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社會民主主義的歷史演進

《論社會民主主義的歷史演進》是2014年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旭紅。

基本介紹

  • 書名:論社會民主主義的歷史演進
  • 又名:中國地方社會科學院學術精品文庫·浙江系列
  • 作者:朱旭紅 著
  • 頁數:244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信息,

內容簡介

二戰後福利國家的實踐,儘管體現出社會民主主義對自由主義及其個人主義、資本主義的批判性和超越性。然而,這種批判性和超越性是非制度性的。因而,當代社會民主主義更深入的倫理主義化、實用主義化、新自由主義化等,使得社會民主主義因與社會主義的最初理想漸行漸遠而危機重重。當代社會民主主義的理論不能拿來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兩者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差異。

作者簡介

朱旭紅,女,1966年生。1988年畢業於浙江省湖州師範學院政史系。1994年7月畢業於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政治專業(科學社會主義方向),獲法學碩士學位。1994年7月~1997年6月任教於浙江大學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所,先後為助教、講師。1997年6月至今,先後在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和社會學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和研究員。2008年7月~2009年1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政策與實踐學院做訪問學者。自2005年起,被列入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梯隊人員。

目錄信息

第一章 社會民主主義的產生階段——社會主義概念進入政治的結果/1
第一節 “社會主義”概念起源較早/1
一 社會主義概念的最早使用/1
二 社會主義概念的最初含義——針對的焦點是個人主義/3
第二節 “社會民主主義”概念的出現稍晚於“社會主義”概念/5
一 詞義:“社會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或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民主主義/5
二 起源:社會主義概念進入政治的結果/5
第三節 馬克思對“社會民主主義”概念的態度/7
一 《共產黨宣言》:用“共產主義”和“共產黨”來稱呼自己的理論和黨/8
二 19世紀40年代末:自稱“社會民主主義者”/9
三 1848年革命失敗後:不再自稱/10
四 19世紀70年代上半期:拒不承認/12
五 19世紀70年代下半期以後:“這個詞也許可以過得去”/13
第二章 社會民主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對自由主義及其個人主義的批判/17
第一節 自由主義及其精神實質:個人主義/17
一 古典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19
二 新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24
第二節 最初反對個人主義的聲音/25
一 保守主義對個人主義的批判/26
二 空想社會主義對個人主義的批判/27
第三節 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及其個人主義的歷史連續性/31
第四節 社會主義對自由主義及其個人主義的批判性/33
一 馬克思主義對自由主義及其個人主義的批判/34
二 社會民主主義對自由主義及其個人主義的批判——以社會主義為價值取向/38
第三章 伯恩施坦主義階段/42
第一節 曾是革命的社會民主主義者的伯恩施坦/42
第二節 作為馬克思主義修正主義者的伯恩施坦/43
一 對資本主義的重新認識/43
二 對社會主義的重新認識/49
三 引起爭議和誤導的公式/57
第三節 伯恩施坦主義的特點/69
一 修正主義即社會改良主義/69
二 實用主義特徵/70
三 倫理主義特徵/72
四 自由主義特徵/76
第四節 伯恩施坦改良主義的歷史後果——“哥德斯堡人的先驅”/79
第四章 福利國家階段/81
第一節 “福利國家”來歷/81
第二節 福利國家的類型/82
第三節 福利國家的主要特徵/84
第四節 北歐福利國家的社會成就/86
一 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86
二 保障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基本生活,縮小了貧富差距/87
三 緩和了社會矛盾,維護了社會穩定/89
第五節 對自由主義及其個人主義、資本主義的批判性和超越性——社會主義價值原則和特徵的延續和體現/90
一 積極自由觀/91
二 平等公正觀/93
三 互助的原則/95
四 經濟計畫化和公有經濟/95
五 資產階級權利的削弱/97
六 工人階級的民主權利得到加強/98
七 新自由主義對福利國家的批評和抵制/99
第六節 福利國家與資本主義的關係——非制度性批判和局限/101
一 社會主義核心問題的退卻——社會主義就是福利政策/102
二 福利國家的基礎:資本主義私有經濟/104
三 福利國家的實質:福利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福利調控/107
第五章 當代社會民主主義的多重特性/109
第一節 倫理主義的特徵愈發顯著/110
一 關於社會主義的依據/110
二 關於社會主義的含義/112
三 關於社會主義如何實現/113
四 對待資本主義的相應認識和態度/115
第二節 實用主義的世界觀更加強化/116
第三節 對自由主義尤其是新自由主義的接納逐漸深入/120
一 新自由主義化的表現/120
二 新自由主義化的後果/128
第六章 十字路口的徘徊——當代社會民主主義向何處去?/136
第一節 當代社會民主主義對社會主義運動的積極意義/136
一 對資本主義的局部性批判/136
二 對資本主義的局部改良/139
三 與新自由主義的界限/140
四 重新左轉的跡象/143
第二節 修正還是背離?——當代“第三條道路”對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的背離/145
第三節 當代社會民主主義及其政黨的特徵危機/151
第四節 伯恩施坦改良主義社會主義的當代影響/154
第五節 當代“第三條道路”——何種意義上的復興?/157
第七章 社會民主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60
第一節 概念演變:從“社會民主主義”到“民主社會主義”再到“社會民主主義”/161
一 “民主社會主義”的前身:“社會民主主義”/161
二 二戰後:“民主社會主義”取代“社會民主主義”/162
三 東歐劇變後:“民主社會主義”向“社會民主主義”的新演變/164
第二節 漸行漸遠的社會主義精神/168
一 對個人主義(資本主義)批判性的日漸式微/169
二 社會主義未來明確目標的日漸式微/172
第三節 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差異——民主社會主義不能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75
一 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實現是否具有歷史必然性/175
二 社會主義是否是對資本主義的制度替代/180
三 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否具有確定性/184
第四節 社會民主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似的精神內涵/191
一 相似的精神內涵之一——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精神/192
二 相似的精神內涵之二——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207
索 引/21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