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豹渠

西門豹渠

西門豹渠 xī mén bào qú 也稱“引漳十二渠”。中國最早的多首制灌溉工程。戰國初期由西門豹主持興建。引漳水灌溉鄴田,以改良鹽鹼地,發展生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門豹渠
  • 外文名: xī mén bào qú
  • 也稱:“引漳十二渠”
  • 國家:中國
鄴地水災泛濫,西門豹修建水渠,引漳十二渠,漳水十二渠,史記評價,

鄴地水災泛濫

戰國時期,魏國鄴地(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河南安陽市北)的漳河經常發水災。 對了對付漳河水患,當地人民想了很多辦法也無濟於事。 水災年復一年地為非作歹,沖毀房屋,吞沒莊稼,當地老百姓深受其害。 後來,鄴地的一些地方官吏、地主豪紳與裝神弄鬼的巫婆串通一氣,造謠感眾。他們說漳河鬧災是“河伯顯聖”,只要每年挑選一個美女,送給“河伯”做老婆,就可以使水災平息,民眾安寧。就這樣,在官吏豪紳的操縱下,年年驅使老百姓給河伯娶妻,把年輕姑娘扔進漳河。 他們還乘機向老百姓索取大量錢物,進行分贓。 天災人禍,使鄴地人民貧困交加,無法生活下去。特別是那些家裡有年輕女子的平民百姓,擔心自己的女兒被選中,只得背井離鄉,四處逃亡。
鄴城當時是一個軍事要地,三家分晉以後,鄴地類在韓國趙國當中,西邊是韓國的上黨,北邊是趙國的邯鄲。 這么重要的地方,魏文侯當然不想讓它廢棄,於是就派能幹的西門豹去當鄴令。

西門豹修建水渠

西門豹來到鄴地,目睹一片荒涼景像,心裡很難過。 他來到之前,當地官吏已經打發人對老百姓進行一番恐嚇。 因此,西門豹到鄴城後,城內空蕩蕩不見不影,偶爾看見個把農民,不等西門豹走近,老遠就嚇跑了。 西門豹經過深入調查訪問,終於弄清了當地官吏地主為河伯娶妻,坑害百姓的真相。 後來,西門豹將計就計,利用為河伯娶妻的機會,將作惡多端的巫婆和三老扔進河裡,嚴厲懲罰了欺壓百姓的官吏。接著,西門豹發動人民開鑿了十二條渠道,引河水灌溉農田,消除了水災,使鄴地成為相當富庶的地區。

引漳十二渠

引漳十二渠(又稱西門渠)在魏鄴地南(今河北岳城水庫壩下)。據《史記·滑稽列傳》記載,“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引漳十二渠是中國戰國初期以漳水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區在漳河以南(今河南省安陽市北)。至今安陽縣高穴村還有鄴渠、閘門的遺蹟。
引漳十二渠是中國戰國初期以漳水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是與芍陂、刊溝、龍首渠都江堰、鄭白渠、靈渠、金堤、汴渠、鴻溝、瓠子堵口、鴻隙陂、浮山堰、赤山湖、破岡瀆、松花壩、練湖、鑑湖、寧夏古灌渠、永濟渠、相思埭、它山堰、戾陵堰等渠系齊名的水利工程。
引漳十二渠灌區在漳河以南。《史記》等古籍記為戰國魏文侯時鄴(治今臨西南四十里的鄴鎮)令西門豹創建(公元前422年)。第一渠首在鄴西18里(今岳城水庫壩下),相延12里內有攔河低溢流堰12道,各堰都在上游右岸開引水口,設引水閘,共成12條渠道。灌區不到10萬畝。漳水渾濁多泥沙,可以落淤肥田,提高產量,鄴地因富庶起來,東漢末年曹操以鄴為根據地,按原形式整修,十二堰稱為十二登,改名開井堰。 《呂氏春秋.樂成》記渠為魏襄王時鄴令史起創建,在西門豹後約100多年,並批評西門豹不知引漳灌田。《漢書.溝洫志》採用這一說法,和《史 記》有矛盾。後人調和兩說,說是西門豹先開渠,史起又開。東魏天平二年(535)改建為天平渠,並成單一渠首,灌區擴大,後變稱萬金渠。渠首在今安陽市北40餘里,漳河南岸。隋唐以後這一帶形成以漳水、洹水(今陽河)為源的灌區。唐代復修天平渠,並開分支,灌田十萬畝以上。清代、民國還有時修複利用。1959年在漳河上修建岳城水庫。兩岸分引庫水,建漳南、民有兩渠灌田數百萬畝(1976年達339.3萬畝),代替了古灌渠。古老的漳河煥發了青春。

漳水十二渠

漳水十二渠是我國多首制引水工程的創始。 多首是從多處引水,所以渠首也有多個。 “十二渠”即修築十二個渠首引水。 漳水是多沙河流,多首引水正是適應這種特點而創造的。多沙河流因泥沙的淤積變化,常使主流擺動遷徙,不能與渠口相對應,無法引水,多設引水口門,就可以避免這樣的弊端。 另外,如果一條或一組引水渠淤淺了,還可以用另一條或另一組引水渠來引水清淤。 漳水渠設計合理,不但有引灌、洗鹼、泄洪的作用,而且易於清淤修護,反映出當時農田灌溉事業的進步。 直到漢初,漳水渠仍有很好的灌溉功效。

史記評價

太史公司馬遷曾對西門豹有高度評價,他在《史記》中說:“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澤流後世,無絕已時,幾可謂非賢大夫哉!”他還意味深長地引用了古書上這么一段話:“子產治理鄭國,百姓不能欺騙他;子賤治理單父,百姓不忍心期騙他;西門豹治理鄴縣,百姓不敢欺騙他。”並發問說,他們三個人的才能誰更高明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