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橋之戰

觀音橋之戰

觀音橋之戰(越南語:Trận cầu Quan Âm),是中法戰爭(越南語:Thanh-PhápChiến tranh 清法戰爭)前期的一個重要衝突事件,影響重大。爆發於光緒十年閏五月(公元1884年6月),又稱北黎之戰(越南語:Trận Bắc Lệ )。在諒山(越南語:Lạng Sơn )以南100多里外的滄江岸邊被稱為觀音橋(北黎)的地帶,有清將萬重暄、黃玉賢王洪順廣西軍隊3000餘人駐防。軍機處命令駐紮在越南的清軍“仍扎原處,不準稍退示弱,亦不必先發接仗,倘法兵竟來撲犯,則釁自彼開,惟有與之決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觀音橋之戰
  • 越南語:Trận cầu Quan Âm
  • 屬於中法戰爭
  • 分類:戰爭
1884年6月23日,按福祿諾代表的法國政府的部署,法軍到諒山附近的北黎接防,要求清軍立即退回中國境內。但清軍沒有接到清廷的撤軍命令,不敢決定,要求法軍等待清廷的回命才能執行。法軍不加理會,開槍打死清軍代表,炮擊清軍陣地,清軍被迫還擊。
觀音橋之戰,法軍陣亡24人,清軍傷亡300餘人。
觀音橋事件傳回法國,引起譁然。法國隨即照會清政府要求所有清軍從越南撤出,並賠償軍費兩億五千萬法郎(約合白銀三千八百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