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地形圖

西蜀地形圖

相傳為東漢末年文人張松所繪。張松,字永年,蜀郡人,劉璋的部下,益州別駕。長得額䦆頭尖,鼻偃齒露,身短不滿五尺,但很有才幹,言語有若銅鐘,可過目不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蜀地形圖
  • 作者:張松
  • 年代:東漢末年
  • 補充:傳說
歷史由來,傳說,

歷史由來

相傳為東漢末年文人張松所繪。張松,字永年,蜀郡人,劉璋的部下,益州別駕。長得額䦆頭尖,鼻偃齒露,身短不滿五尺,但很有才幹,言語有若銅鐘,可過目不忘。後劉備來攻益州牧劉璋,為報劉備優待,將其所繪的《西蜀地形圖》暗獻給劉備,使得劉備在益州節節取勝,逼的劉璋走向滅亡。相傳劉備死後,《西蜀地形圖》隱沒於蜀國廣漢,但今天仍然下落不明。
在遊戲和自創文學中,西蜀地形圖更是屢見不鮮,特別是三國演義中提到張松獻《西川地理圖》,讓西蜀地形圖盡人皆知。

傳說

要談到西蜀的實際地形,不得不提到以下地方:
陽平關: 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巴山,西隔鹹河與走馬嶺相對,雄踞於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隴的陳倉道口。與漢江南北的定軍山、天盪山互為犄角之勢,是漢中盆地的西門戶,同時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北端前沿。《隋書地理志》:“西控川蜀,北通秦隴,且後依景山,前聳定軍、卓筆,右踞白馬、金牛,左拱雲霧、百丈,漢、黑、燼諸水襟帶包絡於其間,極天下之至險。”
定軍山:漢中勉縣城南5千米,屬大巴山脈,其脈自高廟子入平地,隆起秀峰12座,自石山子至元山子,號稱“十二連峰”。山南有一個天然鍋底形的大窪,周長1.5千米,即三國時稱為“可屯萬兵”的“仰天窪”。北麓有一片廣漠沃野,就是當年諸葛亮大布“八陣圖”、設“督軍壇”的武侯坪,黃忠大戰夏侯淵的戰場,
天盪山:秦嶺余脈,位於陝西漢中盆地西端,與勉縣城南的定軍山遙遙相對,在勉縣城北4公里處,山下的百丈坡即陳倉故道入口。
大散關:屬秦嶺北麓,位於寶雞縣南郊南大散嶺上。北連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亦稱崤谷。自古為“川陝咽喉”,今川陝公路、寶成鐵路由此通過。 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由此經過,曹操西征張魯也經由此地,“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關中四大門戶之一(東函谷關、南武關、西大散關、北蕭關)。
五丈原:岐山縣城南約20公里,西接麥里河、東界石頭河、南依秦嶺、北臨渭水,地勢險要可攻可守。為高40多丈,東西寬一公里,南北長約3.5公里的黃土塬。五丈原為斜谷的出口。
祁山:位於甘肅禮縣東、西漢水北側,西起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東至鹵城(今鹽官鎮),綿延約50華里。祁山中部峰頂,三國時有城,極為嚴固,城南三里有亮故壘,今名祁山堡,距禮縣城25公里,系祁山南麓、西漢水北側平川中的一座石質孤山,高數十丈周圍里許,四面如削、高峻奇拔。
米倉山:四川省和陝西省邊境。西接摩天嶺,東接大巴山(狹義的)。漢江、嘉陵江分水嶺。古米倉道經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