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聲音:阿赫瑪托娃詩選

記憶的聲音:阿赫瑪托娃詩選

《記憶的聲音:阿赫瑪托娃詩選》是2020年8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俄羅斯] 安娜·阿赫瑪托娃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記憶的聲音:阿赫瑪托娃詩選
  • 作者:[俄羅斯] 安娜·阿赫瑪托娃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ISBN:978702016505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安娜•阿赫瑪托娃(1889-1966)是“白銀時代”詩歌的重要代表,被譽為“俄羅斯詩歌的月亮”。《記憶的聲音——阿赫瑪托娃詩選》精選了阿赫瑪托娃的詩歌一百五十餘首,包括早期具有“室內抒情”特點的、優美細膩的詩作,也有後期“抒情的歷史主義”風格的《安魂曲》《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等重要詩篇。本書譯者為詩人、評論家、翻譯家汪劍釗教授。

圖書目錄

譯序: 從“室內抒情”到《安魂曲》
我和你走在黑色深淵之上
我會愛
我向視窗的光線祈禱
灰眼睛的國王
他愛過
我的房間生活著一條美麗的蛇
欺騙
1
2
3
4
愛情
在皇村
1
2
3
有一個男孩正吹著風笛
在深色的面紗下
心底對太陽的記憶
心和心並沒有鍛鑄在一起
房門半開半閉
最後相會的歌吟
你仿佛用一根麥稈啜飲我的靈魂
我再也不需要我的雙足
藍葡萄粒的氣息多么甜蜜
黃昏的房間
花園
在新月下
我活著,像座鐘里的布穀鳥
葬禮
短歌
我遊手好閒,來到這裡
在白夜
一棵老橡樹在絮叨往事
致繆斯
丈夫用花紋皮帶抽打了我
我來了,要取代你,姐姐
傳送帶上擺放過文具盒與書籍
在我烏黑的髮辮中
我學會了簡單、明智地生活
親愛的,別把我的信揉成一團
我馴順地沉浸於想像
黃昏
這裡,我們全是酒鬼和蕩婦
我見過冰雹之後的原野
我什麼都不會說
你可知道
我們不再會共享同一隻杯子
每一天都有新的焦慮
我不會經常回想起你
記憶的聲音
一串細小的念珠掛在脖子上
代替理智的是經驗
我來到詩人家裡做客
白夜
遺囑
因為我大力頌揚過罪愆
我不祈求你的愛情
白房子
客人
回答
離別
塵世的榮譽恰似雲煙
在人們的親近中存在隱秘的界限
我們失去語言的清新和情感的質樸
上帝對刈麥者和園丁太過冷漠
就像未婚妻
須知簡樸的生活總在某處
繆斯沿著山道離開了
晚夕的光開闊而金黃
我多少次詛咒過
我不知道你是生還是死
我看見
我依然夢見岡巒起伏的巴甫洛夫斯克
你為什麼要如此佯裝
你要活下去
就只剩下我獨自一人
一切被奪走: 力量,愛情
黑色的道路蜿蜒前伸
家中陡然變得十分安靜
二十一日,夜,星期一
我倆無力就此絕情地分手
破曉時分醒來
一個聲音向我傳來
每一個晝夜
我聽見黃鸝永遠悲傷的啼囀
你謎樣的愛情,仿佛一種疼痛
我向布穀鳥探詢
倘若月亮並不緩行在天空
親愛的旅人
一切被侵吞,一切被背叛,一切被出賣
恐懼
好歹得以成功地分手
讓管風琴的聲音重新響起
生鐵鑄就的柵欄
你預言,苦命人
當我尚未在圍欄前倒下
我對親人施予毀滅的咒語
誹謗
大門寬敞地打開
哭泣的秋天
皇村詩行
1
2
別熱茨克
湖對岸的月亮靜止不動
那些拋棄國土、任敵蹂躪的人
前所未有的秋天建造了高高的穹頂
這兒真美妙
天鵝的風四下吹拂
他對我耳語
繆斯
自童年就喜愛的那一座城市
最後的祝酒辭
有人傳遞脈脈含情的眼神
慶祝一下最後的周年紀念日
柳樹
記憶的地下室
第三紮加采耶夫斯基胡同
落在列寧格勒的第一發遠程炮彈
死亡之鳥佇立在天頂
小拳頭一敲
NOX
而你們,我最後一次應徵的朋友
普希金
三個秋天
一九四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永不遺忘的日期”又已臨近
當月光像一片查爾朱的甜瓜
那一晚我們都因對方而瘋狂
你,亞洲,祖國的祖國
詩三首
1
2
3
悼亡友
一枚狡猾的月亮
瓦礫
莫斯科郊外的道路令我著迷
致普希金城
1
2
這並不費解
你徒然在我腳下投擲
海濱十四行詩
請別妨礙我的生活
一年四季
片段
夏園
以青春誘惑
三月的哀歌
回聲
悼詩人
1
2
故土
聆聽歌唱
最後的玫瑰
書籍的出版
二十三年之後
離別是虛幻的
這個夏天令人如此愉快
詩人不是人
行遍大地路漫漫
1
2
3
4
5
6
Cinque
1
2
3
4
5
北方哀歌
第一歌
第二歌
第三歌
第四歌
第五歌
第六歌
野薔薇開花
1. 焚毀的筆記本
2. 非夢
3. 在夢中
4. 第一支短歌
5. 另一支短歌
6. 夢
7
8
9. 在打碎的鏡子中
10
11
12
13
子夜詩
代獻辭
1. 暮冬的哀歌
2. 初次警告
3. 在鏡子背面
4. 十三行詩
5. 召喚
6. 夜訪
7. 最後的詩
代後記
安魂曲
代序
獻辭
序曲
Ⅶ 判決
Ⅷ 致死神
Ⅹ 釘上十字架
尾聲
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
代前言
獻辭
第二獻辭
第三即最後的獻辭
序曲
第一聯
第二聯
第三聯
修訂後記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安娜•阿赫瑪托娃(1889-1966),“白銀時代”詩歌的重要代表,有“俄羅斯詩歌的月亮”之美譽。早期的詩作具有“室內抒情”的特點,她致力於傳達內心與周圍世界的秘密接觸和碰撞,詩歌語言細膩、簡潔、準確、優美;後期作品更加開闊和立體化,在對個人命運的書寫中充滿了時代感和歷史感,體現了一種肅穆、莊重的“抒情的歷史主義”風格,由此完成了“優秀”向“偉大”的蛻變,得以躋身於二十世紀世界詩歌*傑出的大師行列。
譯者簡介:
汪劍釗,詩人、評論家、翻譯家。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有著譯《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紀中國的現代主義詩歌》《阿赫瑪托娃傳》《詩歌的烏鴉時代》《俄羅斯現代詩歌二十四講》《比永遠多一秒》《汪劍釗詩選》《俄羅斯黃金時代詩選》《俄羅斯白銀時代詩選》《曼傑什坦姆詩全集》《茨維塔耶娃詩集》等四十餘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