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引導機制

所謂角色,是指一定社會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為方式及其相應的內在心理狀態。社會對於一個人的要求、期望與對待,直接決定於他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的位置和所擔負的社會角色。因此,一個人的社會環境與社會生活首先是與其社會角色相一致,並依據社會對於相應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統化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角色引導機制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介紹,社會生活一致的原因,

介紹

社會對於一個人的要求、期望與對待,直接決定於他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的位置和所擔負的社會角色。因此,一個人的社會環境與社會生活首先是與其社會角色相一致,並依據社會對於相應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統化的。在中國,由於社會統一性程度很高,社會對於某種社會角色,特別是社會責任相對單一的兒童與青少年的社會角色在全國範圍內都有著高度一致的理解與期待。因此,身處特定社會位置、擔負某種社會角色的人們,特別是進入正式社會化機構——各種學校,以接受社會化為主要任務的兒童與青少年,其社會生活有著高度的一致性。

社會生活一致的原因

但是具體的社會環境有著各種彼此相區別的特點,為什麼絕大多數兒童與青少年在面對這些區別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很好地認同於國家制訂的教育目標,並被與這些教育目標有關的社會要求或教育觀念與策略所引導呢?
其一,從角色理論的觀點說,兒童與青少年的學生角色,是其自我同一性(self -identity)的核心。相應的,學校社會的接納和承認,是他們自我價值(個人所意識到的自身價值)的核心構成部分。社會認可從來是人們自我價值的最重要來源。
無論是兒童、青少年還是成人,對於社會接納與承認的看重和對於偏離社會和被社會拋棄的焦慮與恐懼,直接成了人們隸屬和認同於社會的心理動力,成了他們自覺不自覺地與社會現狀或基本傾向保持一致的心理原因。所以,儘管具體的社會環境有著各種彼此相區別的特點,人們仍然能夠在總體傾向上與大社會的基本要求與期望相一致。也就是說,人們總體的社會化傾向,是由大社會的基本傾向決定的。
其二,社會是人們進行各種社會判斷和進行自我價值判斷的首要的和穩定的參照系。
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 Mead,1928,1935)研究發現,人們進行價值判斷的基點,是自己生活在其中的背景社會的價值傾向,人們的行為方式乃至氣質傾向,也是與背景社會倡導的傾向相一致的。
符號相互作用論者米德(G.H.Mead,1934)的一般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的觀點,一個人進行社會判斷和自我價值判斷所依託的自我意識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個人的發展過程中,人們已逐步將自己所面對的社會群體抽象成了一般化他人的概念,這個一般化他人的概念就是個人所意識到的社會,而個人的思維、推理、與他人的溝通,都是以這個一般化他人為基礎的,個人對社會、他人與自己的理解,也是以這個一般化他人(社會)為根據的。
從傾向上說,個人越是缺乏獨立的、穩定的自我價值體系,其社會判斷與自我價值判斷越依賴於以社會既存的狀況和大多數人的選擇作為參照。國中生尚處於個人獨立價值系統的發展時期,價值判斷仍高度依賴於外部社會的引導,因而認知判斷與行為也與大社會倡導的傾向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