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拐

髭蟾又叫鬍子蛙、角拐,我國特產動物。屬於兩棲綱、無尾目、鋤足蟾科、角蟾亞科的一屬。為中國特有珍稀瀕危兩棲動物,雄髭蟾每年發情期時,上頜邊緣都會長出2至11枚黑色角質刺,有“中國角怪”和“鬍子蛙”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角拐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角拐與角怪,

簡介

【中文名稱】:髭蟾
【拉丁學名】:vibrissa phora
【俗名】:角拐、角怪、鬍子蛙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未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未列入(0)
【特有種】:是
【瀕危等級】:漸危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未列入
【生態環境】:闊葉林地帶山溪內及溪邊石灘上
【海拔上限】: 1500  【海拔下限】: 1100
【致危因素】:種內生物學特點,作為食物被捕獵
【國內分布】:貴州梵淨山 雲南哀牢山 廣西大瑤山 四川峨眉山 福建武夷山

形態特徵

髭蟾體頭部極寬扁;口大、舌大,後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縱置;上頜有齒;背麵皮膚有小細疣粒,構成網狀細膚棱;四肢背面多成縱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縱膚棱;胯部多有一月牙形淺色斑,長可達10厘米。身體背﹑面均呈藍褐色,亦有灰色。眼色特殊,上半呈藍綠色,下半深褐色。雄蟾上頜邊緣有黑色角質刺,雌蟾上頜邊緣有米色小點。頭部扁寬,前肢長於後肢,趾間有蹼。
梵淨山角拐梵淨山角拐
武夷山角拐武夷山角拐

生活習性

蟾棲息在海拔700~1800米林木繁茂的山區。白晝隱匿在石隙、土洞、雜草或樹根下。夜出覓食,主食蝗蟲、蟋蟀、叩頭蟲、竹蝗、金龜子、等多種農林害蟲。蝌蚪大而粗壯,全長可達100毫米以上。後背與尾基交界處一般均有醒目淺色的Y字形斑。角質頜強。以藻類等為主要食物,也吞食小蝌蚪。一般晝伏夜出。經1~2年才能完成變態。

角拐與角怪

角拐有一個近音的名字角怪 ,“怪”實為“拐”字的訛傳。南方各省稱蛙類為“蟆拐”,這種長了硬刺的蛙類當然就叫做“角拐”。但是因為上世紀60年代,首次在我國大瑤山發現角拐的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胡淑琴教授不懂瑤山方言,不知蟆拐一說,誤把“角拐”記錄為“角怪”。此后角怪一詞開始逐漸由中科院的官方雜誌《動物學報》面向世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