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齒突蟾

西藏齒突蟾

西藏齒突蟾(學名:Scutiger boulengeri)拉丁名: Scutiger boulengeri (Bedriaga),別名:癩瓜子,為鋤足蟾科齒突蟾屬的兩棲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西藏齒突蟾體較小而扁,背面有大小疣;雄蟾胸部有兩以黑褐色細密的刺團,腹部亦有刺疣,第一至第三指上有細密黑刺。

分布於四川西藏甘肅青海等地,多生活於小山溪的盡源處或大中型溪流緩流處岸邊石下或石塊間隙內。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3300至51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金沙江上游。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活環境,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體全長46~62mm,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鼻孔近吻端,鼓膜不顯,瞳孔縱置,上頜有齒突,無犁骨齒,皮膚粗糙,體背面有大疣粒,腹部中央有帶小黑刺的圓疣,雄性胸部有兩對大小不一的黑刺團。體背及四肢暗灰綠色,硒眼問有一倒置的i角形斑.背部疣粒黃綠色.四肢上有不明顯的深色縱紋。
成體
西藏齒突蟾是中國西藏特有動物。窄長而扁,蟾體長40----56毫米,雌蟾47—59毫米;
西藏齒突蟾西藏齒突蟾
頭較扁平,頭寬略大於長;吻端圓,吻棱不顯,頰部向外傾斜有一淺凹陷;鼻孔位於吻眼之間,鼻間距等於眼間距而小於上眼瞼寬;瞳孔縱置;顳褶厚而隆起;無鼓膜;上突不顯。無犁骨齒;第三者長犁形,後端游離多無缺刻,僅少數缺刻;咽鼓管口小。
前臀及手長略為體長之半。指端略呈球狀;指細長,第一、二指幾等長。略短於第四指;指關節下瘤不顯著;掌突二,平扁。後肢短,脛跗親節產達肩部,肥長約為體長的36%,但短於足長,左右跟部不相遇;趾端近球狀,趾緣膜較寬;趾間蹼多為2/3蹼,雌蟾的蹼較雄蟾略遜;無關節下瘤;內躔突窄長,無外躔突。
皮膚粗糙。頭部較光滑,雄蟾背部滿布大小疣粒,背中部者一般較圓;頭側、上下唇緣、上眼瞼、顳褶及其正文 均有分散小黑刺;四肢背面刺羞較背部的小;兩側一般各有一大疣。雌蟾各部的疣粒多無刺,僅少數有細小黑刺。雄蟾胸部有兩對細密黑刺團,內者稍大;上部腹面具較小的黑刺團,腹部滿布扁平圓疣,其上有黑刺。
雌蟾有一對腋腺,有的上面肯稀的細小黑刺,腹部扁平圓疣較蟾少得多。掌、躔腹面光滑。生活時體背面成灰色或棕褐色,兩眼之間一般有一深褐色三角斑,達戶部或背中部消失,雌蟾的此更顯著;吻棱及顳褶下方有深色紋;體側疣襪較背部的差粒色淺;四肢背面橫紋不顯或無。腹面米黃或灰黃色,瞳孔周圍金黃 色,散有棕色小點。液浸標本各部略變暗。第二性徵雄蟾前粗壯,第一、二指背面及第三指內側有細密黑刺 ;胸部有兩對黑色細密刺團;上部有一些小刺團;背部刺羞較多;腹部有扁圓刺疣。無聲囊和雄性線。
蟾卵
卵粒直徑3毫米左右,動物極淺灰色,植物極乳白色,其外包有膠質膜,彼此粘連成周圍厚中央薄的盤背離猁群,每群一般有卵粒250—400枚。
蝌蚪
蝌蚪體背灰橄欖或黃褐色,尾部色淺,散有深色斑點,有的在後半段還有;產大的棕或棕紅色圓點;腹面灰白或紫灰色。頭長28毫米,尾長46毫米左右時,跗足長3.5—7.4毫米,尾肌較發達,尾末端較圓;吻端圓,眼位於頭背側,出水孔位於體左側斜後上方,肛孔斜開口於尾基下方右側;口周圍均有圓而大的唇乳突,僅上唇中央缺1—2個乳突位置,口角副乳突亦多,有的具細齒;唇齒式一般為I:5—5/I:5—5或I:6—6/I:6—6,少粒而變異;角質頜較強;第一對味覺器單指狀。

生活環境

該蟾生活于海拔3 300~5 100 m高山或高原的小山溪、泉水石灘地或古冰川湖邊。成蟾以陸棲為主,僅繁殖期進人流溪內,主要捕食鞘翅目、鱗翅目、雙翅目等昆蟲及其幼蟲。繁殖期多在6~8月,配對時雄蟾前肢抱握在雌蟾的胯部,雌蟾產.卵380粒左右,卵群多見於小溪近源處石底面,呈團狀或環狀。蝌蚪多在大小流溪的緩流處石下,底棲,白天分散隱於石下,少數在水的中層遊動。

分布範圍

西藏齒突蟾在循化、尖化、同仁澤庫河南同德久治班瑪玉樹稱多囊謙治多曲麻萊等縣均有分布。省外主要分布於甘肅南部、四川西北部和西藏東部及南部。

保護級別

西藏齒突蟾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