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真理

論真理

《論真理》是培根《培根隨筆》中的一篇,是其優秀的論文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論真理
  • 作品出處:《培根隨筆》
  • 文學體裁:論文
  • 作者:培根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善戲謔的彼拉多曾說:“真理是什麼呢?”說了之後並且不肯等候回答。世上盡有一般人喜歡把意見變來變去,並且認為固定了一種信仰即等於上了一套枷鎖;在思想上和在行為上他們都一樣地要求意志的自由。並且雖然這一流的各派哲學家已成過去,然而仍有些心志游移的說者和他們同聲同氣,——雖然這般人比起古人來血氣薄弱一點。但是使人們好偽說的原因,不僅是人們找尋真理時的艱難困苦,亦是尋著了真理之後真理所加於人們的思想的約束,這是一種天生的,雖然是惡劣的,對於偽說本身的愛好。希臘晚期哲學學派中有人曾研究過這個問題,他不懂得偽說之中有什麼東西竟會使人們為偽說底本身而愛它,因為偽說既不能如詩人之所為,引人入勝;亦不能如商人之所為,導人得利。我亦不懂得這是什麼緣故:可是“真理”這件東西可說是一種無隱無飾的白晝之光,世間的那些歌劇、扮演、慶典在這種光之下所顯露的,遠不如燈燭之光所顯露的莊嚴美麗。真理在世人眼中其價值也許等於一顆珍珠,在日光之下看起來最好;但是它決夠不上那在各種不同的光線下顯得最美的鑽石和紅玉底價值。摻上一點偽說的道理總是給人添樂趣的。要是從人們的心中取去了虛妄的自是,自諛的希望,錯誤的評價,武斷的想像,就會使許多人底心變成一種可憐的、縮小的東西,充滿憂鬱和疾病,自己看起來也討厭。對於這一點會有人懷疑么?早期的耶教著作家中有一位曾經很嚴厲地把詩叫做“魔鬼的酒”,因為詩能占據人的想像,然而詩不過是偽說的影子罷了。害人的不是那從心中經過的偽說,而是那沉入心中,盤據心中的偽說,如前所言者是也。然而這些事情,無論其在人們墮落的判斷力及好尚中是如何,真理(它是只受本身底評判的)卻教給我們說研究真理(就是向它求愛求婚),認識真理(就是與之同處),和相信真理(就是享受它)乃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當上帝創造宇宙的那幾日中,他所創造的頭一件東西就是感官的光明;他所創造的末一件東西就是理智的光明;從那以後直到如今在他工作完畢而休息的期間內,他的作為全是以他的聖靈昭示世人。最初他在物或渾沌的面上吹吐光明;然後他由人的面目中吹入光明;到如今他還在往他的選民面目之中吐射光明。有一派哲學在別的方面都不如他派,可是有一位詩人為這派哲學增光不少。這位詩人曾說:“站在岸上看船舶在海上簸蕩是一件樂事;站在一座堡壘底窗前看下面的戰爭和它的種種經過是一件樂事;但是沒有一件樂事能與站在真理底高峰(一座高出一切的山陵,在那裡的空氣永遠是澄澈而寧靜的)目睹下面谷中的錯誤、漂泊、迷霧和風雨相比擬的”;只要看的人對這種光景永存惻隱而不要自滿,那么以上的話可算是說得好極了。當然,一個人的心若能以仁愛為動機,以天意為歸宿,並且以真理為地軸而動轉,那這人的生活可真是地上的天堂了。
從教義中的真理和哲學中的真理再說到世事上的真理。即使那些行為並不坦白正直的人也會承認坦白正直地待人是人性的光榮,而真假相混則有如金銀幣中雜以合金一樣,也許可以使那金銀用起來方便一點,但是把它們的品質卻弄賤了。因為這些曲曲折折的行為可說是蛇走路的方法,蛇是不用腳而是很卑賤地用肚子走路的。沒有一件惡德能和被人發現是虛偽欺詐一般使人蒙羞的。所以蒙泰涅在他研究為什麼說人說謊算是這樣的一種羞辱,一種可恨之極的罪責的時候,說得極好。他說:“仔細考慮起來,要是說某人說謊就等於說他對上帝很大膽,對世人很怯懦”。因為謊言是直對著上帝而躲避著世人的。曾經有個預言,說基督重臨的時候,他將在地上找不到信實;所以謊言可說是請上帝來裁判人類全體的最後的鐘聲。對於虛假和背信的罪惡再不能比這個說法揭露得更高明了。

作者簡介

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國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學家。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崇尚科學、發展科學的進步思想和崇尚知識的進步口號,一直推動著社會的進步。他同時也在邏輯學、美學、教育學方面提出過許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論說隨筆文集》等。
培根培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