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草堂

詩意草堂

基本介紹

  • 書名:詩意草堂
  • 出版社:中國旅遊出版社
  • 頁數:191頁
  • 開本:16
  • 作者:王飛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324906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杜甫是詩歌的聖哲,而成都的杜甫草堂是文學的聖地、詩意的園林。《詩意草堂(掌上博物館)》從6個方面為讀者講述了杜甫的不凡人生經歷,解答他留下的1400多首詩為什麼能對中國文化影響如此深遠。杜甫草堂又是怎樣地滋養著他身後的成都。作者王飛用生動樸實的語言和充滿詩意的攝影圖片,引領我們去探尋那些散落在草堂蔓草花間的詩情畫意。

作者簡介

王飛,男,土家族,生於1968年3月。畢業於四川大學中文系。現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杜甫研究學刊》副主編,四川省杜甫學會副秘書長,成都市社科聯理事。先後發表《論杜甫的藝術審美傾向》《天狗與鳳凰》《杜詩與中國書畫創作》等研究論文20萬字,曾參加《杜詩全集》校注,出版有《王飛書法集》及《杜甫草堂》攝影集,主要致力於杜甫對中國文化影響研究。

圖書目錄

草堂,遠去的詩意(代序)
千秋詩聖
——希土甫的人生歷程
草堂歲月
——杜甫在成都草堂的生活與創作
故居史話
——杜甫離去後成都草堂歷史沿革
草堂覽畦
——杜甫草堂文化遺存及園林景觀
浣花流韻
——岳世文人有關草堂的詩文題詠及書畫創作
詩歌聖地
——姑蔭草堂的詩歌文化傳承

文摘

長安十年
從天寶五載(746)至十四載(755),杜甫在都城長安度過了困頓的十年。長安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名流薈萃,冠蓋雲集。杜甫到長安,當然是想要尋找成功的機會。但是,要想有所作為,遠非想像的那么容易。天寶六載(747),唐玄宗詔征天下有一技之長的人到京應試,杜甫參加了這次考試。但宰相李林甫專權,不願意延攬人才,應試者無一入選,李林甫上表皇帝稱“野無遺賢”,斷了天下學子科舉入仕的念想。這第二次考試不第,使杜甫深受打擊,非常灰心。要在長安立足,只有另謀出路。杜甫想到的辦法,就是“乾謁”,也就是結交權貴,求得推薦。天寶十載(751),玄宗皇帝舉行三個盛大的典禮,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廟和天地。杜甫進獻“三大禮賦”,辭采富麗,氣象壯偉,頗得玄宗賞識,命宰相試文,“待制集賢院”,也就是等待分配工作。不料久等沒有結果,也許上面早就忘了這件“小事”。杜甫於是又不斷地投詩權貴,希望自己的詩才得到重視和推薦,但事與願違。為了生存,杜甫不得不過著“賣藥都市,寄食友朋”(《進三大禮賦表》)的生活,所謂“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直。到天寶十四載(755),已經43歲的杜甫才得到一個叫作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卑微官職。職位正八品下,任務是負責給朝廷看守兵甲器具、管理門禁鑰匙之類。這當然與他“至君堯舜上,再使風俗醇”的理想抱負相去甚遠。
其時已是“安史之亂”的前夕,唐王朝各種社會矛盾日益突出,貧富差距日益懸殊,朝廷政治的頹廢腐敗已經成為人所共知的事實。命運將杜甫推向社會生活的底層,使他對於社會的不公有著真切的體察,對於民生之苦難感同身受。先後寫出了《兵車行》《麗人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劃時代的傑作。無論思想性還是藝術性,杜甫都超越了同時代的任何一位詩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是對腐敗現實的血淚控訴,直指人心,警策千古。
為官流亡
天寶十四載(755)末,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很快攻陷洛陽、長安,“安史之亂”爆發。杜甫在長安淪陷前一個月,被迫帶著家小,加入逃難的隊伍中。從奉先到白水,再到鄜州,一路在起伏不斷的荒山窮谷間亡命奔波。多虧途中親友照顧和接濟,才得以暫保平安。杜甫打聽到玄宗逃往西蜀,中途經馬嵬之變,楊貴妃被賜死,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於是將家眷安置在郎州羌村,隻身北上延州,投奔靈武。不幸被叛軍截獲,押往長安。陷賊期間,杜甫寫下著名的《春望》一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至德二載(757)四月,杜甫冒著生命危險逃出長安,奔赴鳳翔拜見肅宗。“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述懷一首》)肅宗頗為嘉許,授杜甫為左拾遺。這是一個從八品的諫官,雖然品級不高,但屬於很接近皇帝的近臣,也是杜甫僅有的一次得以在朝廷權力中心任職的經歷。如果杜甫察言觀色,小心應對,他的政治前途還是很值得期待的。可惜杜甫生性耿介,並不善於官場周旋。對於自己與聖上的關係,他也許過於理想化,也過於書生氣。就在做上諫官的頭一個月,杜甫就因為“見時危急”,上疏試圖營救被罷相的房琯,觸怒肅宗,受到審訊,幾被刑戮,從此受到冷遇。次年(758)五月,杜甫受到肅宗朝新貴與玄宗朝舊臣之間政治鬥爭的牽連,出為華州司功參軍,自此與長安漸行漸遠。杜甫對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後毅然棄官,西去秦州。住了不到四個月,又赴同谷。停留一個月後,走上艱難的蜀道,乾元二年(759)冬,到成都。
政治的失意與現實的災禍巨大的合力,仿佛有一雙看不見的推手,將杜甫的身體和情感推向苦難的現實,而越來越遠離政治的無謂周旋。作為詩人的杜甫聽到了自己內心越來越強烈的呼喚,他決定聽從內心的呼喚,於是毅然辭去官職,踏上從長安到秦州,由蜀道入四川,漂泊西南的漫漫征程,從此一去不回。
關於杜甫為什麼要離開長安,歷來研究者有很多說法。有的說是政治失意,有的說是時局動盪,有的說是關輔饑荒,都不無道理。但是筆者更願意相信,最根本的原因一定在於杜甫的內心。其實,流浪是詩人的天性,杜甫人生的歷程總是對應著他的心路歷程。流浪意味著不斷接觸新的人和事,增加生活的閱歷;不斷堆積情感,尋找新的靈感。而文明交流與碰撞,總能夠在杜甫那裡進發出耀眼的火花,他的詩歌創作由此又呈現出新的境界。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而“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戰亂持續八年之久,它對於社會政治經濟的破壞是空前的。時局的動盪,人民的離亂,如風行草偃,使每個家庭和個人都牽涉其中,難以倖免。詩人也是這樣,在此之前,李白等盛唐詩人隨著國運往高處走,所以他們的詩篇抒發著青眼高歌的豪情,洋溢著蓬勃向上的生氣。而杜甫生活在唐王朝江河日下的時代,他的目光從天上回到人間,於是他看到了乾坤瘡痍、民生疾苦。如李白那樣縱情詩酒、長風萬里似的盛世豪情和青春情懷已難再有。杜甫所見所感,儘是國家多難,民生多艱。杜甫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把個人的命運、情感與時代的興衰、百姓的疾苦緊緊相連。他的詩筆越來越沉鬱,描繪越來越真切。就如同那個動盪時代一幅徐徐展開的社會生活畫卷,既是詩歌,更是“詩史”。P30-35

序言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上國小時最早在語文書里讀到這首詩,從此知道了杜甫。而成都的杜甫草堂,就像一通美麗的四條屏風景畫,掛在我想像中遙遠的浣花溪畔。
多年以後,終於有機會去草堂敲那詩意的門窗。我感覺草堂的美,靈秀而端莊,鬱勃而深邃。遠看去,是一片鬱鬱蔥蔥的風景;走進去,是一座文採風流的殿堂。空氣中瀰漫著潮濕的氣味,像是花草和著書香的味道。一種從未有過的親近感湧上心頭,恨不得做一萬個深呼吸,把自己變成一首濕淋淋的詩,揮灑在草堂那光影斑駁的牆頭。
杜甫,獨立蒼茫的歌者
草堂的正門,相對於詩聖的聲名,異常樸素而低調,沿著圍牆一順看過去,幾乎不用仰視。門外是一座古舊的照壁,將草堂與浣花溪隔開。照壁外有一段沿江公路,不很長,但很僻靜。路邊堤岸上一色合抱粗的法國梧桐,斜斜地伸出去,幾乎要遮住了浣花溪一半的水面。那意境,正合了杜甫《卜居》詩里所寫的詩句:“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
步入草堂正門,迎面古木蒼翠,濃蔭如瀉;曲水環抱,石橋通連;池中水禽嬉戲,枝頭好鳥相鳴,一派林塘清幽的景象。綠樹掩映之下,一排寬敞的房廊靜靜鋪開,這便是中軸線上的第二重建築——大廨。大廨正中,端坐著杜甫的青銅塑像。詩人跪坐著,膝上攤開詩卷,身子彎成一道薄薄的弧線,似乎難以承受命運過多的重壓。他的頭顱微微地昂起,面容清瘦而孤傲,目光深邃而高遠。許多遊人在這裡駐足、留影,都願意摸一摸杜甫撫著詩卷的手,說是想沾一點作詩的靈感。那是一雙瘦骨嶙峋的手,在千萬次的撫摩下,更瘦了,露出青銅底色,幽幽的光澤溫暖而迷人——你甚至不難體會到它的脈搏、它的體溫,甚至因為內心的激動而有些許的顫抖。
大廨,即官署,指古代官吏辦公的場所。在一個官本位的社會,後人非要給一介書生建一處官署,多半出於善意的附會和無奈的虛榮。杜甫確有用世之心,立志要“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醇”。但是命運跟他開了個天大的玩笑,他兩次科舉不中;尤其是第二次,所有考生全部落榜,杜甫在權臣李林甫“野無遺賢”的上表中徹底驚醒,對金榜題名的騙局不再存任何幻想。長安十年,杜甫向皇帝獻賦,向權貴幹謁,而沉沉朱門似乎總對他欲開還閉。一個當年與李白一道“放蕩齊趙間,裘馬頗輕狂”的意氣書生,淪落到“賣藥都市,寄食友朋”的境地,“殘羹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安史之亂”中,他被叛軍俘獲,在淪陷的長安寫下著名的《春望》,表達出深切的家國情懷。後來好不容易逃出長安,到臨武投奔剛剛即位的肅宗。皇上感念他的忠誠,授為左拾遺,一個從七品的諫官。但他還是未能把握住機會,在唐肅宗處分宰相房琯的事件中,因為犯顏直諫而被貶謫,差一點丟了小命。不久便乾脆辭官而去,從此浪跡天涯。後來流寓蜀中,被好友嚴武舉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不過是個掛名的虛銜。當杜甫在仕途上越走越窄的時候,他的詩卻是越作越好,影響越來越大,終於在身後戴上了“詩聖”的桂冠,真是應了“詩窮而後工”這句話。看來儒家關於“三立”以及“窮達”的命題,原本遠非個人可以選擇。“文章憎命達”,杜甫的悲劇命運,堪為幾千年中國讀書人命運的一個縮影,難怪他會引起一代又一代後來者的強烈共鳴。
草堂大廨內懸掛著清代學者顧復初的長聯,意味深長,膾炙人口:“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顧復初字子遠,長洲(今蘇州)人。通辭章、擅楹對、工書畫,光緒年間被推為蜀中第一書家。因為沒有考取功名,流寓成都,做過四任四川巡撫幕僚,其身世際遇和杜甫頗為相似。借吟詠杜甫,既自恃才高,又自傷不遇,一唱三嘆,意味深長。不妨說,當顧復初在借杜甫的悲劇寄託一己之身世感慨的同時,他也寫出了中國古代千百萬知識分子的共同悲劇。顧復初一生著述甚豐,而真正令他名垂後世的,恐怕就是題寫在杜甫草堂的這寥寥數十字了。
草堂,前世今生的追問
杜甫是不幸的。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一個偉大而孤寂的靈魂,如一片風中的樹葉,被無情地打落,又高高地揚起,飄向渺不可知的異方。唐乾元二年(759)冬,杜甫為躲避戰亂,同時為了尋找生活的依靠,攜家從秦州(今甘肅天水)經蜀道輾轉跋涉,來到成都。從759年至763年,杜甫一家先後在此居住了三年零九個月,留下詩歌240餘首。於是成都的草堂,作為詩聖杜甫藝術生命的凝結點,作為中國詩歌精神的一座紀念碑,作為後世文人墨客靈魂皈依的精神家園,被賦予了無可替代的象徵意味和濃重的情感色彩。正如詩人馮至《杜甫傳》所寫的那樣:“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了他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草堂何其有幸,宋人葛立方說得好:“草堂之名,與其山川草木,皆因公詩以為不朽之傳。蓋公之不幸,而其山川草木之幸也。”(《韻語陽秋》)
步入草堂庭院,鳥語花香,滿目青翠,曲徑通幽,碧水縈迴。草堂園林,是我個人最為喜歡的一種風格範式。它不像江南園林那樣精雕細鏤,也不像北方皇家園林那樣鋪張排場;它清新、典雅、自然、舒展。一般建築高不過三五米,一律的棕褐色,也不必雕樑畫棟,粉壁黛瓦間留下風雨剝蝕的紋理,石級牆頭點染著雨露浸潤的青苔。亭台廊榭掩映在蒼楠翠竹之間,讓人感覺和諧、勻稱而舒坦。園中的花木也不作過分修剪,枝條往往旁逸橫出,透著幾分靈秀,幾分野逸,幾分清雅。如果說,游皇家園林解讀出的是政治風雲,賞江南園林品味的是紅袖添香,訪成都草堂則讓你體會到人與自然最本真的赤子情懷。
詩史堂兩端通連著曲折迴廊,與大廨構成開闊而又相對封閉的庭院。迴廊內外遍植梅花,暗香疏影,惹人流連。沿中軸線繼續往下,依次是詩史堂、柴門、工部祠、“少陵草堂”碑亭。透過柴門,可看見工部祠內正中供奉著杜甫的彩身泥塑,兩旁還陪祀著黃庭堅和陸游塑像,他們是宋代學杜最有成就的兩位詩人。工部祠檐下懸掛著清代學者、書法家何紹基撰書的對聯:“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來。”隱隱有以杜甫後繼者自許之意。
記得第一次走進草堂,是一個梅花飄香的日子。碰巧詩史堂前的梅園正在拍攝一出古裝戲,空曠的長廊,女角一襲嫩綠的衣衫,寬大的水袖越發襯托出裊娜的身姿,在迴廊的廊柱間搖曳。而廊外前前後後深深淺淺的梅花,開得似錦如綺,雲蒸霞蔚。那次第,仿佛是時空錯位,令人不知今夕何夕!有了這樣的經驗,每每置身草堂,我總願意徜徉在這移步換景的迴廊之間,靜靜地體味那花木繁茂、遊人如織背後的寂寞,以及寂寞深處揮之不去的悠悠思緒縈懷。這片土地,曾被落紅呵護,曾被老酒浸泡,曾被丹青點染,曾被詩情薰陶,仿佛是心有靈犀,如此疏鬆而肥沃,格外敏感而細膩。經過千年的花開花落,人世間走過多少匆匆過客?又曾有多少人來到這裡,尋訪那芳塵,追隨那吟魂?
詩歌,探尋情聖的心路
由“少陵草堂”碑亭向北,過小橋流水,便來到茅屋故居。推開簡陋的柴門,發出“吱呀”的聲響,一下子將現實的情景帶到邈遠的過去。景區有南鄰、北鄰、楠樹、野籬、藥圃、五株桃樹、四棵小松……杜甫茅屋為穿逗結構的川西民居建築,以茅草覆頂,黃泥塗壁,一派田園農舍風味。也就是在這裡,詩人曾經在林下聽鳥,在水邊踱步,在花間品酒,在窗前讀月,寫下了吟詠成都最好的一些詩章。今天的茅屋,當然是重新修建的。與其說那是一座建築,不如說它是一種寄託。
其實杜甫當年的草堂,“誅茅初一畝”,地方不大,也很簡樸。杜甫離蜀後,茅屋傾毀,苔荒鄰絕。五代時詩人韋莊找到草堂舊址,重結茅屋,意在“思其人而成其處”。以後歷宋、元、明、清,滄桑變遷,一座草堂建了又毀,毀了又建,逐步由詩人故居演變為紀念祠堂。值得一提的是,歷代的成都地方官,都把維護和培修草堂當作為官一任的重要事情來辦,像對待自己祖宗祠廟一樣,給予了最精心的修繕。他們或許還稱不上是詩人,但他們肯定是文人,而且必然會作詩,必然曾經接受杜詩的沾溉與薰陶。他們對杜甫發自內心的認同與推崇,見證了中國文化精神血脈相承的巨大感召力。
茅屋前面的土台上,支起一張石桌,極粗朴的形狀,看上去沒有一點架子;圍上幾塊石頭,就算是凳子了,好多遊人都願意在那裡坐一坐。坐下來才發現石桌面上寥寥刻畫了一方棋盤,自然就想起杜甫在這裡寫的《江村》詩: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終於可以抖摟身上的風塵,停下趕路的腳步,也不必再為衣食無著而恓惶愁苦,詩人疲憊的身心像初春的青草緩緩舒展,他盡情地親近大自然,享受難得的天倫之樂。那是離亂中的團聚,苦澀後的甘甜,千載之下,令人唏噓感嘆!難怪梁啓超要稱杜甫為“情聖”,因為他寫出了人間的至情至性,那樣真摯,那樣豐沛,那樣刻骨銘心。
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讓少陵茅屋永駐人心。這座簡陋的茅屋,它曾被千年前的秋風颳破,在詩人悽苦無助的呼號中搖搖欲墜,在漫漫長夜的冷雨里瑟瑟發抖;卻終於永久地屹立於文學史的山脊,成為天下讀書人心中最神聖的標桿。“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如今,在恢復重建的茅屋故居,一尊花崗石雕像佇立道旁,杜甫手握詩卷,凝神沉思。而南來北往的人們,還在繼續講述著1400多年前,一個風雨交加夜晚的草堂故事。
題詠,浣花流韻的延續
杜甫離開了,而他浣花溪邊的舊宅,成了後世詩人心中的一段情結,前來尋訪他詩蹤遺蹟的追隨者絡繹不絕:曾參、鄭谷、韋莊、宋祁、蘇軾、陸游、虞集、楊慎、王嗣爽、張問陶……在詩歌的歷史上,再沒有哪一位詩人,具有杜甫那樣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力。他既是前代詩歌的集大成者,又是後代詩歌源流的開啟者。尊杜成為中國詩歌的正統;成都草堂成為詩歌的聖地,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瞻拜。後世很多詩人在草堂留下了吟詠成都、緬懷詩聖的詩作。中唐詩人張籍送人人蜀,特意作詩叮囑朋友:“行盡青山到益州,錦城樓下二江流。杜家曾向此中住,為到浣花溪水頭。”詩人雍陶在《經杜甫舊宅》中寫道:“浣花溪里花多處,為憶先生在蜀時。萬古只應留舊宅,乾金無復換新詩。”可以說是深情嚮往和衷心推崇之意溢於言表。所有這些後來的詠懷之作,共同擁有一個美麗的名稱——“浣花詩”。浣花溪從雪山發源,從遠古文明中流出,曾經滋養了顛沛流離的詩人疲憊的身心,它還在繼續滋養著詩人身後的草堂,滋養著草堂的靈秀詩意。浣花溪水是草堂之魂,它為園林帶來生機,使詩筆飽含柔情,它讓所有前來瞻拜詩聖的人們接受精神的洗禮。
徜徉在草堂的詩情畫意之間,誦讀著先賢那些余香裊裊的詩句,品味著一副副筆精墨妙的楹聯、匾額,體會其中的浪漫才情和深長寄託,我們看見時代遠去的背影;正是這樣一些漸行漸遠的身影,承繼著浣花草堂的一脈斯文。
當雪山隱去英姿,當江流不再澎湃,當生命化為沉寂,而一座在風雨中飄搖破敗的茅屋,卻昭示出越來越強大的生命力。以中國遼闊的疆域,悠久的歷史,名勝古蹟多不勝數。而沒有其他哪一處建築,像杜甫草堂那樣,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文人的歸屬感、負重感和使命感,讓歷朝歷代的文人們如此長久地繫念,讓普天下的寒土們為之傾心和迷醉。明知道它的原跡早已不復存在,古往今來仍然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執著地要來到這裡,探一探那廢墟上的掌故,尋一尋那衰草中的詩情,覓一覓那花影間的心香,奠一奠那風雨里的詩魂。你不由感到,即使是登臨所有的名樓,拍遍天下的欄桿,還是要數這座簡陋低矮的茅屋,才是心靈深處真正仰止的高山。
微斯人,吾誰與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