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腐敗

語言腐敗

所謂語言腐敗,指一些擁有話語權的人為了相關利益和意識形態的目的,偷換語言的概念,將一些辭彙的含義做一些完全相反的解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語言腐敗
  • 意義:是冠惡行以美名,或冠善行以惡名
  • 領域:語言學領域實際生活運用
  • 產生:21世紀
簡介,由來,後果,建議,

簡介

腐敗的種類五花八門,政治腐敗、官員腐敗、公司腐敗、司法腐敗、學術腐敗、教育腐敗,甚至足球腐敗等。但有一類更為普遍、其危害性也更為嚴重的腐敗,這就是語言腐敗。
所謂語言腐敗,是指具有話語權的人出於經濟的、政治的、意識形態的目的,隨意改變辭彙的含義,甚至賦予它們與原來的意思完全不同的含義,操縱人心。語言腐敗的典型形式是冠惡行以美名,或冠善行以惡名。

由來

該詞最初是在英國作家喬治·奧維爾於1946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來的,現在已成為政治哲學理論中的經典術語。語言腐敗的現象自古有之,但應該說,只是在20世紀之後,特別是希特勒和史達林之後,才變成社會公害。
奧維爾本人的作品《一九八四》提供了許多經典的例子:專門製造假新聞的部門被冠名為“真理部”;監督、逮捕和迫害異己人士的秘密警察被冠名為“友愛部”;發動戰爭的部門被冠名為“和平部”。

後果

語言腐敗的嚴重後果至少有三個:
1、語言腐敗嚴重破壞了語言的交流功能,導致人類智力的退化。
人類創造語言,是為了交流,人類的所有進步都建立在語言的這一功能上。為了交流,語言辭彙必須有普遍認可的特定含義,語言腐敗意味著同一辭彙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含義,語言變成了文字遊戲,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困難。
語言腐敗使得人類越來越缺乏理性和邏輯思考能力,人類的大腦在萎縮,人類的文章越來越變成口號的堆砌,人類越來越習慣於以權壓人或簡單順從,而不是以理服人和平等討論。
2、語言的腐敗,毀壞了人們的道德。
人類道德的底線是誠實,語言腐敗理論上是不誠實,說假話,從人類本性上來講,要讓一個人說假話,比他幹壞事還要具有挑戰性。從法律上來看,使犯罪人對犯罪事件供認不諱,就是他敢於幹壞事,但是不敢說謊話,如果敢說謊話就沒有道德底線了。
3、語言腐敗導致社會走向的高度不確定和不可預測性。
語言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傳遞社會運行狀態的信號,在語言嚴重腐敗的情況下,信號就會嚴重失真,結果是,當一個社會事實上危機四伏的時候,還以為天下太平,對大難臨頭茫然不知,任何突發事件都可能導致整個體制的突然坍塌。20多年前蘇聯體制的解體和最近發生的中東巨變,就是非常典型的事例。

建議

縱觀歷史,橫看中外,語言腐敗的程度與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有密切關係。實行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至少可以消除50%的語言腐敗,而這50%是危害最大的,剩下的50%就其危害性而言無足輕重。如果能消除這50%的危害最大的語言腐敗,就有希望消除80%的官員腐敗,政府就會廉潔起來,道德風尚就可以大大改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