訛變

訛變

漢字的訛變影響到語詞,就產生了訛變的語詞。這些語詞人們長期使用,具有了固定的音、形、義,但仔細推究一下,卻發現它不符合漢語構詞的一般規律,不能由字義來推知詞義的由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訛變
  • 外文名:erroneous transformation
  • 拼音:é biàn
  • 出處:《水經注·河水三》
詞義解釋,出自,漢字的訛變,語例分析,解釋,記載,流傳,請假,目不識丁,訛變原因,語言傳播條件的限制,語用因素的影響,俗語訛變十例,訛變的有趣地名舉例,結語,

詞義解釋

訛(é),在漢語詞典中有兩種解釋。一為“錯誤”,如以訛傳訛;二為“欺詐”,如訛詐。“訛變”二字在文字學中有其特定的解釋,是指在漢字發展過程中,由於字型的變遷、傳抄的錯誤等原因產生了一些錯別字,後人繼續襲用這些錯別字,以訛傳訛、習非成是,由此錯別字就逐漸取代了原來的字型的一種現象。

出自

語出: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三》:“ 吐京郡 治故城,即 吐軍縣 之故城也。胡 漢 譯言,音為訛變矣。” 宋 錢易 《南部新書》庚:“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門為牙門,字稱訛變轉為衙。”

漢字的訛變

如“行李”、“請假”、“逃之夭夭”等。這就是漢語語詞的訛變現象。

語例分析

解釋

行李
“李”字主要有兩解:一是指一種果樹,就是李子樹,或是這種果樹上長的果子,這是“李”字的本義;二是用作姓氏,這是後起的意義。它為什麼又出現在“行李”一詞中呢?“行李”的“李”與上述“李”的兩種義項有什麼聯繫呢?

記載

“行李”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左傳?僖公三十年》中有這樣一句話:“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據此看來,這個詞不會是“音譯外來詞”,也不可能是“同音假借”。

流傳

唐代就有人注意到“李”字出現在“行李”一詞中的不合理。唐人李涪在《刊誤》一書中指出,這句話中的“行李”原寫作“行使”,指的是“行人”(遠征的軍人)和“使者”。《左傳?僖公三十年》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不消滅鄭國,留下它做秦國在東邊的落腳點,那么,秦國的軍隊和使臣要到東邊來,鄭國就可以為之提供駐地和物資,這對秦君來說有利而無害。問題在於,“行使”為什麼會變成“行李”呢?原來,“使”字在秦代統一文字以前寫法不一,從地下出土的《左傳》古簡看,“使”字可寫作“”(由山、人、子三個構件組成)。後來有人在傳抄《左傳》的過程中,可能因為不了解“使”字的這種寫法,把“”字誤作“李”字,於是“行使”就變成了“行李”。後人以訛傳訛,“行李”一詞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請假

“假”字有“偽(非真)”、“借”以及從“非真”之意引申而來的“假定”、“假設”之類的意思,也用於姓氏。用作以上各個意思時,“假”讀上聲。但還有用於“告假”、“放假”、“假期”等詞中讀作去聲的“假”字,人們一直弄不清它的來歷。
實際上,這個“假”字為“暇”字之誤。初唐詩人王勃的成名之作《滕王閣序》中有一句“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其中“暇”字有的版本也作“假”。從五代和兩宋時大量的唐文選本來看,“休暇”、“休假”兩詞在當時是同時存在,並行不悖的。一般認為它原是衙門中師爺的行業性“別字”,以後流傳到民間。明代顧起元在《客座贅語》“辨訛”一節中就指出:“假,音賈,偽也,又借也。官衙借用作休暇之暇,音如嫁,曰告假、給假……”以前老百姓沒有“告假”、“給假”這類問題。官府給某個官吏幾天空暇時間,這叫“給暇”或“放暇”,官吏向上司要求休暇,這叫“告暇”。但衙門中的師爺常使用一些行業性“別字”,慣於把“暇”寫作“假”,以後逐漸流傳到民間,時間長了,人們習非成是,結果就沒辦法糾正了。

目不識丁

人們稱文盲為“目不識丁”,是不是說連“丁”字都不識,可見其不通文字的程度呢?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目不識丁”一詞是“目不識個”的訛變。《唐書?張宏靖傳》:“背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宋人竇苹在《唐書音訓》一書中,則說:“丁恐當作個”,也就是說,“不如識一丁字”中的“丁”,應當是“個”字之誤。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亦認為如此,說明《唐書》所說的確實應該是“目不識一個字”。後來由於印刷或抄寫時的一時訛誤,一般讀者又不深究,故而流傳為“不如識一個丁字”,後演變為“不識一丁”或“目不識丁”。

訛變原因

語言傳播條件的限制

語詞訛變現象的發生,首先同語言傳播的條件有關。在語言傳播的過程中,由於傳播者的文化水平和傳播工具的限制,容易發生種種訛誤。漢語中大部分訛變的語詞都是由於這種原因造成的,其中有因讀音相近而造成的音近變體和因字形相似而造成的形似變體。上述的“行李”、“請假”、“目不識丁”都是形似變體。
音近變體的例子如“二黃”一詞。“二黃”是京劇里的一種唱腔,近人杜穎陶在《二黃來源考》一文中認為,“二黃腔”最早起源於江西宜黃,原稱“宜黃調”。後來傳入浙江西部,再從浙江傳到安徽。由於江浙方言中“宜”與“二”讀音非常接近,訛變為“二黃腔”,再通過徽調和漢劇向外傳播,因而後人只知“二黃”而不知“宜黃”。據《江西日報》2005年1月12日《戲鄉鑼鼓響四方——記宜黃農民業餘劇團》報導,近兩年來,宜黃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宜黃戲”的挖掘和保護,組織了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舉辦“宜黃戲”骨幹培訓班,改造“土劇團”,組建農民業餘劇團。
這種音近變體在地名中較為多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三“河水”條:“高奴縣,民俗語訛,謂之高樓城也。”卷二十一“汝水”條:“賈復城,俗語訛謬,謂之寡婦城。”就是典型的例子。另外如北京的一些地名:“交民巷”是“江米巷”的訛變,“黑芝麻胡同”是“何紙馬胡同”的訛變,“岱北寺”是“大悲寺”的訛變,“辟才胡同”是“劈柴胡同”的訛變,“協資廟”是“蠍子廟”的訛變,“爛漫胡同”是“爛面胡同”的訛變,……
俗語中也有很多這種訛變,如:“有眼不識金鑲玉”、“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等俗語,含意模糊,令人費解。用金子鑲在玉器中並不特別難辨認。獵人打狼難道要用孩子作誘餌不成?其實這些俗語都是訛變的結果。“有眼不識金鑲玉”,本作“有眼不識荊山玉”。荊,指古代楚國或楚地;“荊山玉”,指卞和在荊山發現的璞玉。“捨不得孩子打不住狼”,本作“捨不得鞋子打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

語用因素的影響

語詞訛變現象的發生,也與語用因素有關。言語行為中,理解對語義的超越,表達對語義的創造,使語詞的語義發展變化,這種語義的變化導致了語詞形式的變化。這種變體可以叫做語義變體。例如《詩經?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一句,是描寫桃花的盛開,“夭夭”就是茂盛的樣子。但後來卻演變出一個與之意思毫無關聯的“逃之夭夭”來。這種變化,應該是詼諧的說法引起的,即表達者為了取得詼諧的效果,在表達時故意超越原來的語義,而創造出一種臨時性的新語義。而這種創造性的運用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仿效,於是逐漸流行了開來,這種臨時性的新語義也就沉澱了下來成為一種固定的語義。由於新的語義與原來的語義毫無意義上的關聯,為了區別,“桃”字也就被改為“逃”字。這種訛變就如現代網路語言所帶來的語詞的變化,如“美眉”、“灌水”。當然,這些網路語言能否沉澱下來進入現代漢語的“核心”,還要經歷時間的考驗。
這一類的例子還有:“必恭必敬”訛變為“畢恭畢敬”。這兩種寫法曾經長期並存,現在卻“反客為主”,以“畢恭畢敬”為規範寫法了。案《詩經?小雅?小弁》有雲“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意為父母栽下而遺留給子孫的樹,子孫必定恭敬地對待。“必恭必敬”一詞即源出於此,“必”字就是必定、必須的意思。後來這個詞語的意思訛變為十分恭敬,“必”字就由原來的表肯定語氣的副詞變為表程度的副詞。由於“必”字並沒有表示程度深的意思,所以有人就用“畢”替代了“必”,這樣就有了“必恭必敬”和“畢恭畢敬”一對異形詞。現在國家語委頒布的《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將“畢恭畢敬”確定為規範寫法,這恰當與否可以討論,但可想而知,隨著語言規範的推行,不久的將來,“必恭必敬”將退出歷史的舞台。另外,像“不到黃河心不死”,本作“不到烏江心不死”。烏江,今名烏江浦,在安徽省和縣東北,是項羽自刎的地方。後來有人為了誇大“心不死”的程度,將烏江改為黃河,於是逐漸訛變為“不到黃河心不死”。

俗語訛變十例

在日常生活或文學作品中,我們常聽到或見到一些為民眾所喜聞樂見的俗語、成語、歇後語等。但若認真考察這些俗語、成語、歇後語的真實含義,會使人覺得有些“變味”,百思不得其解,感到莫名其妙。
這些俗語等之所以含意模糊,令人費解,主要是由於極個別讀者實實在在的孤陋寡聞,自以為是,極個別人士又實實在在的任性妄為,無法無天。把個人的理解強加給所有人
在流傳的過程中,語意發生訛變的結果。只要把它們的原來形式和意義尋找出來就會迎刃而解。例如:
1、“有眼不識金鑲玉”。本作“有眼不識荊山玉”。荊,指古代楚國或楚地;“荊山玉”,指卞和在荊山發現的璞玉。
2、“跳到黃河也洗不清”。本是一句歇後語,原來是“跳到黃河--洗不清”, 因為黃河水中含大量泥沙,十分渾濁,跳進黃河中,要洗淨身上的污穢是不可能的。比喻一個人難於洗刷淨自己身上的污點。後來訛變為“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3、“不見棺材不落淚”。本作“不見親棺不落淚”,並不是見了任何棺材都落淚。訛變為“不見棺材不落淚”。如果不管誰的棺材,只要見到就落淚,自然令人莫名其妙,啼笑皆非。
4、“捨不得孩子打不住狼”。本作“捨不得鞋子打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訛變為“捨不得孩子打不住狼”,不但使人聽到看到觸目驚心,而且與原來含義大相逕庭,試問,誰家願意、捨得為打狼拋棄孩子呢?真是笑談。
5、“不到黃河心不死”。本來是“不到烏江心不死”。烏江,今名烏江浦,在安徽省和縣東北,是項羽自刎的地方。“不到烏江心不死”這句俗語訛變為“不到黃河心不死”,不但將“烏江”換成了“黃河”,使人無從索解,而且改變了原來的含義。
6、“無毒不丈夫”。不少人認為,“無毒不丈夫”是由“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訛變而成。度,度量。仁赫《俗語典故精選》認為“無度不丈夫”的“度”和“量小非君子”中的“量”合起來恰成“度量”一詞,與另一俗語所說的“宰相肚裡可撐船”的意義是一樣的。由於長期流傳,此語被誤解,將“度”訛為“毒”。也可能是借用“無度不丈夫”的現成俗語而變義成為“無毒不丈夫”,形成與原來意義相反而語音形式相同的俗語。
其實,“無毒不丈夫”是俗語“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的簡略形式。毒,狠毒;丈夫,即大丈夫。元.馬致遠《漢宮秋》一折:“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無毒不丈夫”在元代用例很多,或單用,如劉致《上高監司?堯民歌》:“法則有準使民服,期於無刑佐皇圖,說與當途,無毒不丈夫,為如如把平生誤。”或與“恨小非君子”連用,如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王樞密上云:‘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恨,通狠。上下兩句寬對,“恨”對“毒”為同義相對,即“恨毒”(狠毒)。整個俗語的意思是,作為君子或大丈夫,該狠的就要狠,該毒時就要毒。儒家認為,謙謙君子應該“溫良恭儉讓”,應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產生這樣的反叛儒家道德準則的俗語是需要有一定的社會思想文化基礎的,而元代平民社會中便具有這種基礎,因此“無毒不丈夫”這個俗語能夠得以生存並被廣泛使用。後來人們用正統的儒家道德觀念去改造這個俗語,結果是“毒”通過同音替換的方式被曲解為“度”,為了與“度”對偶,“恨”被換作“量”,“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訛變為“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但是由於“無毒不丈夫”生命力太強,影響太深,實際用例中“度”始終沒有將“毒”替換下來,結果形成了流傳至今的“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應該有肚量,有志氣有作為的人該狠毒時就要狠毒。
7、“山窮水盡疑無路”。本來是“山重水複疑無路”,語見宋.詩人陸游《游山西村》一詩,全詩八句。其中“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復:一重重,一層層,暗:不亮,形容樹蔭很濃。)這兩句的意思是,層層山,道道水好像阻擋了去路,轉過去就是綠樹成蔭,鮮花燦爛的新天地。若是“山窮水盡疑無路”,那么山窮了,水盡了,無山無水,怎么能疑無路呢?
8、“呆若木雞”。由褒變貶。此語源於《莊子》,原文是:紀省子為王養鬥雞,十日而問曰:“雞已乎?”曰:“未也,方虛,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這段文字的大意是說:紀省子替齊王養鬥雞。才養了十天,齊王就問:“雞養好了沒有?”紀省子答道:“還沒好,現在這些雞還很驕傲,自大得不得了。”過了十天,齊王又來問,紀省子回答說:“不成,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又過了十天,齊王又來問,紀省子回答道:“差不多了,雞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再驚慌,看上去好像木頭做的雞,精神上完全準備好了。其它的雞都不敢來挑戰,只有落荒而逃。”很顯然,“呆若木雞”在這裡的意思是,訓練鬥雞使其見敵不動,呆然若木雞,則斗必勝。而後來,這個呆若木雞卻變褒為貶,意思是比喻人蠢笨不能做事,或形容受驚不知所措而呆立的樣子。
9、說“七月流火”是天氣炎熱。語出於《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曆(即農曆)七月。“流火”,大火星漸向西下。此語的意思是天氣開始轉涼了。可是,如今人們普遍地用它描寫公曆七月烈日炎炎熱流如火的天氣,“七月流火”的意思轉向其反面。
10、狗“屁”不通。語意傳訛。對於不通事理、說話顛三倒四的人,人們常斥之為‘狗屁不通’。其實這個成語通常是指文理不通的話語或文章。如《三俠五義》:“柳老賴婚娘心難測,馮生聯句狗屁不通。”那么,“狗屁不通”怎么就具有這樣的意思呢?原來這是一句在流傳中被訛變了的詞語,實為“狗皮不通”。狗的表皮,與其他動物不同,它沒有汗腺,但狗卻長有一條比較特別的舌頭,長長的、薄薄的。炎炎酷夏,狗就藉助於這條舌頭來散發體內的燥熱。夏季常可見到狗伸出長長的舌頭吁吁喘氣,就是這個原因。“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體這一特點而言。正因為狗皮密不透氣,用以作床墊、椅墊,即狗皮褥子,是最佳的保暖用品。“狗皮不通”的訛變,在於“皮”、“屁”諧音,所以就演變成“狗屁不通”。與這個成語語義相近的有一句歇後語:“狗皮上南牆———不像畫(話)”,“畫”與“話”諧音,形容說話、做事不成體統或不合情理。這個歇後語中的“狗皮”,可作為“狗屁不通”原為“狗皮不通”的旁證。“狗屁不通”,屁為污濁之物,對於文理不通的詩文或不明事理的人,用以貶之,這意思倒是更為鮮明。所以人們將錯就錯,約定俗成,也就用不著更正了。
這些俗語由於以訛傳訛,不但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難,而且在表情達意的運用上也失去了原有的準確性。所以,在用俗語、歇後語、成語時,要慎重準確,褒貶得當,語盡其意,表達明白,收到良好的交流思想的語言效果。

訛變的有趣地名舉例

南京不少地名在使用和流傳過程中往往有所變異,如中央門附近的籌市口,此地在六朝時是皇家的桑樹園和蠶堂,宮女們在此養蠶、織綢,所織絲綢還可以上市交易,故稱“綢市口”,後訛傳為“籌市口”至今。“狗耳巷”,此地在古代有一大溝,巷以溝名,故稱“溝兒巷”,時間一長卻訛傳為“狗耳巷”。而“陰陽營”,原乃明代鷹揚營衛隊曾駐於此,故名“鷹揚營”,後卻訛傳為“陰陽營”。“淵聲巷”是因舊時此地地勢低洼,雨天道路泥濘不堪,行人“怨聲載道”,便稱為“怨聲巷”,後卻訛傳為“淵聲巷”。而“樓子巷”(現已改稱三牌樓大街),原因明清時此處有大片竹林,居民多以編竹簍子為業,故當時稱“簍子巷”,後訛傳為現名。“傅厚崗”,明代時此地駐過府軍後衛隊,故名府軍後衛崗,簡稱“府後崗”,後訛傳為現名。上海路東側的“耀華里”,系因清代一鄭姓的愛妾姚華曾居於此,當時稱“姚華里”,後訛傳為現名。光華門外的“天堂村”,原因明代此地為祭天的天壇,後屢遭兵火,逐漸成為村落,叫“天壇村”,久而久之訛傳為“天堂村”。

結語

語詞的訛變現象並非漢語所獨有,世界上其他語種也有。但漢語作為世界上至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語言之一,這種訛變現象更複雜、更普遍。了解漢語語詞的訛變現象,有助於我們正確理解這類違背漢語構詞規律的語詞,而不至於望文生義,理解錯誤,也有助於我們正確對待語言發展中出現的一些不規範現象,在遵守語言規範的同時,以更寬容的態度來對待語言的變異和變異的語言,使古老的漢語在資訊時代煥發出青春的異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