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體亞綱

滑體亞綱

滑體亞綱 Lissamphibia 滑體亞綱是兩棲綱現存的唯一一個亞綱。頭部骨片少,包括近代型的兩棲動物。有無尾目有尾目蚓螈目三個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滑體亞綱
  • 拉丁學名:Lissamphibi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兩棲綱
  • 亞綱:滑體亞綱
形態特徵,下屬分類,現代兩棲類,

形態特徵

過去有人以椎體為依據,認為無尾目起源於迷齒亞綱蚓螈目和有尾目起源於殼椎亞綱,還有其它論點,其論據均不充分。
根據3目的主要共性,可歸併為一個亞綱。共性為:
皮膚有多細胞粘液腺,為輔助呼吸器官;
有特有的莖齒型牙齒即齒冠與齒莖之間有一圈水泥樣的柔軟帶;
眼眶與顳部相通;
有耳蓋骨──耳柱骨的複合結構;
有從生殖嵴發生的脂肪體;
視網膜上有綠柱細胞;
內耳有兩棲乳突等。
這些共性並不與生態適應直接有關,反映了滑體兩棲亞綱單元起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3目之間形態上的差別顯著有無肢者、有有尾者、有無尾者,並與各自的運動方式相適應,它們的繁殖方式也有一些不同。對3目的分化過程,還沒有充分的論據。

下屬分類

無尾目Salientia
有20科303屬約3500種。廣布於五大洲,以熱帶、亞熱帶最多,有的種進入北極圈和海洋。我國有240種。成體短闊,無尾。頭部略呈三角形,頸部不明顯,前肢較短,後肢特別發達,具有,適於跳躍或游泳。有眼瞼和鼓膜。口裂較大,多數種類舌可翻出口外捕食。肋骨不發達,或完全退化;額骨與頂骨、尺骨與橈骨、脛骨與腓骨都各自癒合。無交接器。多體外受精。卵產在水中,孵化成的幼體有尾,稱為蝌蚪。用鰓呼吸,幼體先長出後肢,再長出前肢,尾逐漸縮短,最後消失。鰓也逐漸萎縮、消失,肺逐漸形成。經過變態發育為成體,主要用肺呼吸。由於肺的結構比較簡單,皮膚起著重要的輔助呼吸作用,皮膚呼吸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多種蛙類及蟾蜍生活於農田。喜食活的害蟲,有益農業;蟾酥是傳統中藥。
有尾目(蠑螈目)Caudata
有10科60餘屬350餘種。主要分布於全北區,即歐亞大陸和北美洲。我國有3科37種。成體細長,四肢細弱,少數種類僅有前肢(鰻螈),終生有發達的尾,尾褶較為厚實。皮膚光滑無鱗,表皮角質層薄並定期蛻皮。眼小或隱於皮下(洞螈),水棲種類常缺乏活動性眼瞼;無鼓室和鼓膜;舌圓形或橢圓形,舌端不完全游離,不能外翻攝食;兩頜周緣有細齒;有犁骨齒。椎體雙凹型(低等種類)或後凹型(高等種類)。雄性無交配器,體外或體內受精。求偶時皮膚腺或泄殖腔腺分泌特殊氣體可識別同類。多為卵生,少數卵胎生,以適應激流環境。幼體水棲,有3對羽狀外鰓,2~3齡開始不明顯的變態,外鰓消失、鰓裂封閉和頸褶形成。成體棲息於潮濕環境,多半水棲,少數水棲或陸棲。以節肢動物螺類、小魚、蝌蚪和幼蛙為食。視覺差,捕食主要憑嗅覺或側線。肢、尾殘損後可再生。
蚓螈目(無足目)Gymnophona
有6科34屬162種。廣泛分布於環球各大洲赤道與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僅1科2種。體長圓形,似蚯蚓,皮膚裸露,上有多數環狀皺紋和粘液,無四肢及肢帶。通常在濕地營洞穴生活,眼退化隱於皮下,耳無鼓膜。嗅覺器官發達。體內具有肋骨,但無胸骨。雄性身體末端具有由泄殖腔壁突出而成的交接器。體內受精。卵生或卵胎生。卵多產在地洞中。幼體在孵出前經歷一個長有3對外鰓的階段,外鰓僅具有吸收營養的作用。當幼體孵出後,外鰓已消失,幼體移到水中完成發育。幼體具有1對外鰓裂尾鰭,游至水面用肺呼吸(右肺發達)。最後,鰓裂封閉,尾鰭消失,移至陸地變成營地下穴居的成體。主要捕食昆蟲蠕蟲、蚯蚓等。

現代兩棲類

現代兩棲類均包括在此亞綱內,它們可能起源於石炭紀,與殼椎亞綱有著共同的祖先,但在石炭紀和二疊紀的地層中尚未發現此類化石,在馬達加斯加島下三疊統中發現的Triadobatrachus piveteau(三疊蛙),或稱Protobatrachus(原蛙),其形態特徵除了尚有一點小尾巴外,已非常像現代無尾類的蟾蜍和青蛙了。在下侏羅統中發現的蛙類化石與現代蛙更沒有什麼實質的區別。在整個中生代新生代,無甲兩棲類就其種類來說並不很多,從現代來看它們的個體數量則是很多的。
我國的蛙類化石,最有名的就是發現於山東臨朐中中新世山旺組的Rana basaltica(玄武蛙),與現代蛙沒有什麼區別。
另一類現代有尾兩棲類的蠑螈,現生數量很少,化石也很少發現。我國在山東臨朐中新世的山旺組中發現有此類化石,定名為Procynops miocenicus(中新原螈),一般特徵與的東方蠑螈相近,個體稍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