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于海者難為水

觀于海者難為水

《觀于海者難為水》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觀看過大海的人,難以被其它的水所吸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觀于海者難為水
  • 創作年代戰國
  • 作品出處:《孟子》
  • 文學體裁:語錄體散文
  • 作者:孟子及其學生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原文翻譯,作品賞析,作品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1)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 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 有明,容光(2)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 也,不成章(3)不達。”

作品注釋

(1)東山:目前的說法大致有兩種:一曰東山是東蒙,即蒙山,在今山東蒙陰縣南;二曰東山是嶧山
(2)容光:指能夠容納光線的 小縫隙。
(3)成章:《說文》解釋:“樂竟為一章。”由此引申,指事物達到 一定階段或有一定規模。

原文翻譯

孟子說:“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就 覺得整個天下都變小了。所以,觀看過大海的人,便難以被其它 水所吸引了;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 了。觀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觀看它壯闊的波瀾。太陽月亮有光輝,不放過每條小縫隙;作為流水這個東西(事物),不把坑坑窪窪填滿不向前流;君子立志於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達。”

作品賞析

這裡包含兩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立志要高遠,胸襟要開闊;另一方面,基礎要紮實, 要循序漸進,逐步通達。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是胸襟的拓展,境界 的升華。
登山如此,觀水也如此。所以有“觀于海者難為水”一說。既然大海都看過了,其它小河小溝的水還有什麼看頭呢?
徐霞客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境界就是 這樣一步一步提高的。
由此看來,我們還真不能小看了“遊山玩水”的積極意義哩。 關鍵是看你怎么“游”,怎么“玩”。如果像報載某旅遊局長所說: “現在旅遊,不過是把麻將桌換個地方。”遊山玩水都是打麻將,那 當然是極端腐敗,極端沒意思的了。如果不是這樣,而是能夠 “登山”則“小魯”,“小天下”;“觀海”則“難為水”,思想境界 真正得到提高,得到升華,那也就“不虛此行”,即便是“公費” 也總算有一定收穫了罷。這是擦邊的話了。回到本題,既然“在 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既然“觀于海者難為水”,那么, “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所以,登山就要 登泰山,現水就要觀海水,做學問就要做於聖人之門。這就拓 展胸襟,升華境界的啟發。立志要高遠,胸襟要開闊。
另一方面,“觀水有術,必觀其瀾。”因為,光有本,水有源. 太陽和月亮的光輝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夠容納光線的小縫隙,流水 不放過任何一個坑坑窪窪。那么,我們做學問,立志於道呢?也 同樣應該不馬虎,不敷衍,循序漸進,厚積薄發,因為,與“日 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同樣的啟發, ”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既然如此,我們怎能不打好基 礎,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向前呢?
總起來說,這是一段激勵人立志向學和提高思想境界的絕妙 好文,深富哲理,值得我們把它當作座右銘來讀。

作品出處

《觀于海者難為水》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上》。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像孟子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