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撞上心理學:幸福變色龍

語文撞上心理學:幸福變色龍

本書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針對國中語文課本中某些文章的主題進行心理詮釋,二是針對語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深度解碼,三是針對文章中的某個現象進行心理透視,四是對一些有心理含量的成語與課外小故事進行心理解讀和點評。其中,《幸福變色龍》分冊側重揭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快樂醜小鴨》分冊重在探索自我及感悟心靈。本書不僅是同學們學習語文與心理學的好幫手,也是語文教師教學的好參謀,是心理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好素材。

基本介紹

  • 書名:語文撞上心理學:幸福變色龍
  • 出版社:科學普及出版社
  • 頁數:146頁
  • 開本:16
  • 品牌:科學普及出版社
  • 作者:肖軍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008169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語文學習也可以變一種方式,本書創造性地將語文閱讀與心理學結合起來,從心理學的視角解讀中學語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用心理學知識和原理解讀中學語文課文、賞析課外經典作品,語文學習因而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這套叢書的亮點很多。從心理學的視角解讀國中語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這些都是很獨到的嘗試;分析語文課文中的心理防禦機制和認知心理,不僅能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還能向學生普及許多有用的心理學知識;專門針對學生所做的“對成語的心理學解讀”,利用生動的成語故事普及心理學知識,則能實現語文與心理學教育的雙贏;“心靈小故事點評”,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精彩的寫作素材,而且可以震撼學生的心靈、促進學生的成長;而利用中學語文教材解讀愛情、友情和親情的文章更是精彩紛呈;還有“趣味心理”、“生命教育”、“情商教育”、“藝術心理”等文章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作者簡介

肖軍,中學高級心理教師、二級心理諮詢師,新浪網女性頻道特約諮詢師,北京大學心理諮詢在職碩士研究生。湖北省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多家國家級刊物特約撰稿人。2007年被衛生部《中國學生健康報》評為“影響本報的重要人物”。華夏心理網諮詢論壇婚戀性心理資深版主。長期致力於學生、親子及婚戀諮詢,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諮詢風格。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趣味心理
1.“水煮扁鵲”:初入職場者的反面教材
2.通過《西遊記》人物作自我人格分析
3.瘋狂英語與森田療法
4.我們都是變色龍
第二章 愛的代價
1.《致女兒的信》:愛情的本質是美和力量
2.《致橡樹》:什麼是真正成熟的愛情
3.《詩經·關雎》:完美愛情四部曲
4.《詩經·蒹葭》:愛的幻覺是把雙刃劍
第三章 友情無敵
1.《論友誼》心理解讀
2.友誼與競爭
3.《送元二使安西》和《別董大》(其一):前路有無知己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真正的友誼超越時空
第四章 親情無限
1.《羚羊雕木》:代溝該如何消除?
2.《“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心理探秘
3.《背影》:笨拙的、有雜質的愛才是真愛
4.《散步》:愛的循環之美
第五章 生命教育
1.《紫藤蘿瀑布》:釋懷痛苦的啟示
2.《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就將欺騙變成懷戀吧!
3.《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接受有缺陷的生活
4.《提醒幸福》:積極的自我暗示是人生幸福的法寶
5.《紅樓夢·好了歌》:降低心理依賴才是真的“好”
第六章 情商教育
1.蘇東坡的情商
2.《曹劌論戰》:一鼓作氣體現了情緒的適應功能
3.跟傅雷學情緒管理
4.《伊索寓言·蚊子與獅子》:驕傲的根源
5.《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積極的情緒讓我們從其奇寒中感受溫暖
第七章 藝術心理
1.《記承天寺夜遊》:給你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2.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楊修之死》的藝術缺陷
3.《觀滄海》: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
4.《香菱學詩》中的痴迷心理
5.《白兔與月亮》:審美要有心理距離
第八章 心理常識
1.論語中的心理學
2.《公輸》中的“竊疾”是怎么形成的
3.《自己與別人》:心靈成長的根本
4.《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我們如何獲得心靈的自由
5.《狼》:心理戰的生動教材
6.《入若耶溪》:以動趁靜的心理解釋

序言

一切文學都是人學,而一切人學都離不開心理學。如不能從心理學的層面把握人性,文學家的寫作就會流於膚淺。因此,文學家往往都是天生的心理學家。
一切閱讀都是讀者和作者的心靈交流。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與作品的思想內涵,利用心理學的知識對文本進行深度解讀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這樣,文學與心理學、閱讀與心理學就自然而然地結合在了一起。
撰寫這套心理閱讀叢書,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從心理學的角度啟發同學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及作家。
而另一個目的就是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語文教育之中。這是我在教育教學中一直努力的方向。在《中學生心理日記點評》、《小學生心理日記點評》系列著作由科學普及出版社公開出版並獲得讀者好評之後,我便開始了用心理學知識和原理來解讀中學語文課文、賞析課外經典作品的工作。這項工作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針對國中語文課本中某些文章的主題進行心理詮釋;二是針對語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深度解碼;三是針對文章中的某個現象(或者是某個片段、某一細節)進行心理透視;四是對一些有心理含量的成語與課外小故事進行心理解讀和點評。
這是一項很有趣的工作。在我近20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在我還沒有從事心理諮詢工作之前,我就已經有這樣一種習慣,就是常常不自覺地用心理學的眼光看待文本。在正統的語文教師看來,這種習慣是偏離語文教學正軌的、不入流的。值得慶幸的是,我一直沒有放棄這種習慣,而正是因為不放棄,才有了《中學生心理日記點評》、《小學生心理日記點評》 (叢書)的出版以及今天這套鼯文撞上心理學》叢書的誕生。
引導中學生以心理學的視角理解中學語文教材,不僅是向中學生普及心理健康常識的需要,更是提升中學生心理素質、人文素質的需要。這項工作曾經有人嘗試過,也有過不少獨特的見解,但是很零碎,沒有形成一部專著。而本書雖然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在心理學大師們的引領下向文本深處挖掘,但看到的視野還是非常有限,所到之處仍然很膚淺,系統性也不是很強。讀者從本書的目錄中可以發現:為了保證我們的素材大部分來自中學語文教材,少部分來自同學們所熟知的課外文章,我們無法按照一個統一的標準進行分類編排,而只能進行一個大致的分類。
另外,關於上下冊的書名還需要說明一下。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契訶夫的著名短篇小說《變色龍》在於揭示社會中的人際關係,而安徒生的經典童話《醜小鴨》側重對自我的認識,側重個人內心的感受。二者存在著“外”與“內”的關係。因此,《幸福變色龍》分冊側重揭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快樂醜小鴨》分冊重在探索自我及感悟心靈。之所以還要在“變色龍”前面加上“幸福”二字,在“醜小鴨”前面加上“快樂”二字,讀者通過閱讀書中的相關文章就會明白:心理閱讀一定要拋棄傳統的思維方式,在純粹心理的層面張開求異的翅膀,翱翔于思想的天空。此種思維方式,難道不正是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嗎?難道不正是我們的學生甚至老師所缺乏的嗎?
中學生心理閱讀是一項大膽而全新的嘗試。既然是嘗試,就難免有瑕疵。在此希望中學生讀者能互動交流,希望廣大的語文教師、心理教師、語文專家、心理專家不吝賜教。
探秘是一段旅程。在旅程中,有了您的批評與指正,將不會再有寂寞和孤獨……
肖 軍
2013年4月2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