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

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

《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是一本研究認知科學哲學的著作,適合大學哲學系和心理學系的師生以及本科以上的哲學工作者和心理學工作者閱讀。它圍繞著這四個面向21世紀的“引導性難題”,試圖在語境的基底上從科學哲學的元理論、數學哲學、物理哲學、社會科學哲學等各個方面,探索科學哲學發展的路徑。

基本介紹

版權資訊,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版權資訊

書 名: 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
作 者:魏屹東
出版時間: 2008
ISBN: 9787030224996
開本: 16
定價: 48.00 元

內容簡介

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是目前科學哲學的一個非常新穎、非常前沿的領域。第一,《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對認知科學的哲學基礎做了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弄清了認知科學的思想淵源;第二,對認知科學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進行了探討,特別是對其中的命題態度、感受特性、知識表征、假設與隱喻、認知模型等做了研究;第三,對認知的語境依賴性進行了分析,探討了語境與認知推理、模型推理、認知構架:語法隱喻、語用模型的關係;第四,對當代認知科學家和哲學家皮亞傑的建構論、福多的模組性、普特南的思想實驗和薩伽德的認知連貫性思想做了探討;第五,對認知與類比、計算、文化、學習、情感的關係及其相互影響進行了研究。
《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是一本研究認知科學哲學的著作,適合大學哲學系和心理學系的師生以及本科以上的哲學工作者和心理學工作者閱讀。

作者簡介

魏屹東,男,1958年2月生,山西永濟市人。中共黨員,科技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科學技術哲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教育部“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人員;山西省跨世紀青年學術骨幹、學科帶頭人,山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專職教授、科學思想研究室主任,《科學技術與辯證法》雜誌編審;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院長。1982年6月畢業於山西師範學院(山西師範大學)化學系,1982年7月—1991年8月在大同礦務局挖金灣礦中學教授英語和化學,中教一級,獲大同礦務局優秀教師稱號。1991年9月—1994年6月在山西大學攻讀自然辯證法專業碩士,獲得山西大學“晉秀”獎。1994年7月以來在山西大學哲學系任教,1999年獲山西大學優秀教師獎教金,1999年—2002年攻讀科學技術哲學博士。1995年破格晉升講師,1996年破格晉升副教授,2000年破格晉升教授,2002獲博士學位。2003年3月至10月赴英國李約瑟研究所做高級訪問學者。出版《愛西斯與科學史》、《對人類的摯愛——巴斯德的啟迪》、《廣義語境中的科學》、《當代科技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等專著。主編和參編《科學技術哲學與科學技術史英語分類文獻》、《走向21世紀的科學哲學》、《興晉富民對策研究》、《山西大學科技史研究20年》、《山西大學STS研究20年》、《走向建設的科學史理論研究》等書。在各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主持和參與完成《馬克思技術哲學思想綱要研究》、《科教興晉對策研究》、《現代企業技術創新之路》、《科學及其歷史發展的社會語境分析》、《山西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科學活動中的利益衝突》等國家及省部級課題。主講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科學革命、科學技術史、科學思想史、科學社會學、系統哲學、科學哲學、認知科學與哲學。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哲學與科學史。

編輯推薦

《認知科學哲學問題研究》圍繞著這四個面向21世紀的“引導性難題”,試圖在語境的基底上從科學哲學的元理論、數學哲學、物理哲學、社會科學哲學等各個方面,探索科學哲學發展的路徑。

目錄

總序
導論認知科學哲學研究的意義
第一節哲學對於認知科學的作用
第二節認知科學對科學哲學的影響
第三節認知科學哲學研究的意義
第一章認知科學的哲學審視
第一節認知科學的哲學根源
第二節認知科學的範式更替
一、從形上學思辨到心理實驗
二、從內省主義到行為主義
三、從認知主義到聯結主義
四、計算表征主義的綜合
第三節認知科學的方法論轉變
一、從內省審查到行為分析
二、從心理還原到功能建構
三、從符號運算到人工神經網路
四、結束語
第二章認知科學的哲學基礎
第一節認知科學的唯物主義基礎
一、亞里士多德的生物”唯物主義
二、霍布斯的本體”唯物主義
三、拉美特利的方法”唯物主義
四、心靈哲學的排除式”唯物主義
五、進化心理學的基因”唯物主義
第二節認知科學的實在論基礎
一、科學的本體實在論預設
二、三個世界”理論
三、解釋三個世界”的兩個競爭範式
四、科學認知方法論
第三節認知科學的認知思想基礎
一、笛卡兒:認知是天賦理性的演繹過程
二、洛克:認知是後天經驗
三、萊布尼茨:認知是天賦觀念
四、休謨:認知是習慣的聯想
五、康德:認知體現在人的能動性中
六、孔狄亞克:認知始於感覺
七、懷特海:認知是思想過程
八、維根斯坦:認知是超感覺的符號操作過程
九、波普:認知是三個世界相互作用的結果
十、海德格爾:認知是人的一種生存方式
第三章認知科學的本體論與認識論
第一節認知的功能主義
一、機器功能主義
二、心理功能主義
三、類功能主義
四、功能主義對心理和物理事件的說明
第二節命題態度與方法的個人主義
一、信念與命題態度
二、認知方法的個人主義
三、認知方法的非個人主義
第三節感受特性及其物理實現
第四節知識與知識的表征
一、知識表征問題
二、知識表征的不同類型
三、語言知識與語言表達
第四章認知科學的方法論
第一節認知方法的歷史思想
一、早期的認知方法思想
二、文藝復興以來的認知方法思想
三、現代認知方法思想
第二節認知的假設與隱喻
第三節認知模型蘊涵的假設
一、信息加工模型的假設
二、神經網路模型蘊涵的假設
三、進化心理學模型的假設
第四節典型認知隱喻及其認知建模
第五章語境與認知推理
第一節語境的表征、計算與變換
一、語境的定義與分類
二、文本語境的表征計算與意義變換
三、境遇語境的表征計算與意義變換
四、認知語境的表征計算與意義變換
五、科學語境的表征計算與意義變換
六、基於語境的認知推理
第二節語境與語用模型推理
一、語用模型表征理論對反結構主義的回應
二、直覺認知能力在語用模型表征中的作用
三、語用模型表征中邏輯和認知的協同
四、語用模型表征的認知推理功能
第三節語境與認知構架
一、認知構架及其個體差異
二、一般認知構架
三、馮諾意曼認知構架
四、人造神經網認知構架
五、認知構架的語境重建
六、結束語
第四節語法隱喻與認知
一、語法隱喻”及其預設
二、語法隱喻”與意向姿態”
三、語法隱喻”與元話語”
四、任務一工具隱喻”對不同語法”的整合
五、語法隱喻”對認知科學的意義
第六章當代認知科學家的認知思想
第一節皮亞傑與認知建構論
一、學科基礎:皮亞傑認知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臨床談話法:基於語言的測試
三、最適宜條件:科學認知的前提
四、發生認識論:建構主義知識觀
第二節福多與認知模組性
一、心理模組性”與非模組性”
二、心理模組性”與心腦關係
三、心理模組性”與認知的本質
四、心理模組性”對認知研究的意義
第三節普特南與認知思想試驗
一、普特南與功能主義
二、孿生地球”假設及其哲學意義
三、缸中之腦”假設及其哲學意義
第四節薩伽德與認知連貫性
一、認知連貫性及其描述類型
二、認知連貫性的實現途徑
三、概念變化及其連貫性解釋
四、認知連貫性的套用
五、認知連貫性與認同會議模式
第七章認知的分類研究
第一節類比與認知
一、類比概念辨析
二、類比的結構及特徵
三、類比在科學認知中的作用
四、認知作為系統的類比
第二節計算與認知
一、PI的結構與問題求解
二、理論和解釋的計算分析
三、理論發現和概念意義的計算分析
四、PI的局限性
第三節文化與認知
一、認知與文化的語境關聯
二、文化在認知中的地位
三、文化模式對認知的影響
四、文化工具對認知的影響
五、文化的變遷對認知的影響
六、文化進化對認知的影響
七、結束語
第四節學習與認知
一、學習與認知的同一性
二、傳統學習機制理論
三、學習認知語境理論及其套用
第五節情感與認知
一、情感及其評價理論
二、認知的情感依賴性
三、情感守恆假設及其量度
四、情感守恆假設的預設和證據
五、情感守恆假設對認知的意義
六、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