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上海玉佛寺方丈)

覺醒(上海玉佛寺方丈)

覺醒法師1970年5月生,遼寧錦西人,1985年依上海玉佛寺監院欣一法師出家,同年5月於玉佛寺三壇大戒。1985年9月至1991年7月在上海佛學院學習,受到真禪等長老的稱讚。1999年11月榮升上海玉佛寺方丈,2002年9月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2003年3月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3年11月當選為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2013年12月當選上海市青聯副主席。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旭
  • 別名:覺醒法師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遼寧省葫蘆島市
  • 職業:宗教人士
  • 畢業院校:上海佛學院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全國政協委員
    上海佛教協會會長
    上海玉佛寺方丈
    上海市青聯副主席
簡介,個人經歷,

簡介

覺醒法師1970年5月生,遼寧錦西人,1985年依上海玉佛寺監院欣一法師出家,同年5月於玉佛寺受三壇大戒。1985年9月至1991年7月在上海佛學院學習,受到真禪等長老的稱讚。1999年11月榮升上海玉佛寺方丈,2002年9月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2003年3月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3年11月當選為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2013年12月當選上海市青聯副主席。 受訪記錄十幾年前採訪真禪法師的時候,就見過隨侍左右的覺醒法師。彼時,只聽說年輕的覺醒是上海佛學院品學兼優的畢業生,深受真禪等中國佛教界諸大師的賞識。而今,覺醒當選為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我(記者)因此又前往叩訪。
覺醒

個人經歷

34歲的覺醒,早已褪去當年的稚氣,對於履新的職責,因著瞭然於胸的沉著,侃侃而談。"當選會長的心情?我既怕辜負了大家對我的信任,又覺得責無旁貸。"在佛教界,覺醒的年齡無疑在"小字輩"之列,但自從16歲出家、被上海佛學院破格錄取,他耳濡目染著老一輩法師愛國愛教的精神,"明暘、真禪法師他們雖然經歷了那么多次運動,但對黨、對國家的虔誠之心一直不變,這是我們年輕法師望塵莫及的。"新的職務,被他當作是一次學習履行歷史使命的機會。"上海這顆東方明珠越來越光彩奪目了,上海的佛教如何跟這箇中國特大型城市相匹配?如何為2010年世博會培養一批精通佛教文化、禮儀的高層次僧材?佛協的工作如何定位?這些都是我們的重要課題。"覺醒說。在我(記者)印象中,這樣的思考早在1999年11月他接替真禪法師任玉佛寺第11任方丈時就開始了。隨之而來的行動是,2000年夏,恢復出版解放前在玉佛寺創辦的《覺群》雜誌,並以此為契機,確立"文化建寺,教育興寺"的發展理念;恢復由葉聖陶豐子愷創辦的弘一圖書館,使之成為上海第一所專業佛教圖書館;相繼開辦星期佛學講座、玉佛寺網站、青年居士進修班、僧伽進修班、梵樂團、覺群學院;召開"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都市寺院與人間佛教"等全國性專題研討會;每年舉辦"文化周";出版《覺群小叢書系列》、《覺群o學術論文集》;直至季羨林先生題匾的覺群編譯館掛牌,首輯《覺群譯叢》將於2002年出版。"佛協作為社會愛國團體,要協調、引導各寺院的弘法活動。"新任會長說,"過去佛教僅僅是燒香、拜佛,現在進行的是文化系統工程。"新出版的一期《覺群》季刊的主題,令人耳目一新:佛教與上海城市精神。覺醒在同題文章中寫道:"佛教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他認為,"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具體怎樣利生呢?真禪法師的教導猶在耳邊:"多接觸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玉佛寺每年有計畫地拿出收入的一部分做慈善,並且跟蹤結果。比如希望國小,建立了就要不斷檢查是否在運轉,不能變成空架子。覺醒稱之為"好的開頭,好的成果"。與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兒童福利院的合作,從真禪時期延續至今:一年25萬元,資助百名特困兒童上學,直到高中、大學;另有20多萬,送往百個特困老人或家庭。玉佛寺自民國起就是開風氣之先的滬上"首剎",到21世紀的今天,更是走在了對外友好交往的前沿。2000年5月18日,覺醒法師美國國務院邀請,以"國際訪問者"身份訪美。在美期間,他發現,沒到過中國的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所以,在成功接待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萊特之後,他提出變被動外交為主動外交的主張,希望政府多多邀請國外的社會知名人士甚至對我國半信半疑的名人來中國"交流,溝通,對話",用事實改變他們的陳見。覺醒法師笑言,幾天前印度新任駐華大使代表印外長給玉佛寺送來了全套140冊巴利文大藏經(印政府送給中國寺院的第一部大藏經),這是對1999年玉佛寺熱情接待的回饋。《覺群》編輯部主任曹曙紅是覺醒的師兄,一直被尊稱為"曹老師"。旁人問及,覺醒坦言:"我自己有欠缺之處,需要很多像曹老師這樣的能人相幫。大家在一起,都想做一點事情吧……"覺群大樓在玉佛寺邊上造起來了,覺醒憧憬著,在千人會堂開報告會,請各路法師、社會工作者來作熱點探討、專題訪談……古老的佛教何以如此清風拂面?覺醒法師在他的著作《佛教禮儀觀》中有言:"佛教重在生活,重在尋常日用,佛教教理中蘊蓄著與時俱進的理論成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