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陝西寶雞地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西關位於金台區西部,東與中山西路連線,西至羅家塄,南臨渭河,北至馬家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關
  • 位於:金台區西部
  • 地理位置:東與中山西路連線
  • 總面積:5.37平方公里
地圖信息,
西關街道辦事處
位於金台區西部,東與中山西路連線,西至羅家塄,南臨渭河,北至馬家原。東西長4.3公里,南北寬1.25公里,總面積5.37平方公里,轄寶中路、新寶路、建築新村、紙坊頭、二公里半、福臨堡等6個居民委員會,16個家屬委員會。居民5447戶,22640人,其中回、蒙、滿、藏、彝、土少數民族405人。辦事處駐新庄子2號。
西關街道辦事處的前身是福臨堡辦事處,成立於1956年,此前為寶雞市城關辦事處的一部分。1960年改為縣功人民公社長壽管區福臨堡分社。1963年又改為福臨堡街道辦事處,劃歸渭濱區,辦事處所轄區域大部與金台區長壽鄉交錯,人稱此為:“渭濱區的地,金台區的天”,1966年“文化大革命”後,稱紅衛路街道革命委員會。1971年3月改為紅衛路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1年更名為西關街道辦事處。1987年底劃歸金台區。
辦事處所轄大部地區,解放初期為以種植小麥為主的農業區,只東段紙坊頭一帶有蔬菜零星種植。寶天鐵路兩旁,多為農民居住村落和農田荒地。隨著城市的建設,逐漸成為現代化城郊工商文化繁華區域。現有西關正街、寶福路、寶中路、新寶路等街巷10條。寶福路為主幹街道,由東向西蜿蜒而去。道路兩旁,工廠林立,商店密布,居民住宅樓座座,有西關、福臨堡兩個農貿市場。一路、三路公共汽車由轄區東西站始發。福臨堡火車站增加道股,為客貨接運點。
西關西關
境內駐有部、省、市屬廠礦企業、倉庫20多個,著名的有鐵道部寶雞鐵路工程機械廠、寶雞市電晶體廠、寶雞水泥廠、寶雞叉車第四分廠、寶雞市燈頭廠、寶雞焦化廠、寶雞紅光鐵廠、寶雞市重工業局倉庫、寶雞市交通局倉庫、人民解放軍某部油庫等。街道辦事處辦街道企業有西關印刷廠、秦西鉚焊廠、建築隊以及曙光百貨商店等工、商、勞務業10個單位,1989年工業總產值113萬元,商業和勞務收入10萬元。
轄區內文化教育衛生單位有:中共寶雞市委黨校、寶雞市教師進修學院、寶雞電大工作站等3所高等院校。中學4所,其中全省重點中學——寶雞中學,為省、市重點中學之一。另有區屬中、國小各1所,企辦子弟學校2所。醫療單位有寶雞市區建院最早的寶雞市中醫醫院。這所醫院中、西醫並設,寶雞市著名中醫師大多集中該院接診。
天柱山西關
西關,天柱山主峰別名。
蘭州市商業中心
西關什字是蘭州市城關區的公共運輸樞紐站,處於中山路、臨夏路和張掖路的交匯處,可以說是蘭州最繁華的地段,各種商鋪林立,有西單商場、亞歐商廈、新世紀百貨等大型購物中心,西關什字是張掖路步行街西段起始點,沿步行街向西有小吃街”大眾巷“和蘭州皇廟。向北沿中山路可以到黃河風情線,蘭州黃河中山鐵橋,白塔山公園。可以說是外地遊客的必到地點。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西關村
西關,古稱西關廂。位於縣城西門外。清順治《清源縣誌》上卷載:“西關城周三百四十丈,門三,敵台六。今廢”。可想,在350多年前西關的門堡,敵台應該還在。就區域範圍比較,西關要比北關大許多。另外,西關還是縣城之外太汾官道路經之一的西官道。那時修建城堡敵台,作用既在防範外敵,同時也用於防洪。多少年來,西關地處縣城與西山中間地段,山里人不進城即可便捷地交換他們手中的農副產品。因此,西關廂逐步成為西山地區乃至晉西北山區與清源縣城商貿交易的中轉站。直至民國年間,日本人入侵之前,西關街的商貿仍興盛不衰。那時,晉西北地區如靜樂、嵐縣及婁煩、古交一帶山區百姓,都將他們當地產的小米、胡麻油等山區特有的農產品,用毛驢馱運下來出售,再換上山里所需的布匹、麻紙等日用品馱運回去。據說清源城裡糧店街所賣的小米、食油大多都是從後山里運下來的。
除此之外,西關廂還有傳統的炒米製作工藝。據說,那時的炒米生意也十分紅火。西關炒米製作工藝講究,銷路甚廣,南到潞安府(晉東南長治)及運城一帶,近銷榆次、太谷和祁縣。周邊商販都到西關北街採購炒米,運回去再作加工,製成“麻粘”出售。
西關村在民間社火文化中也有獨特之處。其它村正月十五鬧的是文社火,西關村則耍的是武社火,除民眾愛看的火流星外,村內年年有武術隊表演,手舞棍棒、長矛、大刀,以武為樂。
相比之下,西關村在經濟、文化明顯優於北關、東關,每年蔬菜上市,清源菜市西關廂的菜最多。
在家族姓氏方面,喬、蘇二姓居多。民間有順口溜:喬六成、蘇三成,雜七八股只一成。在人文歷史方面,近代有喬萬選、喬萬森等留美博士、大學教授,現代有武術精英陳生富等名人。在文物古蹟遺存方面也非西關莫屬。如今,西關村現存古蹟還有五、六處之多。如:市樓、關帝廟、龍王廟、玉皇閣、碑亭以及周邊的隋代西城門洞和明代磚城牆。總之,比較而言,如今的西關村是縣城一處文物古蹟點綴最多,並具有歷史文化氛圍的唯一的關廂社村。
西關廂內的街道均以市樓為中心,設東、西、南、北四街。東街、南街都不長,住戶不多,店鋪也稀少。西街、北街較長,住戶多。很早以前,大多店鋪門面都集中在此,正如鄉人所言:那時西關的店鋪一家挨一家。西關廂周邊有小區:劉家園、殷家園及杏林三個自然村,均為解放後重新劃入,一同歸清源城南二所轄。
一、市樓東街:在市樓東。此街東西走向,全長五六十米。東依西城門,西至市樓,是西關廂最短的一條街道,民國年間街內僅有剃頭鋪、小客店各一處。
二、市樓南街:南街和東街大小與住戶都相差不多。姓氏以羅、張為主。民國初年,基督教太谷支會傳教士康保羅牧師(美國人)在此街落戶傳教,並在南街造教堂一所。同時在教堂開辦女校,女校至日軍入侵後停辦。
三、市樓西街:西街為西關廂主街道,古稱通商街。街道東西走向,全長約180米。街東起自市樓,西至關帝老爺廟。街中原有文昌閣一座,後改稱觀音閣,解放後拆除。相傳民國年間,此街為西關商貿街。街道兩旁店鋪比比皆是,當地人皆說:那時街上的店鋪一家挨一家,來往商客很多,僅驢驢店就有四五家(所謂“驢驢店”為西關獨稱。因店內接待商客主要以山客為主,山客來往主要以毛驢馱運貨物為主,店內大多無車馬,故稱“驢驢店”)。
山客,是當地人對山里人的一種稱謂。那時來的山客範圍很廣,遠至晉西北的靜樂、嵐縣,近有婁煩、古交。人們經常看到山客們,用毛驢馱著他們當地產的小米、胡麻油來清源糧店街出售。回去的時候再辦好山里所需的日用品,如布匹、麻紙、食鹽、陳醋等。因此,山里來來往往的毛驢川流不息,對當地人影響很深。西關老者曹金海老人回憶說:山里人很辛苦,趕一趟清源來迴路程得兩三天,一天的山路下來,到了西關就天黑了,只好住在西關店了。那時一頭毛驢只能馱七十來升,為了多運,趕毛驢的人還要身背一二十升。那時西街西頭最大的車馬店為“永隆客棧”,由本地人石昌普經營。據說此店清代以前就有了,那時,西關也是京城到西安的西官道之一(東為徐溝的東官道),因而此店過去接待的大多是官、商之客,後來交通發達了,官商路徑改道,才改作山客驢驢店了。西街東頭還有一個永茂客店,後來改作“駱駝店”,專為接待陝西駱駝隊為主。日軍入侵後,山客也逐漸不來了。
在店鋪方面,西街大的店鋪還有喬萬選的“務本生”雜貨鋪及醋坊。依次有“德義園”布莊(清源范莊人張景長開)、“恆義”米麵店、“德信順”油店(平遙人開)、“錦生裕”雜貨鋪、藥鋪等,至於小的店鋪就不計其數了。
除此之外,西街中段還有基督教教堂一所。據西街教會人員介紹,西關基督教始於民國初年,由基督教太谷支會康保羅(保羅為基督教徒的別稱)牧師前來清源西關傳教,並修教堂、醫院各一所。教堂至今還開著,並有專人管理。教堂北面有明樓院一處。明樓兩層七大間南向,風格高大新穎。由西關人喬萬選於民國三十五年建(至今尚好)。到如今,由於時代的變遷,市樓西街早已失去昔日山客來往的喧鬧和繁華。但街頭古蹟遺風依舊。東有古市樓,西有關帝老爺廟,中有民國明樓院。一條具有歷史淵源的古街道,依然顯示著它的文化氛圍。在當今,也是一處名符其實的歷史文化名街。
四、市樓北街:市樓依北的街道稱北街。此街南依市樓,北至吊橋坡上的龍王洞。全長約180餘米,與西街不差上下,是西關廂兩大街之一。街中除市樓之外,還有龍王廟、魯班廟和吊橋坡上的龍王洞。為此,西關廂每年夏季五月端午在龍王廟裡祭祀龍王,並在北街舉辦廟會。家家包粽子、制涼糕請客待人,趕集看戲,好不紅火。在商貿店鋪方面。大的店鋪有“日興昌”布莊、“裕和玉”醋坊、“聚和隆”米麵店、“乾生源”雜貨店(南營留人開)。北街的中段還有基督教太谷民賢中學辦的醫院一所。醫院最初的大夫姓劉,後來有楊二貴大夫(平遙人)。醫院至日軍入侵後,由於日本人對基督教醫院存有敵視,並經常有意去干擾,最後迫使該院關閉。街北還有氈鋪、油坊、麵餅鋪、磨坊、炒米房等店鋪。
提起炒米坊,當地人都曉得,那裡是出售炒米的店鋪。據當地老者講:西關炒米遠在明清兩代就很興盛了。遠的不說,僅民國年間北街加工炒米的人家就有30多戶。這些人家將此傳統的炒米工藝視為傳家寶,加工技藝只能傳男、不能傳女,多年來成了不成文的地方鄉規。老者們講,炒米加工賺錢不多,但製做起來非常辛苦。那時炒米原料用的是晉祠好大米,炒米時只能一把一把地炒,一次不能大批加工,因此收入都不大。再說炒米整個加工需六七道程式,而且每道程式都不能含糊。首先將優質大米在蘇木紅藥水中浸泡一天左右(蘇木是一種中藥藥材,有舒經活血之功效),再用小籠蒸,一次只能蒸一節,不能多蒸。火爐里添的碳都用風峪溝(南峪)的碳,其它碳不行。一節米需蒸兩次,才算一道工序。大米經籠蒸後要涼乾,才能入鍋(鍋為普通家用鍋)進行烘炒。在整個炒米過程中,炒米火候是關鍵。炒好米,火候適中,不怕受潮,吃得香,咬得脆,為晉中一絕,可謂獨一無二。那時來西關北街採購炒米的商販,遠至潞安府長治和運城一帶,周邊有祁縣、太谷及榆次車輞等地都紛紛來此購買。回去後再加工製成民間小吃“麻粘”上街出賣。每年臘月是西關北街加工炒米的高峰季節,有的人家還到柳杜常豐村買上粞,自己製作麻粘正月里上街出售。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農業合作化、糧食統購統銷,大米沒有了來源,西關北街的民間炒米業也隨之沒人做了,從此北街的傳統炒米工藝漸漸地消失了。
此外,北街還有兩位名聲在外的平頭百姓,在這裡我想是值得一提。一位是民國年間,武術名人陳生富。一位是人稱莊稼財主的王同虎。
陳生富(1914—1985),省立國民師範畢業,一生酷愛武術,民國25年陳已是太原地區武術界的佼佼者。民國26年日軍侵華,清源淪陷,陳鄙視日偽政權。日偽幾次登門去陳家要他出任武術教官,都遭拒絕。解放後,陳立足務農研究種菜,博得省農科院專家認可。多年來曾獲市、縣農業勞動模範和先進科技工作者。並選為政協清徐縣第六、七屆委員。陳一生耿直、做事公正,博得鄉人尊敬愛戴。
北街另一位叫王同虎(大名王鄘),王同虎早年喪父,老母在家紡花織布。家裡兄弟四人以他為大,故老母托他執掌家政。王個頭不大,能言善語,治家嚴謹,一生務農。王一大家起早貪黑成年累月傾身於菜地辛勞,兄弟四人分工不分家,媳婦妯娌打理招外,老母在家紡花織布,王氏一大家和睦相處,生活上克勤克儉,為左鄰右舍稱讚。王家的菜地由賴地變成好地,由幾畝地發展成幾十畝。按王家的說法:那全是好地。因而日子也一年比一年富裕。對此,北街的臨家們都皆有口碑:王家的錢都是從牙齒縫裡摳出來的。同時,王家的家規也是十分嚴明的,那時王家上西門菜市坡賣菜,全家從來不在外面買著吃,也不在外面零花一分錢。兄弟們把賣了的菜錢都要一分不少地交給老大王同虎。當地人還有傳言:王家每到秋後,廚房裡的“笊籬”(一種澇面的工具)就掛起來了。意思是冬天日短,農閒少勞動,飯食只能吃稀的,不能吃乾飯,並由一天三頓飯改成兩頓飯,為此可節衣縮食攢錢過日子。解放後,搞土地改革,劃定階級成分。當時按王家的實際情況,土地多,家境富裕,劃個地主成分也在範圍之中。可是王家種地從來沒有雇過長工,農忙時就連短工也沒捨得雇過。總之,王家之富是全家勞動所得,沒有剝削之嫌。因此,只能按政策給他定了個“中農”。對此大家也無話可說。不過事後人們還是給王家送了一個“莊稼財主”的稱號。
1958年,農村掀起獻寶運動,就是動員地主老財和過去有錢的人家把財寶獻給集體。這次運動,王家也列在其中。王家無奈,最後只好把藏了多年的一大油瓮現成錢(銅錢)捐獻給了集體。滿滿一大缸古銅錢呀!論斤稱足有一噸多重,為此引起縣城一時轟動。由此可想,那些沉沉的銅板曾是王家祖祖輩輩一滴一滴蓄攢起來的賣菜錢,如今,銅板雖然失去了貨幣的功能,但它從另一個側面也成了王家勞動成果的再現,同時也是一個時代的折射,一戶農家飽含的辛酸苦樂。

地圖信息

地址:金台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