的不足,並對一些《論語》誤讀提出了新見,有助於廣大讀者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從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出發,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古為今用。
《論語詮解》體例由“概說”、“詮釋”和“解讀”三部分組成,每篇一個總“概說”,概括說明各篇的內容、主題思想及學術價值。各篇的每一章又分為“詮釋”和“解讀”,“詮釋”對各章主旨詳加闡述,並對重點辭彙和疑難字詞進行獨到、客觀的闡發;“解讀”重在對各章文義進行簡明易曉的說明。
學而篇第一(1)
為政篇第二(17)
八佾篇第三(33)
里仁篇第四(49)
公冶長篇第五(67)
雍也篇第六(88)
述而篇第七(108)
泰伯篇第八(134)
子罕篇第九(147)
鄉黨篇第十(168)
先進篇第十一(188)
顏淵篇第十二(209)
子路篇第十三(229)
憲問篇第十四(246)
衛靈公篇第十五(271)
季氏篇第十六(292)
陽貨篇第十七(304)
微子篇第十八(324)
子張篇第十九(333)
堯曰篇第二十(350)
主要參考書目(358)
後記(359)
主編楊朝明簡介(361)

作品賞析

學而篇第一
【概說】本篇為《論語》首篇,共十六章。該篇記有孔子言論八章,另有有子的論述三章、曾子論述二章、子夏論述一章,還有子貢與子禽、子貢與孔子的對話二章。
該篇圍繞立身處世這一中心問題展開,主要談論由孝而忠等修身做人的問題。不少學者說該篇的線索是“學習為了做人”,不確。其實,前人對該篇多有誤解,如梁人皇侃從文章表面立說,認為:“此篇論君子、孝悌、仁人、忠信、道國之法、主友之規,聞政在乎行德,由禮貴於用和,無求安飽以好學,能自切磋而樂道,皆人行之大者,故為諸篇之先。既以‘學’為章首,遂以名篇,言人必須學也。”(《十三經註疏·論語註疏》卷一)
《論語》各篇有無主旨,歷來有不同看法。皇侃認為每篇都有主旨,只是他對第一章理解有問題。朱熹也同意每篇都有主旨,他說:“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清人翟灝《四書考異》以為不然,劉寶楠也認為皇疏“妄有聯貫”,他說:“《論語》章次依事類敘,無所取法,與《孟子》篇章迥殊。”所以,他編《論語正義》,將皇侃所概括的各篇主旨盡行刪除,不為不失!
《論語》首篇十分重要,前人已經指出了這一點。《朱子語類·論語二》引宋人吳壽昌說:“今讀《論語》,且熟讀《學而》一篇。若明得一篇,其餘自然易曉。”顯然,這是通讀《論語》掌握其真諦的中肯之言。
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詮釋】傳統說法認為本章是講對待學習、交友和他人能否理解的態度,這樣的理解可能未必準確。本章表述了孔子對待自己理想與信念的態度。孔子胸懷仁人愛物之道,具有和諧天下的政治抱負,他當然希望自己的主張得到全社會的認可,但是,正如《郭店楚墓竹簡·窮達以時》中所說:“有其人,無其世,雖賢弗行矣。”如果天下無道,時世不濟,那么,即使很少人能夠理解或者根本沒有人理解,也應堅信自己的學說。
正確理解本章,是正確認識《論語》全書乃至孔子生平思想的關鍵。關於對本章新的理解,已有學者加以指出,如劉家齊:《“學而時習之”章新解》(《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李啟謙:《關於“學而時習之”章的解釋及其所反映的孔子精神》(《孔子研究》1996年第4期),楊朝明:《新出竹書與〈論語〉成書問題再認識》(《中國哲學史》2003年第3期),楊朝明:《〈論語〉首章與〈孔子家語·屈節〉篇——孔子政治命運悲劇的兩個詮釋》(龐朴主編:《儒林》第一輯,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孔子家語·終記解》記有孔子臨終前七日之事。這天早晨,孔子起來後,背著手,拖著手杖,悠閒地在門口漫步,口裡唱道:“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意思是,泰山大概要坍塌了吧!棟樑大概要折壞了吧!哲人大概要病逝了吧!唱完進屋,對著門坐著。這時。他的弟子子貢快步走進去見孔子。孔子嘆息著說:“夫明王不興,則天下其孰能宗余?”聖明的君王不出現,那么天下誰能尊崇我的學說呢?《孔子家語》的這一記載被司馬遷采入《史記》,其中“夫明王不興,則天下其孰能宗余”,《史記·孔子世家》作“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孔子留下的最後的話意味深長,他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在即將撒手人寰的時候,以泰山、梁木、哲人自喻,感嘆無道的現實,感慨自己的學說未能行世,這也映照出孔子一生都在追求學行天下。
《論語》既為子思等人編輯而成,《論語》首篇首章一定與孔子的人生主題相應。他們把本章放在首篇,又作為首章,必定不應只是談論學習、交友一類的事情,而應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學:有做動詞用的“學習”,有做名詞用的“學術”、“學說”等義,這裡應為後者,指思想主張及對社會、人生的總體認識。朱熹以前者作解,認為“學”即學習,清人毛奇齡不同意這樣理解,他在《四書改錯》中說:“學者,道術之總名。”程樹德《論語集釋·學而上》表示贊同,他指出:“‘學’字系名辭,《集注》解作動辭,毛氏譏之是也。”《論語》中有孔子“士志於道”(《里仁》)之說,又有孔子自謂“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為政》)的記錄,“學”與“道”為同位詞。《莊子·天下》篇有“百家之學”的說法,亦與這裡的“學”同義。《論語》中有“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述而》)、“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泰伯》)、“下學而上達”(《憲問》)等,其中的“學”都是此義。
而:假如,如果。假設連詞,《論語》中這種用法十分普遍。
時:有時機、經常、時代等意思,這裡應該與“世”相通,即時代、社會、現世。與《郭店楚墓竹簡》中“窮達以時”的“時”相同。《呂氏春秋·誣徒》曰“羈神於世”,高誘註:“世,時也。”這種用法,古籍中常常見到,如《彖辭》:“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墨子·兼愛下》:“吾非與之並世同時,親聞其聲,見其色也”、《楚辭·離騷》:“固時俗之流從兮,又孰能無變化”等等。
習:套用、實踐。古籍中常常有“習禮樂”(《史記·孔子世家》)、“習射”(《禮記·射義》)、“習威儀”(《左傳》隱公元年)等用法。本章有“採用“之意。
說:通“悅”,喜悅、高興。這裡的“喜悅”與下文的“樂”(即快樂)、“慍”(即憤怒)都是表達人的內心感受,也表明《論語》本章三個分句不應割裂開來進行理解。“說”與“樂”,顯然都表示內心高興,但層次上的不同顯而易見。
有朋:通“友朋”,即“朋友”。漢代學者認為“同門曰朋”,這裡指志同道合的人。《易傳》有“君子以朋友講習”之語,正可以作為註解。
君子:一般指有學問、有地位、有修養的人。孔子一生謙恭,不以“聖人”、“賢人”自居,但始終以“君子”自期。
《論語》首篇首章記孔子談論“人不知”問題,既與首篇末章意思相通,相互照應,也與末篇末章有所呼應。首篇末章記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末篇末章記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此外,《論語》中相關的內容還有很多,例如:“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里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憲問》);“莫我知也夫”(《憲問》);“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
【解讀】孔子說:“如果我的學說被社會普遍接受,在社會實踐中加以套用它,那不是很令人感到喜悅嗎?即使不是這樣,有贊同我的學說的人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再退一步說,不但社會沒採用,而且也沒有人理解,自己也不怨憤惱怒,不也是有修養的君子嗎?”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詮釋】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他思索的重心在於社會的治亂問題,由此形成了早期儒家以修己安人為核心內容的思想體系。他們希望社會和諧有序,希望人人自覺守禮,而要做到這些,就需要人人做到“仁”。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人只有做到“仁”,才能結束社會禮崩樂壞的局面。那么,何謂“仁”?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人,孔子有不同的解釋。從字源上講,從人從二、左右結構的“仁”是後起之字。《郭店楚墓竹簡》的材料顯示,“仁”的古字應當從身從心、上下結構,表示常常反省自身,即《論語》本篇記載的曾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人之反省和修養自身,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孝親,所以《中庸》記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仁”是所有的人都應該具有的品質,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標誌。人只有修養自身,具有仁德,做到孝親,才能逐步外推,進而“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孔子家語·禮運》)、“泛愛眾”(《論語·學而》),才能具有仁愛之心,進而自覺守禮尊君。這樣,“孝弟”作為政治秩序的根本,人們由孝悌而守禮、敬上,社會秩序便得到了充分保障。本章在於闡述孝道。“孝弟”是仁愛的基礎,是做人的根本,各種道德都是由此派生、推衍出來。
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字子有,後人尊稱為有子。春秋末年魯國人。今本《論語》載有子言論四處,三處稱子(有子),一處稱名(有若)。但稱名者為與魯哀公問答,故此章為特例,並不與前者矛盾。另外,冉有、閔子騫也偶一稱子,說明他們也是當時較有影響的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論語》主要記述孔子言語,而孔子弟子的言論相對較少,可是,在首篇第二章即記述了有子的話。實際上,《論語》之中有子的話有如此地位,與有子在孔子弟子中的地位直接相關。《孟子》中說他“智足以知聖人”(《公孫丑上》),又說“有若似聖人”(《滕文公上》),在傳習孔子思想學說方面,有若曾經得到多數人認可。所以,孔子去世後,當孔子弟子思慕恩師的時候,子夏、子張、子游等人便推出有若,“欲以所事孔子事之”,但曾子不同意這樣的做法(《孟子·滕文公上》)。這件事情說明有子畢竟不同於孔子,但也彰顯了有子在孔子弟子中非同尋常的地位。
需要辨明的是,《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有若狀似孔子”,好像有若在長相上接近孔子。其實,情況很可能是,有若所學很得孔子思想之真諦,受到普遍敬重。《禮記·檀弓上》就記有子游對有子的贊語:“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所以大家才希望像侍奉孔子那樣對待有若。《史記》所謂“有若狀似孔子”很可能是司馬遷對《孟子》中“有若似聖人”一說的誤解。對此,南宋學者王十朋已有分辨,他認為:“子游之徒知有子似夫子素矣。所謂‘似’者,必有如辨曾子之言之類,豈以貌似之故虛欲師事之耶?雖然,直似之耳,欲以事孔子事之則不可,故曾子不許之,而有子未嘗居師之位也……世皆知顏子之後有曾子,而不知有子者,亦回、參之亞匹也。序《論語》者知之,故首記夫子之言,次記有子之言,又次記曾子之言,未必言之次第如是也,其必寓推尊之意焉。以謂夫子既沒之後,其道可尊,其人可子,其言可法者,莫先乎有子、曾子也。”(見王十朋:《梅溪集·梅溪前集》卷十九《論語三說》)他的分析很能服人。《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僅僅說到有若“為人強識,好古道也”,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則記載了與《孟子》所記載相近的故事,說明《史記》此處的記載很可能來自《孟子》。
孝弟(tì):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弟,通“悌”。《爾雅·釋訓》:“善父母為孝,善兄弟為友。”孝、敬與忠、順相連,《孝經》說:“事父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敬,故順可移於長。”
鮮(xiǎn):稀少,罕見。
道:本意為道路,這裡是其引申義,為抽象的道德概念,指仁人愛物、修身治國的法則。
為仁:行仁。為,動詞。一般解“為”作“是”,恐誤。仁,如前所述,包括修身、愛人等多種含義。此處“為仁”,與《論語·顏淵》“為仁由己”、《論語·衛靈公》“子貢問為仁”和《孟子·公孫丑上》“莫如為仁”、《孟子·滕文公上》“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等相同。
與:同“歟”。語氣助詞,表示疑問。
【解讀】有子說:“一個人在做人方面能夠孝敬父母,敬重兄長,卻喜歡冒犯君上,這是十分罕見的;不喜歡冒犯君上卻喜歡作亂,沒有這種人。君子都致力於從根本上做起,根本牢固建立後,才能夠產生仁人愛物、修身治國之道。孝敬父母,敬重兄長,應該是施行仁愛的根本所在吧。”
1.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詮釋】巧言:花言巧語。
令色:偽善的面貌。令,善、美好。
鮮矣仁:為“仁鮮矣”的倒裝,謂語提前。
漢人包鹹:“巧言,好其言語;令色,善其顏色,皆欲令人悅之,少能有仁也。”(《十三經註疏》引)朱熹:“巧,好;令,善。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慾肆而本心之德亡矣。”此章言語簡潔,卻是修身做人之借鑑,為識人用人所必知。
【解讀】孔子說:“花言巧語,面目偽善,這類人的仁德一定是很少的。”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詮釋】本章強調儒家最為重視的修己問題。孔子等早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特別注重修身,即修養自身,常常說到“修己”(《論語·憲問》)、“克己”(《論語·顏淵》)、“求之於己”(《郭店楚墓竹簡·成之聞之》)、“敦於反己”(《郭店楚墓竹簡·窮達以時》)。朱熹:“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此即儒家一再強調的“慎獨”思想。自省修養,貴在慎獨。這與儒家推崇的“大學之道”正相呼應。
曾子:姓曾,名參(讀音有爭議),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魯國人。其父曾點,字子皙,一稱曾皙。亦孔子弟子。
《論語·先進》記載孔子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師徒五人談話,孔子讓他們各言其志。子路欲使國家人人有勇氣,冉有欲使人人富足,公西華願意做小司儀。曾點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於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說:“吾與點也。”說明曾點與孔子也有某些默契,或者從這個記錄中也可說明《論語》與曾子的關係。
本章繼孔子、有子言論後接著記載曾子言論,宋代以來有學者提出,《論語》一書實成於有子、曾子門人之手。朱熹《論語集注序說》引程子曰:“《論語》之書,成於有子、曾子門人之手,故此書獨二子以子稱。”關於有子,本篇首章已有敘述。曾子則踐履孔子思想,是孔門之中頗有影響人物。曾子不僅在孔門弟子中年齡較小,去世較晚,更為重要的是,他是孔子孫子子思的老師,在孔子去世之後對子思有教導之功,影響較大,《論語》等書即完成於子思等曾子弟子之手。因此,在《論語》的記載中,曾子的身份顯得比較特殊。
三省:多次省察。三,多次。省,反省、省察。《荀子·勸學》篇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參省,即三省。
謀:做事情。
忠:誠實、盡心。
傳(chuán):老師的傳授。
習:實踐。與“學而時習之”的“習”一樣,都是指在實際中套用。
【解讀】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例如,為他人做事情有沒有不誠實、不盡心的地方呢?與朋友交往中有沒有不守信的地方呢?老師的思想學說在實際行動中是否有沒能貫徹的呢?”
後 記
《論語》成書以來,學術界、社會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像現在這樣的《論語》研讀熱潮,以至於要收集到所有的《論語》解讀本子都已經沒有可能。本書在這樣的背景下問世,很容易給人以“湊熱鬧”的嫌疑。
其實,筆者研究早期儒學,也正是在讀到相關《論語》研究著作後,才更加認識到《論語》之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深切感受到正確理解《論語》文本之難。於是,我與一幫朋友嘗試對其進行研讀,不斷切磋琢磨,偶有心得,隨時整理,從而萌發了系統譯解該書的想法。
我們認為,作為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實在不同於其他典籍。要正確認識該書,正確理解其中的意蘊,必須明白該書材料的來源,了解該書怎樣編撰而成,清楚該書以怎樣的標準選取材料,把握《論語》與其他孔子遺說的關係,只有這樣,才能與孔子學說乃至早期儒學不致有大的偏離。因此,本書以“代前言”的形式,首先談了我們的初步想法。
本書名曰《論語詮解》。所謂“詮解”,即“詮釋”與“解讀”,亦即分析、解釋、說明。按照通常分篇分章。各篇先有簡要“概說”,然後分章詮解。每章先“原文”,次“詮釋”,次“解讀”。
“概說”說明該章的基本內容、主旨等相關內容。每篇設有“概說”,目的在於表明《論語》絕非資料的隨意堆砌,而是有一定的內在邏輯,也可以與本書的前言相應,輔助對《論語》文本的理解。
“原文”按照通常的分章標明章序,力求精確。通行版本中的異文需要校正者,也不輕易改動,而在詮釋中說明。校正原文時,參考了程樹德的《論語集釋》以及定州八角廊漢墓竹簡《論語》等。
“詮釋”相當於分析注釋,區別於通常所說的“注釋”。“詮”者,詳細解釋,闡明事理也。《說文》曰:詮,具也。《淮南子·詮言訓》注謂:詮言者,謂譬類人事相解喻也。在逐章進行詮釋時,我們先概說該章大意,進行適當論說;次進行適當分解;再進行重點字、詞、句子的解釋。引證典籍文獻、前人註疏。個別難字、多音字用漢語拼音標註。力求解析透徹,論證充分。
“解讀”相當於翻譯,但與通常所說的譯文也有區別。“解”者,判也。分析說明謂之解。本書名“解”,還有仿魏晉以今釋古之義,與《逸周書》和《孔子家語》之“解”、《淮南子》之“訓”相類。作為“語錄體”,《論語》文字簡練,有的不便直譯,為更加準確,適當添加詞句,以符合本文,意義完整。
在詮解過程中,我們力求以早期儒學為背景,與孔子思想學說體系進行觀照,從而疏通凝滯,解釋詞義,闡明事理。但由於水平所限,其中還有不少疑難不能解決,只好在前哲時人基礎上擇善而從。
本書是集體合作完成,寫好後進行了多次修改。具體分工是:
楊朝明:前言、第一、二篇;
崔海鷹:第三篇;
魏忠強:第四篇;
郭海燕:第五篇;
王成效:第六篇;
宋立林:第七、八篇;
魏衍華:第九、十篇;
郭玉娟:第十一、十二篇;
王冉冉:第十三、十五、十六篇;
魏 瑋:第十四、十七、十八篇;
盧 梅:第十九、二十篇。
初稿完成後,魏衍華、郭海燕、崔海鷹、魏忠強又分別統稿,做了大量工作,甚至對個別篇章進行了部分重寫。
全書由我組織編著,遇有分歧,則暫從我的看法。本次出版,在劉淑強的大力協助下,我又對全稿進行了全面修訂。
楊朝明
2012年2月13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