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基礎、原理和問題

課程:基礎、原理和問題

《課程基礎、原理和問題》為參與課程領域教學活動的師生提供的是一種對該領域的全方位的探究,既研究課程的基礎,又探討理解課程、編制課程、實施課程和評價課程所涉及的有關原理和程度。一如第一、第二版那樣,它對課程的哲學的、歷史的、心理的和社會的基礎作了全面論述。同時,又匯納了這些領域的最新研究和思考,提供了新的內容和信息,如概念重建主義者、學習方式與發展心理學、美國典型人格、特許學校與學校民營化,以及《2000年目標》。該書把課程置於動態的社會背景之中,置於現存的和正在顯現的社會背景之中,對課程領域所面對的種種問題作了平衡的處理。

基本介紹

  • 書名:課程:基礎、原理和問題
  • 作者:艾倫·C.奧恩斯坦、費朗西斯·P.漢金斯
  • 譯者:柯森
  • ISBN:753434946X, 9787534349461
  •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 裝幀:平裝
簡介,序言,後記,目錄,

簡介

通觀全書,讀者能親身感受到後現代思維與現代思維之間的張力,以及它們是怎樣影響著調和的審議、編制和實施的。課程的社會基礎部分所涉及的內容建構了這樣一種思想,即課程是不能與其社會背景分離的。這一部分的探討還涉及美國社會的多樣性及其對學校課程的意義。
通過修訂和吸納最新的課程思維,《課程基礎、原理和問題》引領讀者參與到其對課程編制的技術模式和非技術模式的探討之中。作者奧恩斯坦和漢金斯對這些模式的探討,並不是要讓人們接受一種狹隘的課程思維視野,而是要使讀者理解這些模式背後的構想,並學會如何在一個正在變化和形成中的課程環境中運用這些模式。
《課程基礎、原理和問題》展現的一些新內容:
吸納了課程的心理學基礎方面的一些新領域的信息資料:情感智力和建構主義。
提供了關於量性評價與質性評價的最新信息資料,尤為關注另類評價。
提供了有關技術在教育中得到越來越多運用資料。
探討了這樣一些教育問題:學校改革、道德教育和課程的政治化。
添加了有關多元文化教育和漢語教育的資料。

序言

作為高校教師,我們中的許多人常常為教育科學教材的陳舊落後而痛心疾首;作為教育學人,我們中的許多人也常常對經濟學、社會學等顯學學科教材建設的突飛猛進而稱羨不已。
於是,我們坐臥不安,我們摩拳擦掌,我們立志超越,我們走到了一起。經過幾年的努力,涵蓋當代高等學校教育學專業的全部主幹課程的大型海外教材《教育科學精品教材譯叢》呈現在讀者面前。
許多年來。我國高等師範教育和高等學校教育學專業課程改革的步伐極為緩慢。師範教育的教育學、心理學、教材教法這三門課程多年不變。教育學專業的課程內容陳舊,課程的選擇空間相當狹小。可以說,改變高等師範教育課程和高等學校教育學課程的落後狀況,是《譯叢》的最為基本的宗旨。
另一方面,隨著教育事業改革的深化,教育實踐中產生的問題日益複雜。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極為豐富的教育科學知識和能力。《譯叢》追求的另一宗旨正是通過奉獻世界上最先進的教育科學知識體系,促進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深化。
在過去的幾年中,高等學校課程改革已經取得相當明顯的成效。深化課程改革的一種重要途徑是引進國外尤其是已開發國家的高校教材,藉此提高教育質量和增進學生的學習能力。《譯叢》的宗旨和思路與我國高校教材改革的這種方向是一致的,而且是高校教材改革過程的組成部分。
促進學術交流,是《譯叢》嚮往的又一宗旨。學術溝通的障礙,表征是交際語言,而深層原因則是學術語言與學術規範。

後記

在美國當今的課程論教科書中,奧恩斯坦和漢金斯所著的《課程:基礎、原理和問題》(第三版)一書,因其體系完整,結構嚴謹,資料翔實,全面概括了現代和當代課程理論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重視探討美國課程變革和發展的歷史、現狀、趨勢和問題,而成為美國乃至國際上一部有影響的課程論著作。該書既是“百科全書式的”,又富有學術性和鮮明的時代性,還明顯地反映了當代課程話語的轉變和發展。因此,翻譯這樣一本書,不僅需要較為寬廣的背景知識和專門的課程理論知識,而且特別需要對課程話語的理解力和表現力。
為了較好地完成本書的翻譯工作,本人專門邀集了一些與課程研究有關的高校學者、博士生和碩士生一起參加此項工作。他們主要來自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和華南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本書各章的譯者分別為:前言、第一章、第六章、第九章:柯森;第二章:劉恬、柯森;第三章:吳劍麗、周加仙;第四章:柳倩華、安桂清;第五章:鐘怡、沈蘭、柯森;第七章:張敏婕、柯森;第八章:許華瓊、柯森;第十章:孫捷、柯森;第十一章:孫捷、安桂清、陳霞;第十二章:許華瓊、柯森、王凱;第十三章:張敏婕、安桂清。柯森對全書做了統校和整理,並對主要名詞性概念及專門術語作了譯校。本書的翻譯工作得到了我國著名課程與教學論專家、我的恩師鐘啟泉教授的指導,江蘇教育出版社教育理論室主任趙明先生和本書責編李樹平先生為本書的翻譯和校譯工作提供了多方面的幫助。在此,我要特別感謝三位先生的支持和幫助。
作為主譯者,儘管在本書的翻譯和統校過程中努力去組織和協調,但限於能力和條件,本人仍感在一些方面力有不逮。對於本書的不當或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二章 課程的領域
課程處理方法
課程的定義
課程的基礎
課程的知識領域
理論與實踐
課程工作者的角色
小結
第一部分 課程的基礎
第二章 課程的哲學基礎
哲學與課程
主要哲學
教育哲學
小結
第三章 課程的歷史基礎
殖民地時期:1642-1850
建國時期:1776-1850
19世紀的歐洲教育工作者
普及教育的興起:1820-1920
過渡時期:1893-1918
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的課程的誕生:1918-1949
小結
第四章 課程的心理學基礎
第五章 課程的社會基礎
第六章 課程理論
第二部分 課程的原理
第七章 課程編制
第八章 課程設計
第九章 目的、目標和具體目標
第十章 課程實施
第十一章 課程評價
第三部分 課程的問題
第十二章 課程的問題和趨勢
第十三章 課程的未來走向
辭彙表
參考文獻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