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愛這不息的變幻:林徽因經典詩文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林徽因經典詩文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林徽因經典詩文》由林微因編著,由中國畫報出版社出版。《誰愛這不息的變幻:林徽因經典詩文》的作者,她是具有創造才華的作家、詩人,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審美能力和廣博智力活動興趣的婦女,而且她交際起來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

基本介紹

  • 書名:誰愛這不息的變幻:林徽因經典詩文
  • 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
  • 頁數:258頁
  • 開本:32
  • 品牌:盛世宏圖
  • 作者:林徽因 趙明華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4605792, 751460579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林徽因經典詩文》的作者謹以此書獻給追求愛、美、自由的人,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賞鑒民國第一小清新的詩情之美,品悟流落人間的精靈的曠世才情。迄今為止最唯美、最溫情、最值得收藏的林徽因讀本。

作者簡介

林徽因(1903-1955):女詩人、建築學家。原名徽音。福建閩侯人。1919年父去英國,1921年回國。1923年赴美國留學,入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後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習舞台美術。1928年回國,參與創辦文藝刊物《綠》。1930年後在東北大學、燕京大學任教。30年代從事詩歌創作,為新月派成員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說《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劇本《梅真和他們》。建國後任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

媒體推薦

林徽因,我國第一位傑出女建築學家及作家,是“中國一代才女”,“曠世才情,風華絕代”,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氣、美質與她的作品一樣,都為當世仰嘆。
——著名文學家 胡適
沈從文眼裡的林徽因是“絕頂聰明的小姐”,晚一代的蕭離則稱林徽因是“聰慧絕倫的藝術家”。費慰梅認為,林徽因“能夠以其精緻的洞察力為任何一門藝術留下自己的印痕”。
——文學評論家 卞之琳
她是具有創造才華的作家、詩人,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審美能力和廣博智力活動興趣的婦女,而且她交際起來又洋溢著迷人的魅力。
——美國著名學者 費正清

圖書目錄

詩歌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
那一晚

深夜裡聽到樂聲
情願
一首桃花
蓮燈
中夜鐘聲
山中一個夏夜
微光
秋天,這秋天
年關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深笑
別丟掉
雨後天
記憶
無題
八月的憂愁
藤花前
山中
靜坐
十月獨行
去春
除夕看花
給秋天
對殘枝
散文
悼志摩
惟其是脆嫩
山西通信
窗子以外
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蛛絲和梅花
究竟怎么一回事
彼此
一片陽光
小說
九十九度中
模影零篇
鐘綠
吉公
文珍
繡繡
書信
林徽音致胡適之
林徽因致沈從文
林徽因致傅斯年
林徽因致金岳霖
附:徐志摩致林徽因
附錄:林徽因年表

序言

別丟掉,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陳默
每次想到林徽因,總會令人不自覺地想起薛寶釵來,冷艷之中透出熾熱。
林徽因之美,美得清麗,沒有絲毫瑕疵,千千淨淨,清清爽爽,就如她的詩歌: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尤其是那一對酒窩和笑釅,不知道使多少男子為之傾倒。
無論出身還是後天的學識,她完全稱得上高貴,她似乎具有了所有優秀女性的質素。她有一位傑出的丈夫,也有不少男子熱戀著她,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女人,幾乎掠盡了人間的美。
可是,為何她卻使人感覺不到她的幸福?當粱思成在她死後娶了自己的學生林洙,並且發出了感嘆,“原來真正的夫妻該是這樣輕鬆和美地在一起的”。
讓一個男人如此不輕鬆地走過那么多年頭的女人,自己可曾輕鬆?梁思成在同林洙的談話中透露:“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我不否認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時很累,因為她的思想太活躍,和她在一起必須和她同樣反應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
閱讀她的人生,仿佛品味著繁華之後的寂寞與淒涼,那些錦繡一般的奼紫嫣紅只是一種最好的背景。這樣的一位奇女子,行走在人世,從出生到死亡,身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光環,既美麗又尊貴。
她的婚姻、愛情,甚至婚外情,都被渲染出了浪漫的色彩和猜測,真相隱身其中,一點點消失,我們只是看到了她的一生,在這傳奇的背後,又有多少是人們一廂情願的臆想?
遙望歷史的塵煙,她的身影被重重迷霧遮掩,愈發地模糊起來,誰也不想去探究背後的真實。
她就像綻放在深谷之中的一枝幽蘭,是我們理想中最美的女子,唯獨,我們遺忘了她的真實,遺忘了她也有著自己的性情與脾氣。
出身高貴的她,接受了新潮的思想、西方的文明,卻也受到傳統和舊禮的襲擾。她從別人那裡獲得身份和地位的印證,不斷的讚美填補了內心深處的寂寞。儘管她的文字之中,也有憂傷與彷徨,寂寞與無助。她的外表堅強,把所有的熱情隱藏在不被人挖掘的內心,她要別人閱讀她清冷的月光,拉開與他人的距離,卻在詩歌中無比蒼涼地道出了內心的孤獨:“我數橋上欄桿龍樣頭尾/像坐一條寂寞船,自己拉縴。”
很難想像,這位本應無比幸福的女子卻是如此寂寞地生活過,她的太太客廳充滿著表面的喧譁與熱鬧,其底蘊卻是難以言說的孤獨。於熱鬧非凡的人群之中,體會到蒼涼與孤獨,孤獨原本無處不在。
無論身份還是學識,無論美貌還是才情,她都是當之無愧的貴族。人們欣賞她的美麗,讚美著她的才華,卻沒有誰去分擔她的孤獨。而我們如今,卻是生活在沒有貴族的年代,遙遠年代裡的貴族無疑成了心中渴望的夢,遙不可及。這或許就是文學與夢想存在的原因。
她是徐志摩詩歌中的女子,從他們相遇的那一刻始,她就成為詩人永恆的素材、寄託的夢想。一個被無數次理想化的女子,脫離現實只存夢幻之中,得之不到而輾轉反側,心想夢思,永遠存活在詩人的理想境界。
這又是理想之上的智慧,是女子對理想與現實,對心性與生活的選擇。無法說哪種選擇更正確,因為無法假設。她的清醒與冷靜,如果沒有博大寬闊的胸懷,沒有刻骨銘心的愛戀,是斷然容納不下的,她需要海一樣的心胸去包容,去嬌縱。
不可想像,假如她遇見的不是梁思成,她是否還能如此被懷念,被美化,被當做女性的典範。幸運的是,她嫁給了粱思成,一個擁有海洋般胸懷的男人,一個讓她自由魚躍的男人。
為了古建築,她不惜拖著重病之軀,冒著炮火跑遍全國200多個縣考察測繪。抗戰期間,蟄居李莊,美國友人請他們夫婦到美國治病,她說,我的祖國在受難,我要留下來和祖國同難。兒子問她日本打來怎么辦,她說我們面前不正是揚子江嗎?新中國成立後,她和梁思成為了城牆,四處哭訴,甚至當面呵責吳晗,叫板彭真。
梁思成給了她完美的婚姻,但是,始終沒有給她激情的進發,一個落寂的詩性的女子,在這樣平淡的婚姻中消磨一生,無論如何也是不甘心的吧。
於是,她的一首詩《別丟掉》,這樣寫徐志摩:“這一把過往的熱情,現在流水似的,輕輕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嘆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著那真!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使人不見,夢似的掛起,你問黑夜要回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著有那回音!”欲舍還留,放棄了,還要告訴詩人那山谷中留有那回音……
這是一位站立風口浪尖,可以把張揚變成典雅的女子。關於她的高談闊論在李健吾的《林徽因》中有著精彩提及:當著她的談鋒,人人低頭。葉公超在酒席上忽然沉默了,粱宗岱一進屋子就閉攏了嘴,因為他們發現這位多才多藝的夫人在座。楊金甫笑了,說:“公超,你怎么盡吃菜?”公超放下筷子,指了指口若懸河的徽因。一位客人笑道:“公超,假如徽因不在,就只聽見你說話了。”公超提出抗議,“不對,還有宗岱。”這是一個對林徽因崇拜至極的人寫的,儘管是為了誇讚她,但讓人看出她的愛出風頭是男人也難以比肩的。
林徽因的堂弟林宣說過一件事:林徽因寫詩常在晚上,點上一炷清香,擺一瓶插花,穿一襲白綢睡袍,面對庭中一池荷葉,在清風飄飄中吟詠自己的佳作。“我姐對自己那一身打扮和形象得意至極,曾說‘我要是個男的,看一眼就會暈倒’,粱思成卻逗她,‘我看了就沒暈倒’,把我姐氣得要命,嗔怪梁思成不會欣賞她,太理智了。”
冰心寫過譏諷“太太客廳”的文章,似乎是女性嫉妒心理的嘲諷。那個時代,有不少閃爍著華麗光芒的女性,如張愛玲、丁玲、蕭紅。只是,她們獨立存在自己的生活里,呈現出不一樣的風景,用自己的文字說話,五光十色的情感瀰漫,絢爛依舊。
從愛情到婚姻,那個得不到夢的詩人——徐志摩成了她詩歌的主角,詩人臨死的那年,她的矛盾心理體現在《深夜裡聽到樂聲》:“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輕彈著,在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頰邊泛上了紅,靜聽著,這深夜裡弦子的生動。一聲聽從我心底穿過,忒淒涼我懂得,但我怎能應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樣,太薄弱是人們的美麗的想像。除非在夢裡有這么一天,你和我同來攀動那根希望的弦。” “我懂得,但我怎能應和”,這似乎是林徽因對徐志摩自始至終的態度,因為理想的愛情總是脆弱,所以她只是希望,僅僅是夢中攀動那根希望的弦。詩人,不知是否在這夢中的希望死去,至少在他終究是為了聽她的演講而墜機身亡的。詩人以這樣的死亡宣告了浪漫的結束,這也許說明了,愛上一個不該愛的女人是所有男人痛苦的根源,太多的不幸因為這些而製造出一幕幕悲劇,這不過是悲劇之一。
她在《致沈從文》的信中寫道:“理想的我老希望著生活有點浪漫發生。或是有個人叩下門走進來坐在我對面同我談話,或是同我同坐在樓上爐邊給我講故事,最要緊的還是有個人要來愛我。我做著所有女孩做的夢。我所謂極端的、浪漫的或實際的都無關係,反正我的主義是要生活,沒有情感的生活簡直是死!……如果在‘橫溢情感’和‘僵死麻木的無情感’中叫我來揀一個,我毫無問題要揀上面的一個,不管是為我自己或是為別人。人活著的意義基本的是在能體驗情感。能體驗情感還得有智慧有思想來分別了解那情感——自己的或別人的!”
如此的一位美麗著哀愁著的女子,不食人間煙火享受世人崇拜。分不清是寂寞之中的快樂,還是快樂之中的寂寞,或許她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完美。
她雖然有著卓越的才華,但其實也是一位性情普通的女子。然而,正是這普通性情中的衷愁、寂寞、快樂、真實、達觀成就了她的美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