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廟

解放軍廟

解放軍廟位於惠安崇武鎮西沙灣.1949年9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兵團司令員葉飛率領的28軍84師251團的官兵,分乘六艘木帆船來到崇武鎮的西沙灣,準備參加解放金門的戰役。為了建廟,曾恨省吃儉用地積攢了四五萬元。在得到允許後,她丟下生意,把母親留下的金鍊、金手鐲賣掉,把房契抵押,又四處奔波,籌集捐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解放軍廟
  • 地理位置:惠安崇武鎮西沙灣
  • 紀念意義:烈士的懷念
  • 建造者:曾恨
  • 竣工日期:1996年秋天
建造過程,紀念意義,文革期間,建廟,廟宇描述,

建造過程

當時有27名戰士住在曾恨的家裡,當時的曾恨還是一個13歲的小姑娘。在一次敵機轟炸時,是戰士們把小曾恨救了出來。
從此,小曾恨便和解放軍戰士結下了不解之緣。
令她痛不欲生的是,這27名戰士去前線打仗,結果無一生還……
古樸的崇武人,歷來對英雄奉祀如神。紀念戚繼光將士的“和寮宮”就在崇武。1949年9月17日的那一天,共有24名解放軍戰士在西沙灣畔為民捐軀,在遭遇敵襲的傍晚,崇武支前辦派員前去處理遺體,老百姓也紛紛湧向那裡,流著眼淚為烈士整容,並就地將他們隆重安葬。民眾在“和寮宮”旁的沙冢邊蓋了一間12平米的房子為廟,在房子裡擺上24位烈士的牌位,上書“廿四君靈位”,用來祭典。以供長期紀念。從此,民間尊奉他們為“廿四大人”
在小廟修好的第二天早上,母親就帶著小曾恨來上香。
從此,曾恨天天來祭拜恩人,每年除夕,曾恨還要和母親來為這些烈士守歲。
後來便是曾恨帶著子女來……
在後來1996年建好“解放軍烈士廟”時,又將三位並不在西沙灣犧牲的解放軍也“請”來,原本供奉的“廿四大人”變成了匾額黑底金字上書“英烈廿七君”,下面是廿七個身穿綠軍裝、頭戴軍帽的解放軍形象塑像,像不甚高,分兩排,排列整齊,均為坐姿。

紀念意義

曾恨總覺得那方小小的牌位無法滿足她對解放軍的懷念。她把母親給她的梳妝盒改成一個神龕,用泥土塑了一尊解放軍像,用筆畫上五官和紅五星、紅領章,又把寫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紙條貼在泥像的胸前。
對烈士的懷念,使她產生了一個更新的願望,他在烈士面前許下重願:此生要建一個更大的廟,來供奉這些烈士。

文革期間

文革期間,“和寮宮”和“廿七君靈位”以及曾恨捏的解放軍泥像被掃除一空,曾恨也被告知:不要再去燒香上供品了,因為解放軍是不信神的。但她仍然在凌晨或深夜悄悄來祭奠。在她心中,這些不知姓名的解放軍戰士就像神一樣,是她生命的支柱。

建廟

1996年秋天,曾恨的“解放軍廟”終於建成。這是座既無僧無尼、也無佛無神的廟,廟中央端端正正地擺放著27尊解放軍塑像以及當年他們所乘的木帆船的模型。她住在廟裡,每天早早地起床,在供桌前擺上清茶、供品,然後燒一柱香,默祈“國泰民安”。

廟宇描述

宮宇背山面海,氣勢恢宏。宮前建有三亭,中亭曰“觀潮亭”,亭額“海天幽雅”,柱聯“蜂峰靈麓碧波朝聖廟,龜蛇雄踞藍舸成奇觀。”蓋宮宇背依蜂峰山,前臨大海,左有龜 ,其狀若龜;右有白崎,其形似蛇。柱聯概括了宮宇所處地理形勝。左亭曰“望海亭”,柱聯“望海峽思江山一統,登古城盼同胞團圓”。右亭曰“烈士亭”,柱聯“海韻千秋回壯曲,心香一瓣謁忠魂。”和寮宮內有泉州名士王愛琛先生所書額匾多方:“威鎮海疆”、“湖寮勝景”、“西山古蹟”、“保境安民”等。廿七君宮內塑有廿七位解放軍坐像,綠軍裝紅帽徽,形象輝明。額匾“天下第一奇廟”,乃解放軍某部所贈,宮內匾額碑銘多方,“千秋浩氣”,“萬古英靈”,“海天一絕”等。旁建有烈士紀念館,館前築烈士紀念碑。宮宇獨特,又地處濱海,風景秀麗,故遊客眾多,香火旺盛。(榆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