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敬堂

誠敬堂

江南第一祠王家大祠堂—誠敬堂(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富田鎮王家村,始建於明朝中期,祠堂長82.3米,寬44.3米,總面積為3645.89平米,是江西省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古祠堂,有“江南第一祠”的美譽,在全國範圍內極為罕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誠敬堂
  • 占地面積:3645.89平米
歷史文化,祠堂特點,建祠緣由,“人丁”二合一獨特之處,門樓牌匾,照壁,樞密院,後寢,江南第一柱,全由木榫連線,革命遺址,歷記:,

歷史文化

千年廬陵的遺韻在這裡傳承。富水河從東固山蜿蜒而下,流經古鎮,滋潤一方水土,孕育了山巒疊翠、古樹繞村的自然景觀,也見證了富田鎮人文薈萃的光輝歷史。富田素有“匡家匡娘娘,文家出了個文丞相,王家有座大祠堂”的說法,文章節義之邦可見一斑。
富田王家村的誠敬堂便是當地人口口相傳的“王家大祠堂”,其建築之精美,可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明高帝第六世孫建安簡定王朱拱樋的王妃匡娘娘齊名。

祠堂特點

建祠緣由

北宋端拱年間(公元988~989年),王家村開基祖王經信(字誠敬)由廬陵七十六都甲村遷入富田,繁衍至今已有1200餘戶、近8000人,並漸漸發展成為當地的大家族之一。後人為紀念開基祖開基祖王經信(字誠敬),也稱這祠堂為誠敬堂。詞堂建成於明嘉靖六年丁亥(公元1527年),歷時12年完工,占地面積6500餘平方米,祠堂建築面積:長82.3米,寬44.3米,總面積為3645.89平米。

“人丁”二合一獨特之處

建築整體呈“丁”字形俯瞰這座龐大的古建築,會發現它整體形狀像極了漢字“丁”。這並不是巧合,而是祠堂建造者有意而為之。
當年,建造誠敬堂的王氏先祖為了緬懷開基祖王經信,便以他的字“誠敬”來命名王氏祠堂;並且,為了祈願後代繁榮昌盛,特意將祠堂建成“丁”字形,同時將祠堂前的照壁建成“人”字形,合起來正好是“人丁”,寓意家族人丁興旺。
祠堂蘊含“人丁興旺”的寓意在古代是很常見的,但誠敬堂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用祠堂和照壁組合成了“人丁”二字,這在省內是絕無僅有的。
誠敬堂的平面走向呈縱階梯形,蘊含了王氏先祖盼望後輩步步高升的願望;整座祠堂共有5口天井,中間的院子有1口大天井,後廳有2口,兩邊的耳房也各有1口,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一個“品”字,體現了先祖希望子孫後代做人有品行、讀書有品味、做官有品階;後廳的門呈圓形,象徵著太陽,與祠堂後面的“月光台”相呼應,寓意日月同輝……這些奇特的建築構思也體現了建造者的高超智慧。

門樓牌匾

祠堂門樓牌匾上的“蘭桂馥馨”四個大字,聚巢閣上的“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兒孫個個賢”楹聯等,也都體現了建造者對於子孫後代的期冀。此外,祠堂內“參亭”兩邊有兩方植有鐵樹的水池,寓意著“龍鳳呈祥”。

照壁

誠敬堂前的照壁不僅造型獨特,上面的字也與眾不同。大多數祠堂前的照壁都會寫上“福”字,但誠敬堂前的照壁上寫的是“魁”字。其實,這與同在富田鎮文家村的文天祥有關。當年文天祥高中狀元,後來官拜丞相,並成為了民族英雄。王家先祖希望子孫後代也能像文天祥一樣有學識,一舉奪魁,於是就在照壁上寫下了“魁”字,以寄託對子孫後代的殷切期望。

樞密院

祠堂中一塊寫有“樞密院”的牌匾,顯示了王家人在仕途上的作為。五代十國時期,富田王氏開基祖王經信的祖父王休文曾官拜端明殿大學士,簽樞密院事,朝廷為表彰其功德,御賜了這塊匾額。

後寢

從王家大祠選址來看切合楊公古法風水。背倚月光台,前朝鳳形秀峰,收吉水過堂,龍水相配。
從其內堂作法來看,也是寓意很深。據專家考證,誠敬堂的局部結構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其第五進稱為“後寢”,中間房內是祖宗龕,安放著祖宗的牌位。其圓門稱為“日洞門”,與別處下圓開口的“月洞門”迥然不同。為何要在此處設定一個“日”這與其地理方位和後龍山有關。
祠堂的後龍山為“月光台”,古語說:“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日月相匹,陰陽相配,則萬物生焉,所以此處設定一“太陽”與後面的“月光”相匹配,構成為和諧的陰陽氣場。再者,祠堂坐東朝西,“日洞門”在祠堂深處的東面,每當祖宗龕房裡千百支紅燭高照,從外面廣場遠遠看去,圓門洞正如東方的太陽,光芒萬丈。此外,還有一個寓意是後人將祖宗的恩德比作日月的光輝,永遠照耀、護佑萬代。
所以,內堂作法每一個構件的形象或擺的方位都深藏吉祥祈福之意。

江南第一柱

整座祠堂共用立柱就有99根,其中,上廳的2根立柱直徑達1米,需兩人才能合抱,十分氣派。2根立柱是當年專程到湖北神農架購買來的,有著江南第一柱之稱!

全由木榫連線

整座祠堂的木料構件數以千計,所有木料銜接部位均由木榫連線,沒有使用一顆鐵釘。尤其是正廳頂板的斗拱和門樓的鵲閣,如此高難度的構件不用鐵釘連線,實在令人夷匪所思、嘆為觀止。
雖然鐵器出現時間很早,但釘子容易生鏽,所以在古代建築中,榫卯結構運用得較為廣泛。鐵器多用在“金包銀”(即磚包著木結構牆)結構中,鐵箍被用來固定木頭和牆,以保持建築的穩定性。

革命遺址

該祠還是重要的革命遺址。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四軍總部曾設於此,毛澤東曾在此召開“富田會議”,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舊址,它又是著名的“富田事変”的發生地。

歷記:

王家之所以能夠建起這么大的祠堂,那是因為祖先原來是從商的。
青原區文物普查人員曾在誠敬堂內發現2塊明代石碑。一塊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的《龍川靈祐廟碑》和一塊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的“月光台”大事記石碑。兩塊石碑大小一致,均重達300斤,呈青灰色。
據了解,《龍川靈祐廟碑》石碑是明代一位學者為弘揚王家村人王康楔浴血疆場、死而不倒、被封為王的事跡而刻;“月光台”大事記石碑記載的是明崇禎五年閩寇入侵,王姓子弟在古城牆上和月光台山野抵禦強寇,浴血奮戰,鮮血染紅了半邊富水河的經過。碑文為篆刻陰文,列舉了王氏子弟25位立碑人的姓名。
富田村王家的富庶可是用生命換來的。除耕田外,富田村人還有從事做長工、短工、挑夫、放運木排等工作的。排工主要是王家人。
王家的前輩們將山上砍伐的木頭紮成木排,成排漂流,似一條長龍游弋江中,頗為壯觀。據長者說,這些木排大都銷往南京。至今南京火車站旁還有一個王家灣村,這是當年排工們落腳點,以後逐步繁衍成一個村莊。據排工們說,放排的收入較高,一次大約可賺20兩銀子,但其危險性很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