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藝術探索

語言藝術探索

《語言藝術探索》是一本徐丹暉編寫,由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在1999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語言藝術探索
  • ISBN:781004794
  • 出版社: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 開本:32開
書名:語言藝術探索,簡介:,目錄,

書名:語言藝術探索

圖書編號:1529142
出版社: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定價:17.0
ISBN:781004794
作者:徐丹暉/國別:中國大陸
出版日期:1999-06-01
版次:1
開本:32開

簡介:

零度和偏離是法國新修辭學和比利時列日學派修辭中的最重要概念,希傑把它改造後用於中國的修辭學體系,並提出了正負偏離及各種偏離形式之間的相互轉化,具有開創性意義。他把語言學中的一切規則規範當作一種理想的零度狀態,正偏離就是對零度狀態的藝術化偏離,負偏離“是一種語言上的失誤,是不合於得體性原則的偏離。”正偏離的固定格式最終形成為辭格。可見王希傑先生在四個世界的底色上,用一根零度和偏離 1——0——-1的軸心把各層次的修辭現象,修辭活動串連起來,實現了微觀和巨觀結合、複雜和簡單結合、動態和靜態結合的三結合原則。胡裕樹先生說:“他追求的是一種多層次的修辭關係網路中常數和變數之間的對應模式。”的確一語中的。
從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和潛意識心理學理論中受到啟發,為了展示修辭現象的無限生成能力,他引入了顯性和潛性的概念,並探尋潛語言顯性化和顯語言潛性化的種種條件。他重視聚合手段,認為在組合的話語結構中還存在一個巨大的潛在聚合場以供選擇,因此提出建立語言預測學和修辭預測學。這反映了他近年來反覆提到的“開發語言資源”的重要觀點,是方法論上的重大突破。
在這個理論體系中,王希傑還區別了一系列邊界不明的概念和問題。比如修辭學和語用學的區別,他使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語用學=修辭學 闡釋學”就分析得清清楚楚了。對於修辭學的最高原則得體性原則,他認為是凌駕於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之上的原則。因為在一些場合,只要適應得體性原則,模糊、呆板、枯燥也會產生良好的修辭效果。他對於語體定義、風格定義的概括也是極有說服力的。
其次,他的理論體系非常縝密全面。他處處運用辯證法,考慮到任一現象的矛盾雙方和促成某一現象的所有因素。比如在長期的“辭論中心說”之後,有人開始輕視辭格研究,對這種矯枉過正的局面,他指出:“修辭格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一定還是修辭學中最重要的內容。”他首次提出了“負辭格”、“病格”、“潛辭格”並指出修辭格的中性化特徵。他敏銳地觀察到,修辭格也是創造漢字的常用手法之一。他也對消極修辭學進行了一些探索工作;他主張建立負修辭學,以便克服交際中的言語失誤,避免話語表達效果的降低,使得修辭理論和實踐緊密聯繫起來。這些大膽的探索和主張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再次,他的理論體系強調開放性、生成性。修辭學是一門邊緣學科,可以廣泛吸收其他學科的學術成果,同時修辭學內部處於不斷運動變化之中,這都構成了修辭學體系開放的性質。王希傑也強調體系的經濟和簡化原則,“《修辭學通論》要求它的最基本概念具有能產性,在這些最基本的概念上可以派生出二級、三級概念”,幾個簡單的概念就能把複雜的體系囊括起來,這種極強的生成能力是體系科學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標誌之一。同時,他的體系展示了潛性修辭向顯性修辭轉化的條件,指出修辭現象“由潛向顯”的生成過程是修辭學研究的重要對象。
二、嚴謹的科學方法論
面對修辭學長期滯後於其他學科,難以跨越自身束縛的局面,王希傑力圖從方法論上尋找突破。他繼承瞭望道先生<修辭學發凡)的辯證法思想,把它用於修辭的科學體系中。因此,讀他的著作處處可以看到辯證思想的痕跡。談到修辭,他論述了藝術家的修辭,更強調普通人在生活中的修辭;談了修辭的效果,更強調無修辭的修辭,使言語表達達到“化境”的地步;他強調美辭的作用,更注重行動的力量,“恥言過其行也”;強調修辭形式的同時。更注重修辭的實際內容,以內容為主導,希傑先生給了修辭一個恰如其分的位置。在談及規範和變異的辯證關係時,他指出:“規範是變異的基礎,變異是規範的補充”,兩者是缺一不可的。這兩者的辯證關係正是王希傑最重要的概念——零度和偏離的理論基礎。他說“修辭既要維護規範,又要支持變異和偏離,堅持的是規範和變異偏離的辯證統一。”他的顯性和潛性關係。修辭學和美辭學,得體性和美質原則的關係,辭格內部的各種關係等,無不打上了辯證法的烙印,因此,他論述的問題和提出的理論觀點極富科學性、邏輯性。
希傑先生的思路異常開闊、活躍,他雖然腳踩修辭學本體的羅盤,卻時刻不忘它與周邊學科的密切聯繫,除了哲學和邏輯學的方法之外,他還借鑑了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等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他把言語行為模式中信息的編碼、解碼過程套用於修辭研究中;他首次提出了“息變格”、“息余格”、“息缺格”等概念;他構建的理論體系中各元素相互制約,相互依存都體現了三論的原理;他還把各學科中都存在的“同一性”、“示差性”等基本概念引入修辭學中來說明同義手段的選擇。他把語言學和文學聯繫起來,提出了意象格等。總之,他憑藉自己豐富的多學科知識,為語言學注入了強大的科學動力,力求做到修辭學的科學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結合。
就語言本身的研究而言,希傑先生除了沿用傳統的歸納法之外,他還大膽使用了演繹的科學方法。“老實說,歸納法、演繹法,就其名稱而言,稍有科學常識的人真是熟而又熟,但一旦經王先生用之於辭格的研究,可謂驚人之筆一語似奇峰突出,帶出萬千景”。”雖然傳統的歸納法具有種種優勢,但也有不少缺憾:跟在事實之後,缺乏前瞻性;分類難免交叉;缺乏邏輯上的形式標記等等。所以當他致力於語言運用中一切可能的潛在偏離形式時,他必須運用演繹法,建立起偏離的矩陣,或者稱之為“元素周期表”,“用來檢測現在存在的言語事實,解釋可能出現的修辭現象,並預言修辭規律規則發展的大趨勢”。在此基礎上。他主張建立語言預測學、修辭預測學,用以指導人們的語言實踐活動。愛因斯坦曾說過,“科學成功的前提是敢於否定前人的理論,大膽地進行或然性假設,並一步步去證實它。”因此,王希傑的理論已向科學活動大大地邁進了一步。
王希傑把喬姆斯基所創建的轉換生成語法套用於修辭學中,為同義手段的研究打開了新的天地。凡是從同一深層結構投射、衍生、變化而來的表層的修辭方式、修辭手法等都屬於同義手段。而修辭就是在由正偏離域、負偏離域所構成的同義手段中進行選擇的。希傑先生之所以能點“鐵”成金,緣於他深厚的語言學理論和語法學理論的功力。
《通論》中還套用了語言學常用的“理想化”方法,即採用真空分析的方法,把不純淨的物質從分析中去除,簡化一切研究過程,這是一種“可靠的非常富有成果的認識事物的形式”,用理想化的方法,他得出兩個重要的概念“零度和偏離”,這對建立新的修辭學理論體系是十分重要的。
科學方法論的運用推進了修辭學由靜態的研究走上了動靜結合的研究道路,“修辭學是語言運動學或叫語言動力學中的一個最重要組成部分”,從零度到正負偏離的轉化,顯性、潛性修辭相互轉化,同義手段的動態選擇,語體的交叉滲透,辭格的分化、組合等等,一切的元素都開始流動起來,在他的體系中相互作用,使這個體系具有了巨大的涵蓋性和彈性。
三、豐厚的古今中外語言材料
讀希傑先生的書,處處能觸摸到他脈搏的跳動。一方面是因為他對語言學有著深深的熱愛和眷念之情,他的字裡行間無不融鑄了艱辛的努力和殷切的期待。他引用俄國詩人納德松的話說:“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語言的痛苦”,而他正是經歷了這種痛苦,克服了“文字障礙”,最終完成這部著作的。因此讀過此書的讀者定能從書中受到感染,對語言學投注更多的關切目光,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是希傑先生最大的心愿。另一方面,他廣泛涉獵多學科知識,博聞強記,在書中引經據典,信手拈來,極為自然灑脫。每解釋一個帶有爭議性的定義時,他都會引用五到十個不同角度的定義,而後提出自己的見解。他的語言生動形象,情趣盎然,能夠把修辭學家和修辭家兼於一身,實屬難能可貴。
……

目錄

:
試論模糊語言
口頭外交語體及其特點
——談語體的交叉和滲透
海峽兩岸詞語差異的比較
一門值得重視的新興的語言學科
張弓修辭學研究的深層視角
一個源於實踐的科學的修辭觀
——張志公修辭學思想研究之
面向21世紀的修辭學
——評王希傑新著《修辭學通論》
光風霽月風範長存
——紀念著名修辭學家張志公先生
廣播語言的立體感芻議
略論節目主持人語言的個性化
——從《一丹話題》談起
通感在廣播語言中的妙用
打開受訪者之口的藝術
——訪談節目開場話題五種
雄辯的口才藝術的語言
——朱鎔基總理在電視螢幕上答記者問
瀟灑不是演出來的
——陳鐸的節目主持藝術
口語表達藝術的原則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途徑
從“家兄”談起
——電視劇中的敬辭和謙辭
《小木屋》的語言藝術
論魯迅小說語言的民族風格
契訶夫《變色龍》的修辭特點
氣勢磅礴委婉有致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賞析
含蓄沉鬱婉而多諷
——劉禹錫《石頭城》、《烏衣巷》賞析
點睛之筆與襯托的妙用
洗鍊的筆墨精粹的語言
——《紅樓夢》的語言魅力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