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主義美學

解構主義美學即“後結構主義美學”。西方美學思潮之一。1968年“五月風暴”後產生於法國,後旋在歐美各國傳播。主要代表有德希達、巴特以及美國耶魯批評派的主要成員等。

由結構主義演變而成,主張超越結構主義。在哲學、美學上,反對任何形式的整體觀,認為無論社會制度、藝術作品或哲學,只要試圖從整體上去把握它,就會帶有整體的壓制性質。分解整體性,有助於差異的撒播,防止社會秩序和思想文化的僵化。認為文學作品沒有一個內在中心或結構,沒有決定作品終極意義的絕對真理,只有一個“無中心的系統”;詮釋過程一層層不斷地展開所描成分是無窮無盡的過程,沒有核心,沒有隱秘。各人儘管有不同的傾向,但主張基本一致:(1)否認文學文本具有確定的意義,它可能具有互不相容的多重解釋,尋找“原初”意義的做法是荒謬的;(2)強調閱讀行為在文學活動中的重要性,閱讀很大程度上就是“誤讀”;(3)強調文本語言符號與意義不一致,認為在文學文本的語法與修辭、字面義與隱喻義之間存在著永恆的矛盾和張力;(4)否認讀者與作者通過作品為中介的可交流性;(5)把批評本身也看成一種創作,消弭了傳統觀念中固有的批評一創作的界線;(6)抹煞文學與非文學的傳統界限,徹底推翻傳統的美學規範。解構主義美學重新審視語言的表意功能,以差異來替代西方思想史上歷史久遠的形上學傳統,發生了深刻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